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晋铭专利>正文

磁浮避震脚轮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899630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4 18: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磁浮避震脚轮,包含有:一本体,设为竖直状,且内设有一安装槽,安装槽内设有一第一磁浮避震器,另在其底部设有一第一枢接部,又该本体向前下延伸一第一撑抵部;一横杆组,系其一端枢接于该本体的第一枢接部,其另一端则一第二枢接部并朝后上延伸一第二撑抵部;一轮体,枢接于该横杆组的第二枢接部;及一第二磁浮避震器,设于该本体的第一撑抵部、第二撑抵部之间;凭借该第一、二磁浮避震器来达到磁浮避震的效果,以及让数个轮体更能够服贴于地面,提升行李箱、病床、办公柜或运送台车、推车等设备行进中的平稳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磁浮避震脚轮
本技术涉及一种脚轮的
,尤指一种磁浮避震脚轮的技术范畴。
技术介绍
一般脚轮提供装设于设备的底部,据以形成可移动设备,方便移动他处,因该脚轮的轮体与地面形成点接触,若以人力推送设备时较为省力,是相当方便实用的元件,其广泛运用于行李箱、病床、橱柜、运送台车、推车等设备。通常一般脚轮未装设有任何避震元件者,其使用时,移动设备若遇到颠簸地面时,会让所承载设备异常地震动,或常让设备掉落,这很容易造成设备毁损。因此,就有业者开发出使用可压缩弹簧的传统避震脚轮,如中国台湾新型专利第M557208号的具有避震功能的脚轮其所揭示的
技术实现思路
,然而所述的这些传统避震脚轮结构较复杂,且体型庞大,以至于重量较为笨重,使用起来不方便也不实用;而且其传统脚轮避震所使用的方式为机械式弹簧较具刚性作用,除非施以极大重压,但在施以极大重压的同时,若遇较软质地面,脚轮将无可避免的下陷,反导致不易推行,让行进中的移动设备不容易下沉来降低重心,其原所标榜的避震效果将无法有效发挥,仍容易或因颠簸震动、或因不易推拉,以致所乘载的设备掉落而损毁。
技术实现思路
缘此,鉴于上述传统脚轮所存在的问题点,故本技术设计人乃穷极心思开发出一种磁浮避震脚轮,故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简单化,轻量化的磁浮避震脚轮;本技术的次要目的在于:提供可服贴于地面的数个磁浮避震脚轮。本技术为达上述目的,运用如下技术手段:一种磁浮避震脚轮,其特征在于,包含有:一本体,为竖直状,且内设有一安装槽,安装槽内设有一第一磁浮避震器,在本体底部设有一第一枢接部,该本体向前下延伸一第一撑抵部;一横杆组,其一端枢接于该本体的第一枢接部,其另一端则设有一第二枢接部并朝后上延伸一第二撑抵部;一轮体,枢接于该横杆组的第二枢接部;及一第二磁浮避震器,设于该本体的第一撑抵部、横杆组的第二撑抵部之间。所述磁浮避震脚轮,其中,一结合件套设于该本体的安装槽内,该第一磁浮避震器是相隔一特定距离的二个第一磁块,且该二个第一磁块的相同极性互为相对。所述磁浮避震脚轮,其中,该结合件是一长条结合杆体,该长条结合杆体与本体之间形成有一间隙。所述磁浮避震脚轮,其中,该结合件是一结合片体,并设有数个结合孔,该结合片体与本体之间形成有一间隙,同时在该二个第一磁块之间设有一导柱。所述磁浮避震脚轮,其中,该结合件因间隙而具有360度万向角度偏移调整的效用。所述磁浮避震脚轮,其中,该第二磁浮避震器是相隔一特定距离的二个第二磁块,且该二个第二磁铁同时安装于一挠性管体内,又该二个第二磁块的相同极性互为相对。所述磁浮避震脚轮,其中,该轮体凭借一转轴及至少一轴承枢接于该横杆组的第二枢接部。本技术运用上述技术手段,可以达成如下功效:本技术脚轮可以装设至少多组磁浮避震器,据以提供避震效用,且其避震结构简单,避震效果佳,兼且容易制作组装,又可达到小型轻量化的效用,相当地实用;而且,本技术脚轮避震所使用的磁浮避震器因采用磁浮方式,具备优异的软硬适中效用,不致过于偏刚性或过于偏软性,让行进中的移动设备可以经由载物的重量轻易下沉来降低重心,致其避震效果优异,容易推移设备而不会颠簸震动所乘载的设备,进而能够保护设备。本技术脚轮凭借其结合件与本体之间形成一间隙,进而提供该轮体与结合件之间容许360度万向角度偏移调整,让装置于设备底部的数个本技术数个脚轮可以服贴地面,让被推移中的设备可以更平稳地行进。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磁浮避震脚轮。图2是本技术磁浮避震脚轮的避震作动暨降低重心图。图3是本技术磁浮避震脚轮的另一实施例图。图4是本技术图3的局部放大图。