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桁架机械手翻转机构,属于机械手技术领域。一种桁架机械手翻转机构,包括支撑架,所述支撑架内壁的两侧均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滑块,所述滑块的中心处开设有通孔,所述通孔的内部插接有螺杆,所述螺杆的一侧螺纹连接有第一锁紧螺母,所述螺杆的另一侧螺纹连接有第二锁紧螺母,所述第一锁紧螺母的一侧延伸至支撑架外表面的一侧。该桁架机械手翻转机构,工作人员转动导向柱,导向柱通过螺杆在滑块的内部进行转动,从而完成对导向柱的翻转,从而对导向柱所连接的机械手进行翻转,之后逆时针扭动第一锁紧螺母和第二锁紧螺母,使得第一锁紧螺母和第二锁紧螺母和支撑架的两侧进行接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桁架机械手翻转机构
本技术涉及机械手
,尤其涉及一种桁架机械手翻转机构。
技术介绍
桁架机械手是一种建立在直角X,Y,Z三坐标系统基础上,对工件进行工位调整,或实现工件的轨迹运动等功能的全自动工业设备,其控制核心通过工业控制器(如:PLC,运动控制,单片机等)实现,通过控制器对各种输入(各种传感器,按钮等)信号的分析处理,做出一定的逻辑判断后,对各个输出元件(继电器,电机驱动器,指示灯等)下达执行命令,完成X,Y,Z三轴之间的联合运动,以此实现一整套的全自动作业流程。桁架机械手在进行剪检修和保养时,工作人员需要将机械手进行翻转至一定的斜度,从而便于对其进行检查和检修,在对机械手进行翻转时如何达到方便快捷是一项需要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机械手在进行翻转时便捷性不佳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桁架机械手翻转机构。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桁架机械手翻转机构,包括支撑架,所述支撑架内壁的两侧均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滑块,所述滑块的中心处开设有通孔,所述通孔的内部插接有螺杆,所述螺杆的一侧螺纹连接有第一锁紧螺母,所述螺杆的另一侧螺纹连接有第二锁紧螺母,所述第一锁紧螺母的一侧延伸至支撑架外表面的一侧,所述第二锁紧螺母的一侧延伸至支撑架外表面的另一侧。优选的,所述螺杆的数量为两根,所述第一锁紧螺母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第一锁紧螺母分别螺纹连接在螺杆的一侧。优选的,所述第二锁紧螺母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第二锁紧螺母分别螺纹连接在螺杆的另一侧。优选的,所述支撑架外表面的两侧均开设有孔洞,两个所述螺杆的一端分别延伸至孔洞的外部。优选的,两个所述螺杆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导向柱,所述导向柱的内部固定连接有齿块。优选的,所述齿块的一侧啮合连接有齿轮,所述齿轮的内部固定连接有电机转轴,所述电机转轴的一端设置有电机。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桁架机械手翻转机构,具备以下有益效果:1、本技术,通过支撑架、螺杆、第一锁紧螺母、第二锁紧螺母、孔洞和导向柱之间的配合设置,能够使得本装置在使用时,当本装置的导向柱需要进行翻转时,工作人员顺时针扭动第一锁紧螺母和第二锁紧螺母,使得第一锁紧螺母和第二锁紧螺母与支撑架的两侧停止接触,之后工作人员转动导向柱,导向柱通过螺杆在滑块的内部进行转动,从而完成对导向柱的翻转,从而对导向柱所连接的机械手进行翻转,之后逆时针扭动第一锁紧螺母和第二锁紧螺母,使得第一锁紧螺母和第二锁紧螺母和支撑架的两侧进行接触,从而防止导向柱在进行翻转之后产生位移。2、本技术,通过滑槽和滑块之间的配合设置,能够使得本装置在使用时,从而人员逆时针扭动第一锁紧螺母和第二锁紧螺母,从而使得滑块在滑槽的内部解除锁紧状态,之后推动导向柱,使得导向柱所连接的螺杆通过滑块在滑槽的内部进行滑动,进而使得工作人员能够对导向柱的位置进行移动,极大的提高了本装置的灵活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图1中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滑槽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孔洞结构示意图。图中:1、支撑架;2、滑槽;3、滑块;4、螺杆;5、第一锁紧螺母;6、第二锁紧螺母;7、孔洞;8、导向柱;9、齿块;10、齿轮;11、电机。