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自动调校双圆锯机,包含机座、第一导引装置、对准装置、两锯片组、第二导引装置、压料装置、以及控制组件。机座平台上设有输送带,第一导引装置装设于机座平台输送带一端。对准装置装设于机座上且位于第一导引装置上方,且受第一导引装置上的控制器控制。两锯片组装设于机座,且分别包含锯片,锯片分别设置于输送带的两侧边。第二导引装置装设于机座输送带侧边,且位于两锯片组间。压料装置装设于机座相对输送带的上方,以控制组件控制压料装置上下位移。其中,第一导引装置设有一感测器,压料装置内则设有三感测器,分别与第二导引装置电性连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自动调校双圆锯机
本技术关于一种木工机台,且特别是关于一种自动调校导引装置宽度的双圆锯机台。
技术介绍
生活中木材的应用非常广泛,家具、木工艺品、建筑装潢等都有可能会大量使用木材。然而目前原木逐渐减少,因此将人造木的木材加以利用加工成拼接板取代原木使用。此外,由于拼接板材是由不同部位的木板拼接而成,整体的木材密度不尽相同,也可使拼接木材间的应力相互抵销,成为较为稳定不易变形的木材。但也因为拼装板为利用较小木材加工而成,所以木材于拼接前需要将边缘裁切整理平整,使边缘工整,方便后续拼接。目前多使用锯台或是具研磨的修边机对木材侧边进行边缘修整。但每块木材都需要分别修整两个侧边,使得修边程序费时费力。因此,已有厂商研发出可同时修整木材两个侧边的修边机,但不同宽度的木材在修边时,仍然需要操作员于逐片手动校正修边机的导引装置的宽度,以最小化需切除的边缘,降低木材损耗,而手动调整不仅精确度上会有误差,也增加了操作人员使用上的不便。更甚者,为方便操作,操作人员需要一次将相同宽度的木板材整批修边完成后,才能再进行下一批不同宽度的木板材,仍是十分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本技术的一态样是在提供一种自动调校双圆锯机,可在进行每块木材边缘修整时,利用设置于机台不同位置的多个感测器将一开始欲修整的木材宽度精确地传讯至机台后端的导引装置,使导引装置可自动调整距离以导引木材,省去操作人员须逐块木材手动调整导引装置的宽度,借此可以混和各种不同宽度的木材直接逐一进行修边作业,不需分批分类进行。依据本技术一实施方式,一种自动调校双圆锯机包含机座、第一导引装置、对准装置、第一锯片组、第二锯片组、第二导引装置、压料装置、以及控制组件。机座具有平台,平台上设有输送带。第一导引装置装设于机座的平台上输送带一端,且第一导引装置包含靠板、装设于靠板侧边的第一感测器、以及装设于靠板顶面的控制器。对准装置装设于机座且位于第一导引装置上方,受第一导引装置上的控制器控制。第一锯片组装设于机座,且包含设置于输送带第一侧边的锯片。第二锯片组装设于机座,且包含设置于输送带第二侧边的锯片。第二导引装置装设于机座的输送带侧边,且位于第一锯片组与第二锯片组之间。压料装置装设于机座相对于输送带上方,其中压料装置包含底座、设于相对第一锯片组与第一导引装置间的底座内的第二感测器、设于相对位于第二导引装置前的底座内的第三感测器、以及设于相对位于第二锯片组前的底座内的第四感测器,其中第二感测器、第三感测器与第四感测器皆分别与第二导引装置电性连接。控制组件装设于机座,用以控制压料装置上下位移。依据本技术一实施例,上述压料装置更包含多个压轮以及多个弹性件。压轮排列装设于底座内,弹性件则排列装设于底座内,且分别以垂直地面方向连接压轮与底座,其中每一弹性件的弹力不同。依据本技术另一实施例,上述对准装置包含固定设置于对准装置上的第一激光器,以及受第一导引装置上的控制器控制左右位移的第二激光器。依据本技术又一实施例,上述第二导引装置更包含位于输送带第一侧边的推板与位于输送带第二侧边的木料抵止部,其中木料抵止部包含多个链轮与串连各链轮的链条。附图说明为让本技术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优点与实施例能更明显易懂,附图的说明如下:图1是根据本技术一实施方式的一种自动调校双圆锯机的前侧立体图;图2是图1的自动调校双圆锯机的后侧立体图;图3是图1的自动调校双圆锯机的左侧视图;图4是图1的自动调校双圆锯机的俯视图;图5是图4的不含压料装置的自动调校双圆锯机的部分放大俯视图;以及图6是图4的不含压料装置的自动调校双圆锯机的另一部分放大俯视图。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1、图2及图3。图1是绘示根据本技术一实施方式的一种自动调校双圆锯机100的前侧立体图,图2是绘示图1的自动调校双圆锯机100的后侧立体图,图3是绘示图1的自动调校双圆锯机100的左侧视图。自动调校双圆锯机100包含机座110、第一导引装置120、对准装置130、第一锯片组140、第二锯片组150、第二导引装置160、压料装置170、以及控制组件180。机座110具有长型平台112,平台112上设有沿平台112长边由前往后的输送带114。输送带114受马达116运转带动,如图2所示。请同时参阅图1、图3及图4。图4是绘示图1的自动调校双圆锯机100的俯视图。第一导引装置120装设于机座110的长型平台112输送带114一端。