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像设备的设备主体和镜头适配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893997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4 18:19
摄像设备的设备主体和镜头适配器。摄像设备的设备主体即使在具有电通信单元的镜头适配器和设备主体之间插入间隔件的情况下,也能够以简单的构造确保镜头适配器和设备主体之间的电连接的可靠性。可拆卸地安装有可更换镜头的镜头适配器可拆卸地安装于固定单元。电连接部与设置于镜头适配器的电通信单元的端子电连接。电连接部形成为梳状端子,并且梳状端子的与电通信单元的端子接触的接触部能够相对于电通信单元的端子滑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摄像设备的设备主体和镜头适配器本申请是申请日为2016年3月31日、申请号为201610200348.4、专利技术名称为摄像设备的设备主体和镜头适配器的申请的分案申请。
本专利技术涉及如数字照相机的摄像设备的设备主体,可更换镜头通过具有电通信单元的镜头适配器可拆卸地安装于设备主体;本专利技术还涉及用于将可更换镜头配备于设备主体的镜头适配器。
技术介绍
当可更换镜头的镜头接口与镜头可更换照相机的照相机主体的镜头接口形状不同时,通过镜头适配器将可更换镜头可拆卸地安装于照相机主体。此外,为了使可更换镜头和照相机主体之间能够通信,一些镜头适配器具有电通信单元。由于具有电通信单元的镜头适配器具有很多使电通信单元和照相机主体电连接的接触构件,所以需要镜头适配器的接触构件与照相机主体的接触构件的电连接的可靠性和接触部分的耐久性。因此,提出如下技术:将镜头适配器的接触构件和照相机主体的接触构件均构成为多个可移动的触针,所述多个可移动的触针在触针彼此接触的通电状态下在光轴方向上被可移动地支撑(日本特开平7-84307号公报)。但是,上述公开内容的构造在为了微调背焦(flangeback)(镜头适配器与摄像器件的距离)而将间隔件插入镜头适配器和照相机主体之间的空间内时镜头适配器的触针和照相机主体的触针之间的接触位置会改变。因此,存在如下可能性:镜头适配器的触针和照相机主体的触针之间的接触压力会改变,这会劣化电连接的可靠性。另一方面,提出如下镜头适配器:该镜头适配器安装于照相机主体的镜头接口,从而作为防尘镜头适配器覆盖伸缩式镜筒,所述防尘镜头适配器用于安装作为可更换镜头的广角转换器(日本特开2010-72225号公报(JP2010-72225A))。当可更换镜头通过镜头适配器安装于照相机主体时,将会需要防止异物通过镜头适配器和照相机主体之间的间隙侵入的防尘对策。当镜头适配器和照相机主体之间存在间隙时,诸如灰尘等的异物可能会侵入可更换镜头的光路并且被摄入图像中,这会劣化图像品质。另一方面,当镜头适配器具有使可更换镜头和照相机主体通信的电通信单元时,难以通过防尘构件密封凹凸形状的电通信单元。特别地,当可更换镜头通过镜头适配器的旋转操作安装于照相机主体时,电通信单元的防尘对策变得更困难。但是,JP2010-72225A未公开具有电通信单元的镜头适配器和照相机主体之间的任何防尘对策。此外,由于为了避免当镜筒收缩时照相机主体和镜头适配器之间的空间内的压力变化对收缩操作的不利影响,在照相机主体的外装上形成有空气孔,灰尘等可能会通过空气孔侵入照相机主体内。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即使在具有电通信单元的镜头适配器和摄像设备的设备主体之间插入间隔件的情况下,也能够以简单的构造确保镜头适配器和设备主体之间的电连接的可靠性。此外,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即使在镜头适配器具有电通信单元的情况下,也能够确保镜头适配器和摄像设备的设备主体之间的防尘性能。因此,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摄像设备的设备主体,其包括:固定单元,可拆卸地安装有可更换镜头的镜头适配器可拆卸地安装于所述固定单元;和电连接部,其与设置在所述镜头适配器中的电通信单元的端子电连接。所述电连接部形成为梳状端子,并且所述梳状端子的与所述电通信单元的端子接触的接触部能够相对于所述电通信单元的端子滑动。因此,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镜头适配器,其包括:电通信单元,其包括第一电连接部和第二电连接部,所述第一电连接部可拆卸地安装于摄像设备的设备主体,以电连接于所述设备主体,可更换镜头可拆卸地安装于所述第二电连接部,从而所述第二电连接部与所述可更换镜头电连接,并且能够使所述设备主体和所述可更换镜头之间通信;和环状的弹性构件,其周向上的一部分与所述电通信单元的所述第二电连接部侧的壁部在光轴方向上压接。在所述环状的弹性构件固定于所述设备主体的情况下,所述环状的弹性构件的周向上的其余部分与所述设备主体在光轴方向上压接。