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手表框的夹持定位治具,包括:固定横梁臂,其用于手表框转动中的固定;以及分别一体式连接于固定横梁臂两端的定位臂,所述定位臂用以夹持定位手表框,所述定位臂一端底部均设置有限位块,且所述定位臂对应手表框内孔处均开设有由所述定位臂内表面贯穿至外表面的测量孔,位于所述定位臂外侧面的测量孔处固接有光测量器。根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其结构简单,对一系列的手表框架都有适用性,针对手表框架前后相对应设有固定装置,使得手表框架在转动等过程中不易松动,而且在与手表框架夹持固定接触处都设有橡胶软垫,可以很好的在操作过程中避免对手表框架的表面刮花损伤,还可通过打光对手表框架内部的孔的尺寸进行测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手表框的夹持定位治具
本技术涉及机械治具
,特别涉及一种用于手表框的夹持定位治具。
技术介绍
治具是一个木工、铁工、钳工、机械、电控以及其他一些手工艺品的大类工具,主要是作为协助控制位置或动作(或两者)的一种工具。治具可以分为工艺装配类治具、项目测试类治具和线路板测试类治具三类。特别是位于机械的车床及一些机械的检测设备上经常会使用治具用来定位、抓取及控制,来加工零件或者固定零件方便进行一些操作。在机械操作上最常见的是对加工完成的零件进行测量,当对复杂的零件进行测量时,往往要借助固定的治具对零件进行固定,再用测量设备对零件展开测量,像针对手表框等之类的成型件会设计相适应的固定夹持治具。现有的用于对复杂零件固定的治具存在以下几个问题:首先,结构为通用的结构,只针对标准件等一些简单的零件进行夹持固定,而对复杂的零件没有适用性;其次,固定夹持治具根据手表框的外形设计与其相对应的放置位置,而且大部分固定夹持治具的固定效果不佳,使被测物容易松动;再次,对零件或者被测量物固定加持时,对其固定夹持处不能造成一定的损伤,刮花其表面。有鉴于此,实有必要开发一种用于手表框的夹持定位治具,用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夹持定位的治具,其结构简单,对一系列的手表框架都有适用性,其适用性强,针对手表框架前后相对应设有固定装置,使得手表框架在转动等过程中不易松动,而且在与手表框架夹持固定接触处都设有橡胶软垫,可以很好的在操作过程中避免对手表框架的表面刮花损伤,还可通过打光对手表框架内部的孔的尺寸进行测量。为了实现根据本技术的上述目的和其他优点,提供了一种用于手表框的夹持定位治具,包括:固定横梁臂,其用于手表框转动中的固定;以及分别一体式连接于固定横梁臂两端的定位臂,所述定位臂用以夹持定位手表框,其中,所述定位臂一端底部均设置有限位块,且所述定位臂对应手表框内孔处均开设有由所述定位臂内表面贯穿至外表面的测量孔,位于所述定位臂外侧面的测量孔处固接有光测量器。优选的,所述定位臂分为第一定位臂及第二定位臂,且第一定位臂及第二定位臂沿固定横梁臂轴对称间隔分布于固定横梁臂的两端。优选的,固定横梁臂与第一定位臂及第二定位臂围合形成有一开口的容纳腔。优选的,,沿着固定横梁臂、第一定位臂及第二定位臂内表面一圈均贴附放置有硅胶垫。优选的,限位块接触手表框的内侧一角切有与手表框边角相适应的弧形角,与所述弧形角对接沿着所述定位臂长度方向延伸并贴附于所述定位臂内表面的辅助定位条。优选的,限位块及所述辅助定位条与手表框接触面均覆贴有硅胶。优选的,固定横梁臂的内侧面处固接有固定柱,且位于固定柱旁预设有预留孔。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有益效果是:其结构简单,对一系列的手表框架都有适用性,其适用性强,针对手表框架前后相对应设有固定装置,使得手表框架在转动等过程中不易松动,而且在与手表框架夹持固定接触处都设有橡胶软垫,可以很好的在操作过程中避免对手表框架的表面刮花损伤,还可通过打光对手表框架内部的孔的尺寸进行测量。附图说明图1为根据本技术所述的用于手表框的夹持定位治具处于平放状态时的三维结构视图;图2为根据本技术所述的用于手表框的夹持定位治具的俯视图;图3为根据本技术所述的用于手表框的夹持定位治具正视图;图4为图3的A-A面的半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本技术的前述和其它目的、特征、方面和优点将变得更加明显,以令本领域技术人员参照说明书文字能够据以实施。在附图中,为清晰起见,可对形状和尺寸进行放大,并将在所有图中使用相同的附图标记来指示相同或相似的部件。在下列描述中,诸如中心、厚度、高度、长度、前部、背部、后部、左边、右边、顶部、底部、上部、下部等用词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特别地,“高度”相当于从顶部到底部的尺寸,“宽度”相当于从左边到右边的尺寸,“深度”相当于从前到后的尺寸。