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路板背面引脚修剪钳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893544 阅读:6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4 18:1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路板背面引脚修剪钳,包括第一钳臂体、第二钳臂体及其二者之间转动连接处铰接的铆钉,所述第二钳臂体的夹持面的中心位置处开设有螺杆槽,第二钳臂体的夹持面远离铆钉铰接处的端面对应螺杆槽所在位置处开设有第二切刀槽,所述第二切刀槽的内部通过螺丝固定有切刀,所述第二钳臂体的夹持面位于螺杆槽的中心面对称开设有两个第二滚轮槽,所述螺杆槽与相邻的第二滚轮槽之间均开设有轴杆滑槽。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通过调节螺杆改变滚轮相对第二钳臂体夹持面端部的高度,从而实现定长切割,该结构保证了引脚预留的长度平整性,美观性高,同时降低反复校对修剪引脚的位置所需的时间,提高引脚修剪的速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路板背面引脚修剪钳
本技术涉及电子
,具体涉及一种电路板背面引脚修剪钳。
技术介绍
电路板在使用的过程中,需要将电子元件的引脚穿入电路板的孔洞,从而完成电路板的布置,但是电子元件的引脚穿出电路板的孔洞过长,一方面影响美观,另一方面过长的引脚会与金属接触,导致电路板短路,影响电路板的使用寿命。现有的电路板背面引脚通过平口钳将多出的引脚剪断,但是平口钳在对引脚进行修剪时,操作人员根据自身经验进行修剪,这样导致引脚预留的长度参差不齐,影响整体的美观性,同时需要反复校对修剪引脚的位置,影响引脚修剪的速率。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上述的技术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路板背面引脚修剪钳,通过调节螺杆改变滚轮相对第二钳臂体夹持面端部的高度,从而实现定长切割,该结构保证了引脚预留的长度平整性,美观性高,同时降低反复校对修剪引脚的位置所需的时间,提高引脚修剪的速率。本技术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电路板背面引脚修剪钳,包括第一钳臂体、第二钳臂体及其二者之间转动连接处铰接的铆钉,所述第二钳臂体的夹持面的中心位置处开设有螺杆槽,第二钳臂体的夹持面远离铆钉铰接处的端面对应螺杆槽所在位置处开设有第二切刀槽,所述第二切刀槽的内部通过螺丝固定有切刀,所述第二钳臂体的夹持面位于螺杆槽的中心面对称开设有两个第二滚轮槽,所述螺杆槽与相邻的第二滚轮槽之间均开设有轴杆滑槽,所述第二钳臂体的夹持面介于铆钉铰接处和螺杆槽之间开设有第二拨动纽槽,所述螺杆槽的内部活动连接有一端延伸至第二拨动纽槽内部的螺杆,所述螺杆位于第二拨动纽槽内的端部卡接固定有拨动纽,所述螺杆槽的内部滑动连接有与螺杆旋合连接的螺母块,所述螺母块对应轴杆滑槽所在侧的外壁固定有延伸至对应第二滚轮槽内部的轴杆,所述轴杆位于对应的第二滚轮槽的外壁活动连接有滚轮;所述第一钳臂体夹持面对应第二滚轮槽所在位置处开设有第一滚轮槽,所述第一钳臂体的夹持面远离铆钉活动连接处的端面对应第二切刀槽所在位置处开设有第一切刀槽,所述第一钳臂体的夹持面对应第二拨动纽槽所在位置处开设有第一拨动纽槽。进一步在于:所述第一钳臂体的夹持面对应螺杆槽所在位置处开设有V型槽,通过设置V型槽方便用户在对引脚进行切除的时候,能够将引脚限制在V型槽内,方便对引脚进行切除。进一步在于:所述切刀高出第二钳臂体夹持面的高度大于V型槽水平截面的深度,通过将切刀高出第二钳臂体夹持面,这样在第一钳臂体和第二钳臂体夹持过程中,能够对引脚进行完整切除。进一步在于:所述第一滚轮槽与第二滚轮槽拼接状态时的截面为圆拱形,其中,圆拱形的内径大于滚轮的外径1-2mm,这样便于滚轮在第一滚轮槽与第二滚轮槽拼接而成的圆拱形内部滚动。进一步在于:所述拨动纽的侧壁均匀开设有竖直条纹,通过设置竖直条纹增强拨动钮的摩擦力,且所述拨动纽的侧壁高出第二钳臂体夹持面2-3mm,方便用户搓动。进一步在于:所述滚轮的外壁套接有橡胶套,通过设置橡胶套避免滚轮在电路板背面造成磨损。进一步在于:所述第一钳臂体和第二钳臂体夹持部位的端面粘附固定有橡胶垫,通过设置橡胶垫能够避免第一钳臂体和第二钳臂体对电路板背面造成磨损。本技术的有益效果:1、在第二钳臂体的夹持面的螺杆槽内部活动连接有一端延伸至第二拨动纽槽内部的螺杆,在螺杆位于第二拨动纽槽内的端部卡接固定有拨动纽,将螺杆槽的内部滑动连接有与螺杆旋合连接的螺母块,同时在螺母块对应轴杆滑槽所在侧的外壁固定有延伸至对应第二滚轮槽内部的轴杆,并在轴杆位于对应的第二滚轮槽的外壁活动连接有滚轮,在第二钳臂体的夹持面端部通过第二切刀槽固定有切刀,在第一钳臂体夹持面对应第二滚轮槽所在位置处开设有第一滚轮槽,这样操作人员在对电路背面的引脚进行切除时,可通过调节螺杆改变滚轮相对第二钳臂体夹持面端部的高度,从而实现定长切割,该结构保证了引脚预留的长度平整性,美观性高,同时降低反复校对修剪引脚的位置所需的时间,提高引脚修剪的速率。