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轮式移动机器人的防走偏装置
本技术涉及机器人
,具体为一种轮式移动机器人的防走偏装置。
技术介绍
机器人是自动执行工作的机器装置。它既可以接受人类指挥,又可以运行预先编排的程序,也可以根据以人工智能技术制定的原则纲领行动。它的任务是协助或取代人类工作的工作,例如生产业、建筑业,或是危险的工作。移动机器人按移动方式分为轮式、腿式、履带式等,其中轮式移动机器人是通过驱动轮来达到移动的目的。在移动过程中若受力不平衡而使得其中一个轮子不着地的话,容易出现机器人整体倾斜,从而造成机器人的行驶轨迹偏移,这样使得机器人无法正常工作,且容易使得机器人与周围的设备出现碰撞甚至损坏的情况。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轮式移动机器人的防走偏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在移动过程中若受力不平衡而使得其中一个轮子不着地的话,容易出现机器人整体倾斜,从而造成机器人的行驶轨迹偏移,这样使得机器人无法正常工作,且容易使得机器人与周围的设备出现碰撞甚至损坏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轮式移动机器人的防走偏装置,包括底盘(1)、前轮(6)和后轮(12),其特征在于:所述底盘(1)的左侧开设有调节槽(2),所述调节槽(2)内通过销轴连接有支臂(3),所述支臂(3)的上下端分别向调节槽(2)的上下侧延伸,所述支臂(3)的上端左侧设置有上支板(4),所述上支板(4)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支撑弹簧(5),所述支撑弹簧(5)的底部与底盘(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前轮(6)通过转轴连接在支臂(3)的底端,所述底盘(1)的右侧设置有后轮安装板(7),所述后轮安装板(7)的下侧前后部均通过螺钉固定连接有连接轴座(8),所述连接轴座(8)的底部通过销轴连接有旋转连接圈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轮式移动机器人的防走偏装置,包括底盘(1)、前轮(6)和后轮(12),其特征在于:所述底盘(1)的左侧开设有调节槽(2),所述调节槽(2)内通过销轴连接有支臂(3),所述支臂(3)的上下端分别向调节槽(2)的上下侧延伸,所述支臂(3)的上端左侧设置有上支板(4),所述上支板(4)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支撑弹簧(5),所述支撑弹簧(5)的底部与底盘(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前轮(6)通过转轴连接在支臂(3)的底端,所述底盘(1)的右侧设置有后轮安装板(7),所述后轮安装板(7)的下侧前后部均通过螺钉固定连接有连接轴座(8),所述连接轴座(8)的底部通过销轴连接有旋转连接圈(9),所述旋转连接圈(9)的侧壁上连接有支撑连杆(10),所述支撑连杆(10)的底部通过连接轴连接有后轮(1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卫忠,田一鸣,宋山岭,王怀松,李长松,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新华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