这些相对术语是为了说明方便起见并且通常并不旨在需要具体取向。涉及附接、联接等的术语(例如,“连接”和“附接”)是指这些结构通过中间结构彼此直接或间接固定或附接的关系、以及可动或刚性附接或关系,除非以其他方式明确地说明。参照图1~图4,用于手表框的夹持定位治具,包括:固定横梁臂51,其用于手表框转动中的固定;以及分别一体式连接于所述固定横梁臂51两端的定位臂,所述定位臂用以夹持定位手表框,参照图1,所述定位臂一端底部均设置有限位块533,且所述定位臂对应手表框内孔处均开设有由所述定位臂内表面贯穿至外表面的测量孔532,位于所述定位臂外侧面的所述测量孔532处固接有光测量器531,当手表框安装至治具5中时,这时手表框两侧的内孔对准所述光测量器531,此时所述光测量器531对内孔进行打光,因为孔的内部没有光线可进,此时对其打光可以让测量工具能够测量到内孔的尺寸,如果内孔无光源,一般的摄像机器无法对其内孔的尺寸进行精准的测量。参照图2,所述定位臂分为第一定位臂52及第二定位臂53,且所述第一定位臂52及所述第二定位臂53沿所述v固定横梁臂51轴对称间隔分布于所述固定横梁臂51的两端,所述固定横梁臂51与所述第一定位臂53及所述第二定位臂52围合形成有一开口的容纳腔,设有所述第一定位臂52及所述第二定位臂53可以形成对手表框夹持的作用,又在两定位臂装置有相同的定位的装置,可以对手表框准确的定位固定,所述容纳腔与手表框的外形一致,在操作的过程中可以容易放置和拿取手表框。且所述第一定位臂52及所述第二定位臂53关于所述固定横梁臂51对称的分布,因为手表框一般左右的两端在相同的位置设有内孔用于操作调控,所以对称的定位臂可方便测量,而且在制作过程也方便,而且两侧的孔位通孔,通过两侧的所述光测量器531的照射,可以进一步提高光线。参照图3与图2,沿着所述固定横梁臂51、所述第一定位臂53及所述第二定位臂52内表面一圈均贴附放置有硅胶垫54,所述限位块533及所述辅助定位条与手表框接触面均覆贴有硅胶,所述第一定位臂53与所述第二定位臂52的所述限位块533所形成宽度与手表框的宽度是过盈配合,当手表框放置治具5中时,所述此时限位块533及所述辅助定位条表面的硅胶与手表框有一定的缝隙,等手表框定位固定完成时,因为硅胶有一定的弹性,此时可自动反弹来消除缝隙,使得手表框更好的固定于所述治具5中,而且所述固定横梁臂51、所述第一定位臂53及所述第二定位臂52表面的所述硅胶垫54则放置在拿取放置的过程中治具对手表框的表面造成擦伤,也更进一步的夹紧固定手表框。进一步的,所述限位块533接触手表框的内侧一角切有与手表框边角相适应的弧形角,与所述弧形角对接沿着所述定位臂长度方向延伸并贴附于所述定位臂内表面的辅助定位条,所述限位块533是对手表框的弧形边角进行定位的,此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手表框的夹持定位治具,其特征在于,呈凹型治具(5),包括:/n固定横梁臂(51),其用于手表框转动中的固定;以及/n分别一体式连接于所述固定横梁臂(51)两端的定位臂,所述定位臂用以夹持定位手表框,/n其中,所述定位臂一端底部均设置有限位块(533),且所述定位臂对应手表框内孔处均开设有由所述定位臂内表面贯穿至外表面的测量孔(532),位于所述定位臂外侧面的所述测量孔(532)处固接有光测量器(531)。/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手表框的夹持定位治具,其特征在于,呈凹型治具(5),包括:
固定横梁臂(51),其用于手表框转动中的固定;以及
分别一体式连接于所述固定横梁臂(51)两端的定位臂,所述定位臂用以夹持定位手表框,
其中,所述定位臂一端底部均设置有限位块(533),且所述定位臂对应手表框内孔处均开设有由所述定位臂内表面贯穿至外表面的测量孔(532),位于所述定位臂外侧面的所述测量孔(532)处固接有光测量器(531)。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手表框的夹持定位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臂分为第一定位臂(52)及第二定位臂(53),且所述第一定位臂(52)及所述第二定位臂(53)沿所述固定横梁臂(51)轴对称间隔分布于所述固定横梁臂(51)的两端。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手表框的夹持定位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横梁臂(51)与所述第一定位臂(52)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姚峥嵘,刘志鹏,李晓龙,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凡目视觉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