根据本专利技术,即使在具有电通信单元的镜头适配器和摄像设备的设备主体之间插入间隔件的情况下,也能够以简单的构造确保镜头适配器和设备主体之间的电连接的可靠性。此外,根据本专利技术,即使在镜头适配器具有电通信单元的情况下,也能够确保镜头适配器和摄像设备的设备主体之间的防尘性能。从以下参照附图对示例性实施方式的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其他特征将变得明显。附图说明图1是作为本专利技术的摄像设备的实施方式的示例的数字照相机在可更换镜头通过镜头适配器安装于数字照相机的照相机主体的状态下从正面侧(被摄体侧)看的立体图。图2是示出图1所示的可更换镜头从背面侧看的立体图。图3A是图1所示的摄像器件单元从正面侧看的分解立体图。图3B是图3A所示的摄像器件单元从背面侧看的分解立体图。图4A是图1所示的摄像器件保护单元从正面侧看的分解立体图。图4B是图4A所示的摄像器件保护单元从背面侧看的分解立体图。图5A是图1所示的固定单元从正面侧看的分解立体图。图5B是图5A所示的固定单元从背面侧看的分解立体图。图6是图5A所示的固定单元的组件的立体图。图7A是图5A所示的构成固定单元的电通信单元从正面侧看的立体图。图7B是图7A所示的电通信单元从背面侧看的立体图。图8A是图1所示的镜头适配器从正面侧看的分解立体图。图8B是图8A所示的镜头适配器从背面侧看的分解立体图。图9A是示出图1所示的镜头适配器的电通信单元和保持构件从正面侧看的分解立体图。图9B是示出图9A所示的电通信单元和保持构件从背面侧看的分解立体图。图10是图9A所示的电通信单元的电连接部从背面侧下方看的立体图。图11是示出图1所示的镜头适配器沿光轴方向从正面侧看的图。图12是示出图1所示的镜头适配器从背面侧看的立体图。图13A是图8A所示的在自然状态下的弹性构件的主要部分的截面图。图13B是在镜头适配器组装到照相机主体的状态下弹性构件的主要部分的截面图。图14是示出在图1所示的镜头适配器组装到照相机主体的状态下主要部分的截面图。图15是示出如何通过间隔件将镜头适配器安装于如图1所示的照相机主体的立体图。图16是示出在可更换镜头安装于镜头适配器的状态下从上面侧看的主要部分的截面图,其中,镜头适配器安装于如图1所示的照相机主体。图17是示出在可更换镜头安装于镜头适配器的状态下从侧面侧看的主要部分的截面图,其中,镜头适配器安装于如图1所示的照相机主体。图18是示出在图9A所示的镜头适配器的电通信单元的多个接触构件与照相机主体的电通信单元的多个接触构件电连接的状态下主要部分的截面图。图19是示出图18所示的镜头适配器的接触构件与照相机主体的接触构件的电连接状态的放大图。图20是示出如何将摄像器件保护单元从如图1所示的照相机主体的固定单元拆卸的主要部分的截面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将参照附图详细说明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镜头适配器,其可拆卸地安装于摄像设备的设备主体,所述镜头适配器包括:/n第一端子,其能够与所述设备主体的第一梳状端子电连接,/n第二端子,其能够与可更换镜头的端子电连接,其中所述第二端子在与光轴平行的方向上与所述第一端子相反,并且/n所述第一端子配置在从所述光轴起比所述第二端子靠外侧的位置处,以在径向上观察时与所述第二端子重叠,其中所述径向正交于与所述光轴平行的方向。/n

【技术特征摘要】
20150331 JP 2015-071987;20150331 JP 2015-0719881.一种镜头适配器,其可拆卸地安装于摄像设备的设备主体,所述镜头适配器包括:
第一端子,其能够与所述设备主体的第一梳状端子电连接,
第二端子,其能够与可更换镜头的端子电连接,其中所述第二端子在与光轴平行的方向上与所述第一端子相反,并且
所述第一端子配置在从所述光轴起比所述第二端子靠外侧的位置处,以在径向上观察时与所述第二端子重叠,其中所述径向正交于与所述光轴平行的方向。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镜头适配器,其中,
在所述镜头适配器安装于所述设备主体的状态下,所述第一端子不从所述镜头适配器露出。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镜头适配器,其中,
所述设备主体的所述第一梳状端子包括在与所述光轴平行的方向上突出的多个板状端子,并且
所述第一端子是与所述第一梳状端子对应的阴性的第二梳状端子。


4.一种摄像设备的设备主体,其包括:
摄像器件;以及
梳状端子,其包括能够与外部装置电连接的多个板状端子,
其中,所述梳状端子的所述多个...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饭沼大
申请(专利权)人:佳能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