图5、图6是本技术脚轮进行360度万向作动避震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磁浮避震脚轮A;本体1;安装槽11;第一磁浮避震器12;第一磁块121;导柱122;第一枢接部13;第一撑抵部14;结合杆体15;结合片体16;结合孔161;间隙d;横杆组2;第二枢接部21;第二撑抵部22;轮体3;转轴31;轴承32;第二磁浮避震器4;挠性管体41;第二磁块42;设备5。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1所示,本技术系关于一种磁浮避震脚轮A,最主要提供行李箱、病床、办公柜或运送台车、推车等设备5的承载,其包含有:一本体1、一横杆组2、一轮体3及一第二磁浮避震器4。所述该本体1,如图1及图3所示,设为竖直状,且内设有一安装槽11,且在该安装槽11内部设有一第一磁浮避震器12;另在该本体1底部设有一第一枢接部13,又该本体1向前下延伸一第一撑抵部14;进一步,另设一结合件套设于该本体1的安装槽11内,又该第一磁浮避震器12设为相隔一特定距离的二个第一磁块121,且该二第一磁块121其相同极性互为相对,进而形成同极相斥的效果,据以提供磁浮避震作用;特别一提,如图4所示的实施态样,在该二个第一磁块121之间设有一导柱122。进一步,如图2至图4所示,该结合件可以设为长条结合杆体15或结合片体16,该长条结合杆体15或结合片体16提供结合于该行李箱、病床、办公柜或运送台车、推车等设备5的底部;特别一提,该结合片体16,并设有数个结合孔161,该数个结合孔161配合螺丝俾供装设于该行李箱、病床、办公柜或运送台车、推车等设备5的底部;又该长条结合杆体15或结合片体16与本体1之间形成有一间隙(d),该间隙(d)可以提供该轮体3具有360度万向调整的效果;换言之,当数个轮体3装置于设备5底部时可以服贴地面,让被推移中的设备5可以平稳地行进,纵使行进至颠簸地面上。所述横杆组2,如图1及图2所示,系其一端枢接于该本体1的第一枢接部13,其另一端则设有一第二枢接部21并朝后上延伸一第二撑抵部22。所述轮体3,如图1、图3及图5、图6所示,凭借一转轴31及至少一轴承32枢接于该横杆组2的第二枢接部21处。及所述第二磁浮避震器4,如图2及图3所示,设于该本体1的第一撑抵部14、横杆组2的第二撑抵部22之间;进一步,该第二磁浮避震器4设为相隔一特定距离的二个第二磁块42且同时安装于一挠性管体41内,又该二第二磁块42其相同极性互为相对,进而形成同极相斥的效果,以提供磁浮避震作用。凭借上述各元件构成本技术磁浮避震脚轮A,当数个磁浮避震脚轮A安装于设备5底部时,该本体1承载设备5的重量时,则该结合杆体15会带动该第一磁浮避震器12下沉而降低重心,同时该轮体3承受地面的反作用力而带动该横杆组2以该第一枢接部13为中心而略微提起并以该横杆组2的第二撑抵部22与本体1的第一撑抵部14来挤压该第二磁浮避震器4,进而使本技术磁浮避震脚轮A具有优良的软硬适中的避震效果;换言之,当轮体3行使于颠簸地面,从地面所传来的作用力可经由分散,而被该一磁浮避震器12、第二磁浮避震器4所吸收,进而使所承载的设备5不会产生太多的颠簸震动,而容易推移该设备5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磁浮避震脚轮,其特征在于,包含有:/n一本体,为竖直状,且内设有一安装槽,安装槽内设有一第一磁浮避震器,在本体底部设有一第一枢接部,该本体向前下延伸一第一撑抵部;/n一横杆组,其一端枢接于该本体的第一枢接部,其另一端则设有一第二枢接部并朝后上延伸一第二撑抵部;/n一轮体,枢接于该横杆组的第二枢接部;及/n一第二磁浮避震器,设于该本体的第一撑抵部、横杆组的第二撑抵部之间。/n

【技术特征摘要】
20190812 TW 1082106161.一种磁浮避震脚轮,其特征在于,包含有:
一本体,为竖直状,且内设有一安装槽,安装槽内设有一第一磁浮避震器,在本体底部设有一第一枢接部,该本体向前下延伸一第一撑抵部;
一横杆组,其一端枢接于该本体的第一枢接部,其另一端则设有一第二枢接部并朝后上延伸一第二撑抵部;
一轮体,枢接于该横杆组的第二枢接部;及
一第二磁浮避震器,设于该本体的第一撑抵部、横杆组的第二撑抵部之间。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磁浮避震脚轮,其特征在于,一结合件套设于该本体的安装槽内,该第一磁浮避震器是相隔一特定距离的二个第一磁块,且该二个第一磁块的相同极性互为相对。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晋铭
申请(专利权)人:张晋铭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中国台湾;7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