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参照图1-4,一种桁架机械手翻转机构,包括支撑架1,支撑架1内壁的两侧均开设有滑槽2,滑槽2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滑块3,滑块3的中心处开设有通孔,通孔的内部插接有螺杆4,通过滑槽2和滑块3之间的配合设置,能够使得本装置在使用时,从而人员逆时针扭动第一锁紧螺母5和第二锁紧螺母6,从而使得滑块3在滑槽2的内部解除锁紧状态,之后推动导向柱8,使得导向柱8所连接的螺杆4通过滑块3在滑槽2的内部进行滑动,进而使得工作人员能够对导向柱8的位置进行移动,极大的提高了本装置的灵活性,螺杆4的一侧螺纹连接有第一锁紧螺母5,螺杆4的另一侧螺纹连接有第二锁紧螺母6,第一锁紧螺母5的一侧延伸至支撑架1外表面的一侧,第二锁紧螺母6的一侧延伸至支撑架1外表面的另一侧,螺杆4的数量为两根,第一锁紧螺母5的数量为两个,两个第一锁紧螺母5分别螺纹连接在螺杆4的一侧,第二锁紧螺母6的数量为两个,两个第二锁紧螺母6分别螺纹连接在螺杆4的另一侧,支撑架1外表面的两侧均开设有孔洞7,两个螺杆4的一端分别延伸至孔洞7的外部,两个螺杆4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导向柱8,通过支撑架1、螺杆4、第一锁紧螺母5、第二锁紧螺母6、孔洞7和导向柱8之间的配合设置,能够使得本装置在使用时,当本装置的导向柱需要进行翻转时,工作人员顺时针扭动第一锁紧螺母5和第二锁紧螺母6,使得第一锁紧螺母5和第二锁紧螺母6与支撑架1的两侧停止接触,之后工作人员转动导向柱8,导向柱8通过螺杆4在滑块3的内部进行转动,从而完成对导向柱8的翻转,从而对导向柱8所连接的机械手进行翻转,之后逆时针扭动第一锁紧螺母5和第二锁紧螺母6,使得第一锁紧螺母5和第二锁紧螺母6和支撑架1的两侧进行接触,从而防止导向柱8在进行翻转之后产生位移,导向柱8的内部固定连接有齿块9,齿块9的一侧啮合连接有齿轮10,齿轮10的内部固定连接有电机转轴,电机转轴的一端设置有电机11,启动电机11,使得电机11通过电机转轴带动齿轮10进行旋转,由于齿轮10和齿块9进行啮合连接,从而使得齿轮10在旋转时,通过齿块9在导向轨8的内部进行平移,从而使得导向柱8内部所设置的机械手能够进行平移。本技术中,通过支撑架1、螺杆4、第一锁紧螺母5、第二锁紧螺母6、孔洞7和导向柱8之间的配合设置,能够使得本装置在使用时,当本装置的导向柱需要进行翻转时,工作人员顺时针扭动第一锁紧螺母5和第二锁紧螺母6,使得第一锁紧螺母5和第二锁紧螺母6与支撑架1的两侧停止接触,之后工作人员转动导向柱8,导向柱8通过螺杆4在滑块3的内部进行转动,从而完成对导向柱8的翻转,从而对导向柱8所连接的机械手进行翻转,之后逆时针扭动第一锁紧螺母5和第二锁紧螺母6,使得第一锁紧螺母5和第二锁紧螺母6和支撑架1的两侧进行接触,从而防止导向柱8在进行翻转之后产生位移,通过滑槽2和滑块3之间的配合设置,能够使得本装置在使用时,从而人员逆时针扭动第一锁紧螺母5和第二锁紧螺母6,从而使得滑块3在滑槽2的内部解除锁紧状态,之后推动导向柱8,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桁架机械手翻转机构,包括支撑架(1),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1)内壁的两侧均开设有滑槽(2),所述滑槽(2)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滑块(3),所述滑块(3)的中心处开设有通孔,所述通孔的内部插接有螺杆(4),所述螺杆(4)的一侧螺纹连接有第一锁紧螺母(5),所述螺杆(4)的另一侧螺纹连接有第二锁紧螺母(6),所述第一锁紧螺母(5)的一侧延伸至支撑架(1)外表面的一侧,所述第二锁紧螺母(6)的一侧延伸至支撑架(1)外表面的另一侧。/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桁架机械手翻转机构,包括支撑架(1),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1)内壁的两侧均开设有滑槽(2),所述滑槽(2)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滑块(3),所述滑块(3)的中心处开设有通孔,所述通孔的内部插接有螺杆(4),所述螺杆(4)的一侧螺纹连接有第一锁紧螺母(5),所述螺杆(4)的另一侧螺纹连接有第二锁紧螺母(6),所述第一锁紧螺母(5)的一侧延伸至支撑架(1)外表面的一侧,所述第二锁紧螺母(6)的一侧延伸至支撑架(1)外表面的另一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桁架机械手翻转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杆(4)的数量为两根,所述第一锁紧螺母(5)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第一锁紧螺母(5)分别螺纹连接在螺杆(4)的两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唐华,王松,
申请(专利权)人:湖北瑞斯格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