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备二甲酰胺或多甲酰胺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4895458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4 18:2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通过使至少一种伯二胺或多胺与二氧化碳在氢气和至少一种选自非均相催化剂和均相催化剂或其混合物的催化剂的存在下反应来制备至少一种包含至少两个–NHCHO基团的二甲酰胺或多甲酰胺的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进一步涉及二甲酰胺或多甲酰胺和它们用于不同目的的用途,以及包含所述二甲酰胺或多甲酰胺的双组分体系。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制备二甲酰胺或多甲酰胺的方法本专利技术涉及通过相应的胺与二氧化碳(CO2)在氢气(H2)存在下的反应制备二甲酰胺或多甲酰胺的方法。聚氨酯聚合物是公知的,并用于从结构制品和发泡制品到涂料的广泛应用。这些聚合物通过多异氰酸酯与含有具有至少两个Zerewitinoff活性氢原子的化合物的组合物反应来制备。聚氨酯聚合物的物理性质在很大程度上由这些组合物来限定。通常,使用胺扩链剂以便将脲基团引入聚合物中,这导致所谓的硬链段,所述硬链段对聚合物的物理性质具有有益效果。通过多异氰酸酯与多胺的反应形成的纯聚脲聚合物也是已知的。胺扩链剂的主要缺点是胺的高亲核性导致其具有高反应性。存在许多市售的反应性较低的胺。但是,由于与脂族胺相比芳族胺的亲核性较低,因此它们中的大多数是芳族胺。为了实现甚至更低的反应性,它们中的大多数是取代的芳族胺,如4,4’-亚甲基双(2-氯苯胺)、二乙基甲苯二胺或二甲硫基甲苯二胺。遗憾的是,此类芳族二胺导致聚合物变色,这在许多应用中是不期望的,并且它们还会与异氰酸酯,尤其是与芳族异氰酸酯快速反应。还已知一些含有Zerewitinoff活性氢原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制备至少一种包含至少两个–NHCHO基团的二甲酰胺或多甲酰胺的方法,其通过使至少一种伯二胺或多胺与二氧化碳在氢气和至少一种选自非均相催化剂和均相催化剂或其混合物的催化剂的存在下反应来进行。/n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71206 EP 17205605.31.制备至少一种包含至少两个–NHCHO基团的二甲酰胺或多甲酰胺的方法,其通过使至少一种伯二胺或多胺与二氧化碳在氢气和至少一种选自非均相催化剂和均相催化剂或其混合物的催化剂的存在下反应来进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伯二胺或多胺是伯二胺,优选脂(环)族二胺。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伯二胺或多胺是1,5-二氨基戊烷、1,6-二氨基己烷、2,4-和/或2,6-六氢甲苯二胺、2,4’-和/或4,4’-二氨基二环己基甲烷、3,3,5-三甲基-5-氨基甲基-环己烷或其混合物。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伯二胺或多胺是1,5-二氨基戊烷和/或1,6-二氨基己烷。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催化剂是含有一种或多种过渡金属的非均相催化剂。


6.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催化剂是含有一种或多种过渡金属的均相催化剂。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均相催化剂选自一种或多种包含带有磷、氮、碳和/或硫作为供体原子的配体的过渡金属配合物或其混合物。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中至少一种配体是类型PCP、PNP、NCN或SCS的钳型配体。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均相催化剂选自[IrCl(CO)(PPh3)2]、[RuCl2(PMe3)4]、Fe(BF4)2*6H2O/P(CH2CH2PPh2)2、[RuCl2{PM...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CM延斯M默克尔
申请(专利权)人:科思创德国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德国;DE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