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机器人拆装教学实训平台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897444 阅读:5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4 18:2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出一种机器人拆装教学实训平台,包括圆桌,圆桌上靠近边缘的位置设置有环形槽,环形槽中设置有轴承,轴承上活动设置有一个环形的零件盒,零件盒中设置有多个非等间分布的隔板,圆桌上设置有支撑杆,支撑杆的顶部设置有支撑圈,支撑圈的内壁设置有凹槽,凹槽中活动设置有一个通过支撑圈的圆心的横杆,横杆上活动设置有吊具,吊具的底部设置有夹具。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的圆桌能提供较多的拆装角度和观察角度,有利于全面熟悉被拆装的机器人;本装置的零件盒便于拆装者放置零件,而且利用吊具和夹具能够对不同角度的零件进行夹持,有利于降低拆装难度,提高拆装效率。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设计合理、结构简单,适合大规模推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机器人拆装教学实训平台
本技术属于机器人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机器人拆装教学实训平台。
技术介绍
随着机械化生产的迅速发展,关于机器人方面的研究也突飞猛进。在学校有机器人课程,而在工厂也有相应的机器人培训,而在教学培训中会对机器人进行一定程度的拆装以加深学习者对机器人工作原理的理解。现有的机器人拆装实训平台大多在一个矩形的长桌上进行,由于机器人零件多,装配角度复杂,在长桌上进行拆装实训会增加观察和拆装的难度,而且长桌上缺乏相应的零件收集装置,很容易发生零件掉落丢失的问题;其次就是,有的零件体积大或重量大,在缺乏辅助措施的情况下的拆装难度较大,而且很容易受伤、砸坏桌面或者损坏零件,增加了教学培训的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针对上述机器人拆装实训平台所存在的技术问题,提出一种设计合理、结构简单、安全性高且有利于降低拆装难度的一种机器人拆装教学实训平台。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机器人拆装教学实训平台,包括圆桌,所述圆桌上靠近边缘的位置设置有环形槽,所述环形槽中设置有轴承,所述轴承包括环形板和均匀分布在环形板上的若干个圆柱滚子,所述轴承上活动设置有一个环形的零件盒,所述零件盒中设置有多个非等间分布的隔板,所述圆桌上设置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顶部设置有支撑圈,所述支撑圈的内壁设置有凹槽,所述凹槽中活动设置有一个通过支撑圈的圆心的横杆,所述横杆上活动设置有吊具,所述吊具的底部设置有夹具。作为优选,所述环形槽和零件盒的截面形状为直角梯形并且直角梯形的上底大于下底。作为优选,所述零件盒靠近圆桌中心的面为斜面,所述斜面的顶边设置有向圆桌中心延伸的外沿,所述外沿的内侧设置有圆形的密封胶圈。作为优选,所述隔板至少有六个,相邻隔板的间隔角度分别为30°、30°、60°、60°、90°和90°。作为优选,所述横杆的两端为圆弧面。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和积极效果在于: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机器人拆装教学实训平台,通过采用圆桌的形式能够提供较多的拆装角度和观察角度,有利于操作者全面了解被拆装的机器人;利用可转动的、环形的零件盒便于拆装者放置零件,而且利用吊具和夹具能够对不同角度的零件进行夹持,有利于降低拆装难度,提高拆装效率。本技术设计合理、结构简单,适合大规模推广。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机器人拆装教学实训平台的轴测图;图2为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机器人拆装教学实训平台的部分剖视图;图3为实施例提供的轴承的结构示意图;以上各图中,1、圆桌;2、环形槽;3、轴承;31、环形板;32、圆柱滚子;4、零件盒;41、外沿;5、隔板;6、支撑杆;7、支撑圈;71、凹槽;8、横杆;9、吊具;10、夹具;11、密封胶圈。具体实施方式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为叙述方便,下文如出现“上”、“下”、“左”、“右”字样,仅表示与附图本身的上、下、左、右方向一致,并不对结构起限定作用。