容量控制阀及容量控制阀的控制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4895913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4 18:21
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与吸入室的压力无关地能够有效地排出液体制冷剂,并且在液体制冷剂排出运行中能够降低压缩机的驱动力的容量控制阀。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容量控制阀具备:阀主体(10),具有第1连通路(11)、第2连通路(12)、第3连通路(13)及主阀座(15a);阀体(21),具有中间连通路(29)、主阀部(21b)及辅助阀部(21c);螺线管(30),驱动具有辅助阀座(23c)的连杆(36);第1施力部件(43),向主阀部(21b)的闭阀方向施力;及第2施力部件(44),向辅助阀部(21c)的闭阀方向施力,连杆(36)相对于阀体(21)进行相对移动而开闭辅助阀部(21c)。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容量控制阀及容量控制阀的控制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为了控制可变容量型压缩机的流量或压力而使用的容量控制阀及容量控制阀的控制方法。
技术介绍
作为可变容量型压缩机,例如汽车等的空调系统中使用的斜板式可变容量型压缩机具备:通过引擎的旋转力旋转驱动的旋转轴;以能够改变倾斜角度的方式与旋转轴连结的斜板;及与斜板连结的压缩用活塞等,通过改变斜板的倾斜角度,改变活塞的行程,从而对制冷剂的吐出量进行控制。该斜板的倾斜角度能够以如下方式连续改变,即,利用吸入制冷剂的吸入室的吸入压力、吐出通过活塞进行加压的制冷剂的吐出室的吐出压力及容纳有斜板的控制室(曲柄室)的控制室压力,并且使用通过电磁力驱动开闭的容量控制阀,适当控制控制室内的压力,调整作用于活塞两面的压力的平衡状态。将这种容量控制阀的例子示于图5中。容量控制阀160具备:阀部170,具有经由第2连通路173与压缩机的凸出室连通的第2阀室182、经由第1连通路171与吸入室连通的第1阀室183及经由第3连通路174与控制室连通的第3阀室184;感压体178,配置于第3阀室内并通过周围的压力进行伸缩,并且具有设置于伸缩方向的自由端的阀座体180;阀体181,具有开闭连通第2阀室182与第3阀室184的阀孔177的第2阀部176、开闭第1连通路171与流通槽172的第1阀部175及在第3阀室184中通过与阀座体180的卡合及脱离而开闭第3阀室184与流通槽172的第3阀部179;及螺线管部190,在阀体181中产生电磁驱动力。而且,在该容量控制阀160中,即便在可变容量型压缩机中不设置离合机构,当出现需要变更控制室压力时,也能够连通吐出室与控制室而控制控制室内的压力(控制室压力)Pc、吸入压力Ps(吸入压力)(以下,称为“以往技术”。例如,参考专利文献1。)。以往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第5167121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课题在以往技术中,当长时间停止斜板式可变容量型压缩机时,在控制室(曲柄室)中蓄存液体制冷剂(放置中被冷却而液化的制冷剂),因此即便在该状态下启动压缩机,也无法确保所设定的吐出量。因此,为了在启动后立即进行所期望的容量控制,需要尽可能迅速地排出控制室(曲柄室)的液体制冷剂。因此,如图6所示,在以往的容量控制阀160中,为了在进行启动时尽可能迅速地排出控制室(曲柄室)的液体制冷剂而具备液体制冷剂排出功能。即,当停止可变容量型压缩机而长时间放置之后要进行启动时,蓄存于控制室(曲柄室)的高压液体制冷剂从第3连通路174流入第3阀室184。于是,感压体(波纹管)178收缩而第3阀部179与阀座体180之间开阀,从而能够从第3阀室184通过辅助连通路185、连通路186及流通槽172,将液体制冷剂从控制室(曲柄室)经由吸入室排出至吐出室并使其快速气化而在短时间内设为制冷运行状态。然而,在上述以往技术中,在液体制冷剂排出过程的初期,控制室的压力也较高,因此第3阀部179的开度也较大,从而能够有效地排出液体制冷剂。但是,随着液体制冷剂的排出推进并且控制室的压力降低而第3阀部的开度变小,因此存在导致排出液体制冷剂需要时间这一问题。并且,以往,在进行液体制冷剂排出运行时,仅关注于如何在短时间内完成液体制冷剂的排出的方面,因此在进行液体制冷剂排出运行时,未进行减少引擎负荷的控制。但是,若引擎负荷较高时进行液体制冷剂排出运行,则引擎负荷进一步提高,从而还存在导致降低汽车整体的能量效率这一问题。本专利技术是为了解决上述以往技术中所存在的问题点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根据阀部的阀开度控制可变容量型压缩机的流量或压力的容量控制阀中,与吸入室的压力无关地能够有效地排出液体制冷剂而在短时间内转移到制冷运行,并且在液体制冷剂排出运行中能够降低压缩机的驱动力的容量控制阀及容量控制阀的控制方法。