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手持式动力工具
本申请涉及手持式动力工具
,特别是涉及一种具有马达正反转控制机构的手持式动力工具。
技术介绍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手持式动力工具逐渐代替纯手动工具,方便了人们的生产生活。其中,电钻作为一种最常用的手持式动力工具,得到广泛研究和发展。电钻通常通过马达驱动带有工具头的刀具轴旋转而工作。丰富电钻的应用范围,一个电钻通常包括多种工作模式。在一些工作模式下,需要马达处于固定的旋转方向(正转或者反转)以驱动刀具轴以固定的旋转方向(正转或者反转)进行工作。但是,由于马达通常即可以进行正转也可以进行反转。所以,操作者很容易因误操作而选错马达旋转方向,从而导致机器易损坏。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手持式动力工具。一种手持式动力工具,包括壳体;马达,设置于所述壳体内并能够提供动力;刀具主轴,用于接收工具头以带动工具头进行工作;冲击机构,能够在马达的驱动下形成对刀具主轴沿第一轴向的撞击,其中,第一轴向为沿马达轴向从马达所在端到工具头所在端;以及控制装置,用于控制马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手持式动力工具,其特征在于,包括:/n壳体;/n马达,设置于所述壳体内并能够提供动力;/n刀具主轴,用于接收工具头以带动工具头进行工作;/n冲击机构,能够在马达的驱动下形成对刀具主轴沿第一轴向的撞击,其中,第一轴向为沿马达轴向从马达所在端到工具头所在端;以及/n控制装置,用于控制马达以改变马达的旋转方向;/n所述手持式动力工具还包括能够将动力工具至少在冲击模式和非冲击模式之间切换的模式调节机构,所述模式调节机构包括可操作地在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之间运动的模式切换件,当模式切换件处于第一位置时,所述手持式动力工具处于非冲击模式,所述冲击机构对刀具主轴无轴向撞击产生,且所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手持式动力工具,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
马达,设置于所述壳体内并能够提供动力;
刀具主轴,用于接收工具头以带动工具头进行工作;
冲击机构,能够在马达的驱动下形成对刀具主轴沿第一轴向的撞击,其中,第一轴向为沿马达轴向从马达所在端到工具头所在端;以及
控制装置,用于控制马达以改变马达的旋转方向;
所述手持式动力工具还包括能够将动力工具至少在冲击模式和非冲击模式之间切换的模式调节机构,所述模式调节机构包括可操作地在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之间运动的模式切换件,当模式切换件处于第一位置时,所述手持式动力工具处于非冲击模式,所述冲击机构对刀具主轴无轴向撞击产生,且所述马达在所述控制装置的作用下可选择地沿第一旋转方向或与第一旋转方向相反的第二旋转方向旋转;当模式切换件处于第二位置时,所述手持式动力工具处于冲击模式,所述马达在所述控制装置的作用下仅能沿第一旋转方向旋转,所述冲击机构能够对刀具主轴形成沿所述第一轴向的撞击。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持式动力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装置能够响应所述模式切换件从第一位置向第二位置的运动并控制所述马达仅沿第一旋转方向。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持式动力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冲击机构包括撞锤、导向件、设置在所述撞锤上的第一导引件、设置在导向件上的第二导引件以及与所述撞锤弹性抵接的蓄能元件;冲击模式下,所述撞锤能够相对于所述导向件绕第一旋转方向旋转,所述撞锤在第一、第二导引件的作用下克服所述蓄能元件的作用力并沿与所述第一轴向相反的第二轴向运动,所述蓄能元件能够驱动所述撞锤朝第一轴向运动以撞击所述刀具主轴;非冲击模式下,所述撞锤与所述导向件无相对旋转,且所述撞锤对刀具主轴无撞击产生。
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手持式动力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装置包括可操作地至少在第一控制位置和第二控制位置运动的正反转开关,以及设置于所述模式切换件与所述正反转开关之间的联动件,当正反转开关处于第一控制位置时,所述马达沿第一旋转方向旋转;当正反转开关处于第二控制位置时,所述马达沿第二旋转方向旋转;当所述模式切换件处于第一位置时,所述正反转开关可选择运动至第一控制位置或者第二控制位置,当所述模式切换件由第一位置运动至第二位置时,所述正反转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明健,李佶,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宝时得电动工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