在此定义自动调校双圆锯机100设置第一导引装置120处为「前端」,操作人员立于「前端」面对自动调校双圆锯机100的右侧为后续描述所谓的「右侧」,面对自动调校双圆锯机100的左侧则为后续描述所谓的「左侧」。第一导引装置120包含靠板122、装设于靠板122后端侧边的第一感测器124、以及装设于靠板122顶面的控制器126。靠板122是用于供待修边的木板右侧边缘抵靠定位,可左右位移。第一感测器124是用于当感测到待修边的木板时,传讯将第一导引装置120的靠板122定位固定。根据本技术一实施例,控制器126可为摇杆形式,是用于调整对准装置130位置。图5是绘示图4的不含压料装置的自动调校双圆锯机100的部分放大俯视图。请同时参阅图1、图3、图4及图5。对准装置130装设于机座110且相对位于第一导引装置120后端上方,受第一导引装置120上的控制器126控制。根据本技术一实施例,对准装置130包含第一激光器132与第二激光器134。第一激光器132为固定设置于对准装置130上,而第二激光器134为可动设置,受前述第一导引装置120上的控制器126控制其左右位移,使第一激光器132与第二激光器134所发出的激光光束照射于第一导引装置120处。根据本技术一实施例,第二激光器134装设于螺杆136上,借由前述第一导引装置120的靠板122上的控制器126控制螺杆136来使第二激光器134左右位移。借此,利用第一激光器132与第二激光器134所发出的激光光束于待修边的木板左右两边缘做出裁切线记号。请同时参阅图1至图3及图5。第一锯片组140装设于机座110,并位于第一导引装置120后。第一锯片组140包含设置于输送带114右侧的锯片142,锯片142部分露出于机座110的平台112,且锯片142与第一激光器132为于同一直线上,以及装设于机座110内的马达144,用以驱动锯片142旋转,借由第一锯片组140的锯片142修整木板材右侧边缘。图6是绘示图4的不含压料装置的自动调校双圆锯机100的另一部分放大俯视图。请同时参阅图1至图3以及图6。第二锯片组150装设于机座110,并位于第一锯片组140后,靠近机座110平台后端。第二锯片组150包含设置于输送带114左侧的锯片152,且锯片152部分露出于机座110的平台112,以及装设于机座110内的马达154,用以驱动锯片152旋转,借由第二锯片组150的锯片152修整木板材左侧边缘。...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自动调校双圆锯机,其特征在于,包含:/n一机座,具有一平台,所述平台上设有一输送带;/n一第一导引装置,装设于所述机座的所述平台上所述输送带一端,所述第一导引装置包含:/n一靠板;/n一第一感测器,装设于所述靠板侧边;以及/n一控制器,装设于所述靠板顶面;/n一对准装置,装设于所述机座且位于所述第一导引装置上方,受所述第一导引装置上的所述控制器控制;/n一第一锯片组,装设于所述机座,且包含一锯片,所述锯片设置于所述输送带的一第一侧边;/n一第二锯片组,装设于所述机座,且包含一锯片,所述锯片设置于所述输送带的一第二侧边;/n一第二导引装置,装设于所述机座的所述输送带侧边,且位于所述第一锯片组与所述第二锯片组之间;/n一压料装置,装设于所述机座相对于所述输送带上方,其中所述压料装置包含:/n一底座;/n一第二感测器,设于相对所述第一锯片组与所述第一导引装置间的所述底座内,且与所述第二导引装置电性连接;/n一第三感测器,设于相对所述第二导引装置前的所述底座内,且与第二导引装置电性连接;以及/n一第四感测器,设于相对所述第二锯片组前的所述底座内,且与第二导引装置电性连接;以及/n一控制组件,装设于所述机座,用以控制所述压料装置上下位移。/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动调校双圆锯机,其特征在于,包含:
一机座,具有一平台,所述平台上设有一输送带;
一第一导引装置,装设于所述机座的所述平台上所述输送带一端,所述第一导引装置包含:
一靠板;
一第一感测器,装设于所述靠板侧边;以及
一控制器,装设于所述靠板顶面;
一对准装置,装设于所述机座且位于所述第一导引装置上方,受所述第一导引装置上的所述控制器控制;
一第一锯片组,装设于所述机座,且包含一锯片,所述锯片设置于所述输送带的一第一侧边;
一第二锯片组,装设于所述机座,且包含一锯片,所述锯片设置于所述输送带的一第二侧边;
一第二导引装置,装设于所述机座的所述输送带侧边,且位于所述第一锯片组与所述第二锯片组之间;
一压料装置,装设于所述机座相对于所述输送带上方,其中所述压料装置包含:
一底座;
一第二感测器,设于相对所述第一锯片组与所述第一导引装置间的所述底座内,且与所述第二导引装置电性连接;
一第三感测器,设于相对所述第二导引装置前的所述底座内,且与第二导引装置电性连接;以及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廖圳信,
申请(专利权)人:乔伟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中国台湾;7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