用于解决技术课题的手段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专利技术的容量控制阀根据阀部的阀开度控制可变容量型压缩机的流量或压力,所述容量控制阀的特征在于,具备:阀主体,具有使第1压力的流体流通的第1连通路、与所述第1连通路相邻配置且使第2压力的流体流通的第2连通路、使第3压力的流体流通的第3连通路及配设于连通所述第2连通路与所述第3连通路的阀孔的主阀座;感压体,配置于所述第3连通路侧的所述阀主体内且响应于周围的压力而进行伸缩;阀体,具有连通所述第1连通路与所述第3连通路的中间连通路、与所述主阀座分离/接触且开闭所述阀孔的主阀部及配设于所述中间连通路的辅助阀部;螺线管,驱动配设有与所述辅助阀部分离/接触的辅助阀座的连杆;第1施力部件,向所述主阀部的闭阀方向施力;及第2施力部件,向所述辅助阀部的闭阀方向施力,所述连杆相对于所述阀体进行相对移动而开闭所述辅助阀部。根据该特征,由于能够使连杆相对于阀体进行相对移动来开闭辅助阀部,因此自液体制冷剂排出开始起液体制冷剂排出完成为止能够将辅助阀部的开度保持为全开状态,从而能够有效地排出液体制冷剂。本专利技术的容量控制阀的特征在于,所述第1施力部件配设于所述螺线管与所述阀体之间。根据该特征,通过配设于螺线管与阀体之间的第1施力部件,对阀体向主阀部的闭阀方向施力,从而能够关闭主阀。本专利技术的容量控制阀的特征在于,所述第2施力部件配设于所述感压体与所述辅助阀座之间。根据该特征,通过配设于感压体与辅助阀座之间的第2施力部件,对辅助阀部向闭阀方向施力,从而能够关闭辅助阀。本专利技术的容量控制阀的特征在于,所述连杆具备沿所述主阀部的闭阀方向按压所述阀体的卡止部。根据该特征,设置于连杆的卡止部按压阀体而能够可靠地关闭主阀。本专利技术的容量控制阀的特征在于,所述中间连通路和所述辅助阀座与所述感压体之间的内部空间连通。根据该特征,经由中间连通路将第1压力的流体引导至感压体,并根据第1压力能够控制主阀部的开度。本专利技术的容量控制阀的特征在于,所述第1压力为所述可变容量型压缩机的吸入压力,所述第2压力为所述可变容量型压缩机的吐出压力,所述第3压力为所述可变容量型压缩机的曲柄室的压力。所述第1压力为所述可变容量型压缩机的曲柄室的压力,所述第2压力为所述可变容量型压缩机的吐出压力,所述第3压力为所述可变容量型压缩机的吸入压力,并且,根据该特征,能够应对各种可变容量型压缩机。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专利技术的容量控制阀的控制方法的特征在于,当所述辅助阀部为开状态时,将所述主阀部从闭状态设为开状态。根据该特征,在进行液体制冷剂排出时,在感压体的作用力不作用于阀体的状态下,开启主阀部,增加从吐出室向控制室的流量,从而能够减少压缩机的负荷。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所涉及的容量控制阀的主视剖视图。图2是图1的阀主体、阀体及螺线管的局部放大图,表示螺线管“关闭”时的容量控制阀。图3是图1的阀主体、阀体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容量控制阀,其根据阀部的阀开度控制可变容量型压缩机的流量或压力,所述容量控制阀的特征在于,具备:/n阀主体,具有使第1压力的流体流通的第1连通路、与所述第1连通路相邻配置且使第2压力的流体流通的第2连通路、使第3压力的流体流通的第3连通路及配设于连通所述第2连通路与所述第3连通路的阀孔的主阀座;/n感压体,配置于所述第3连通路侧的所述阀主体内且响应于周围的压力而进行伸缩;/n阀体,具有连通所述第1连通路与所述第3连通路的中间连通路、与所述主阀座分离/接触且开闭所述阀孔的主阀部及配设于所述中间连通路的辅助阀部;/n螺线管,驱动配设有与所述辅助阀部分离/接触的辅助阀座的连杆;/n第1施力部件,向所述主阀部的闭阀方向施力;及/n第2施力部件,向所述辅助阀部的闭阀方向施力,/n所述连杆相对于所述阀体进行相对移动而开闭所述辅助阀部。/n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71214 JP 2017-2400541.一种容量控制阀,其根据阀部的阀开度控制可变容量型压缩机的流量或压力,所述容量控制阀的特征在于,具备:
阀主体,具有使第1压力的流体流通的第1连通路、与所述第1连通路相邻配置且使第2压力的流体流通的第2连通路、使第3压力的流体流通的第3连通路及配设于连通所述第2连通路与所述第3连通路的阀孔的主阀座;
感压体,配置于所述第3连通路侧的所述阀主体内且响应于周围的压力而进行伸缩;
阀体,具有连通所述第1连通路与所述第3连通路的中间连通路、与所述主阀座分离/接触且开闭所述阀孔的主阀部及配设于所述中间连通路的辅助阀部;
螺线管,驱动配设有与所述辅助阀部分离/接触的辅助阀座的连杆;
第1施力部件,向所述主阀部的闭阀方向施力;及
第2施力部件,向所述辅助阀部的闭阀方向施力,
所述连杆相对于所述阀体进行相对移动而开闭所述辅助阀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容量控制阀,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1施力部件配设于所述螺线管与所述阀体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叶山真弘西园博幸白藤启吾福留康平小川义博栗原大千高桥涉
申请(专利权)人:伊格尔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