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技术,但是,本技术还可以采用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技术并不限于下面公开说明书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实施例,如图1、图2和图3所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机器人拆装教学实训平台,包括圆桌1,圆桌1上靠近边缘的位置设置有环形槽2,环形槽2中设置有轴承3,轴承3包括环形板31和均匀分布在环形板上的若干个圆柱滚子32,轴承3上活动设置有一个环形的零件盒4,零件盒4中设置有多个非等间分布的隔板5。其中,圆桌1的中间用来放置被拆装的机器人,而环形的零件盒4围绕拆装区域设置,而且零件盒4可以在轴承3表面进行转动,非常有利于拆装置实时转动零件盒并将零件放置到零件盒中。进一步地,隔板至少有六个,相邻隔板的间隔角度分别为30°、30°、60°、60°、90°和90°,零件盒4通过隔板分为不同的格子,便于操作者根据零件大小进行合理放置,能够避免零件在长距离转移过程中掉落。本装置中的圆桌上设置有支撑杆6,支撑杆6的顶部设置有支撑圈7,支撑圈7的内壁设置有凹槽71,凹槽71中活动设置有一个通过支撑圈的圆心的横杆8,横杆8上活动设置有吊具9,吊具9的底部设置有夹具10。其中,横杆8在支撑圈中转动任意角度,而吊具9可在横杆上移动任意距离,同时,夹具10的高度能够进行调整,这样便形成一个有效的空间坐标定位系统,从而使夹具10能够夹持裸露在外的、体积较大或质量较大的零件,不仅能够提高操作者的拆装效率,而且能够保证操作人员在拆装过程中的安全性。为了减小零件盒的转动阻力,本技术提供的环形槽2和零件盒4的截面形状为直角梯形并且直角梯形的上底大于下底。环形槽2与零件盒4配合的锥面相比垂直面的接触面积要大,而且零件盒4的锥形面在单位面积上的受力能够平衡掉一部分自重,从而减小转动阻力。进一步地,本技术提供的零件盒4靠近圆桌中心的面为斜面,斜面的顶边设置有向圆桌中心延伸的外沿41,外沿41的内侧设置有圆形的密封胶圈11。利用密封胶圈11和外沿41能够提高零件盒4与环形槽2之间的密封性,减少灰尘粘附;同时,外沿还能避免零件盒在转动过程中加上操作者的手臂。为了减小横杆在支撑圈中的转动阻力,本技术提供的横杆8的两端为圆弧面,利用圆弧面与凹槽71的槽面配合,圆弧面在单位平面上与凹槽面的接触形式为点接触,基本上为滚动摩擦,所以转动阻力较小。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是对本技术作其它形式的限制,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可能利用上述揭示的
技术实现思路
加以变更或改型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应用于其它领域,但是凡是未脱离本技术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技术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改型,仍属于本技术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机器人拆装教学实训平台,其特征在于,包括圆桌,所述圆桌上靠近边缘的位置设置有环形槽,所述环形槽中设置有轴承,所述轴承包括环形板和均匀分布在环形板上的若干个圆柱滚子,所述轴承上活动设置有一个环形的零件盒,所述零件盒中设置有多个非等间分布的隔板,所述圆桌上设置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顶部设置有支撑圈,所述支撑圈的内壁设置有凹槽,所述凹槽中活动设置有一个通过支撑圈的圆心的横杆,所述横杆上活动设置有吊具,所述吊具的底部设置有夹具。/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机器人拆装教学实训平台,其特征在于,包括圆桌,所述圆桌上靠近边缘的位置设置有环形槽,所述环形槽中设置有轴承,所述轴承包括环形板和均匀分布在环形板上的若干个圆柱滚子,所述轴承上活动设置有一个环形的零件盒,所述零件盒中设置有多个非等间分布的隔板,所述圆桌上设置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顶部设置有支撑圈,所述支撑圈的内壁设置有凹槽,所述凹槽中活动设置有一个通过支撑圈的圆心的横杆,所述横杆上活动设置有吊具,所述吊具的底部设置有夹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机器人拆装教学实训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槽和零件盒...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常峰贵梅尔文·艾伦·古德尔安尼斯·库巴宾瓦希德·阿里维斯瓦纳特·贝拉姆伊沙特·马亚山唐宪仁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硅步机器人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