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图1是本技术引脚修剪钳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中引脚修剪钳张开状态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中第一钳臂体夹持部位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中第二钳臂体夹持部位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00、铆钉;200、第一钳臂体;201、第一拨动纽槽;202、V型槽;203、第一滚轮槽;204、第一切刀槽;300、第二钳臂体;301、拨动纽;302、第二拨动纽槽;303、螺杆槽;304、滚轮;305、螺母块;306、轴杆滑槽;307、第二滚轮槽;308、切刀;309、第二切刀槽;310、螺杆。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4所示,一种电路板背面引脚修剪钳,包括第一钳臂体200、第二钳臂体300及其二者之间转动连接处铰接的铆钉100,第二钳臂体300的夹持面的中心位置处开设有螺杆槽303,第二钳臂体300的夹持面远离铆钉100铰接处的端面对应螺杆槽303所在位置处开设有第二切刀槽309,第二切刀槽309的内部通过螺丝固定有切刀308,第二钳臂体300的夹持面位于螺杆槽303的中心面对称开设有两个第二滚轮槽307,螺杆槽303与相邻的第二滚轮槽307之间均开设有轴杆滑槽306,第二钳臂体300的夹持面介于铆钉100铰接处和螺杆槽303之间开设有第二拨动纽槽302,螺杆槽303的内部活动连接有一端延伸至第二拨动纽槽302内部的螺杆310,螺杆310位于第二拨动纽槽302内的端部卡接固定有拨动纽301,螺杆槽303的内部滑动连接有与螺杆310旋合连接的螺母块305,螺母块305对应轴杆滑槽306所在侧的外壁固定有延伸至对应第二滚轮槽307内部的轴杆,轴杆位于对应的第二滚轮槽307的外壁活动连接有滚轮304;第一钳臂体200夹持面对应第二滚轮槽307所在位置处开设有第一滚轮槽203,第一钳臂体200的夹持面远离铆钉100活动连接处的端面对应第二切刀槽309所在位置处开设有第一切刀槽204,第一钳臂体200的夹持面对应第二拨动纽槽302所在位置处开设有第一拨动纽槽201。第一钳臂体200的夹持面对应螺杆槽303所在位置处开设有V型槽202,通过设置V型槽202方便用户在对引脚进行切除的时候,能够将引脚限制在V型槽202内,方便对引脚进行切除,切刀308高出第二钳臂体300夹持面的高度大于V型槽202水平截面的深度,通过将切刀308高出第二钳臂体300夹持面,这样在第一钳臂体200和第二钳臂体300夹持过程中,能够对引脚进行完整切除。第一滚轮槽203与第二滚轮槽307拼接状态时的截面为圆拱形,其中,圆拱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路板背面引脚修剪钳,包括第一钳臂体(200)、第二钳臂体(300)及其二者之间转动连接处铰接的铆钉(10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钳臂体(300)的夹持面的中心位置处开设有螺杆槽(303),第二钳臂体(300)的夹持面远离铆钉(100)铰接处的端面对应螺杆槽(303)所在位置处开设有第二切刀槽(309),所述第二切刀槽(309)的内部通过螺丝固定有切刀(308),所述第二钳臂体(300)的夹持面位于螺杆槽(303)的中心面对称开设有两个第二滚轮槽(307),所述螺杆槽(303)与相邻的第二滚轮槽(307)之间均开设有轴杆滑槽(306),所述第二钳臂体(300)的夹持面介于铆钉(100)铰接处和螺杆槽(303)之间开设有第二拨动纽槽(302),所述螺杆槽(303)的内部活动连接有一端延伸至第二拨动纽槽(302)内部的螺杆(310),所述螺杆(310)位于第二拨动纽槽(302)内的端部卡接固定有拨动纽(301),所述螺杆槽(303)的内部滑动连接有与螺杆(310)旋合连接的螺母块(305),所述螺母块(305)对应轴杆滑槽(306)所在侧的外壁固定有延伸至对应第二滚轮槽(307)内部的轴杆,所述轴杆位于对应的第二滚轮槽(307)的外壁活动连接有滚轮(304);/n所述第一钳臂体(200)夹持面对应第二滚轮槽(307)所在位置处开设有第一滚轮槽(203),所述第一钳臂体(200)的夹持面远离铆钉(100)活动连接处的端面对应第二切刀槽(309)所在位置处开设有第一切刀槽(204),所述第一钳臂体(200)的夹持面对应第二拨动纽槽(302)所在位置处开设有第一拨动纽槽(201)。/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路板背面引脚修剪钳,包括第一钳臂体(200)、第二钳臂体(300)及其二者之间转动连接处铰接的铆钉(10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钳臂体(300)的夹持面的中心位置处开设有螺杆槽(303),第二钳臂体(300)的夹持面远离铆钉(100)铰接处的端面对应螺杆槽(303)所在位置处开设有第二切刀槽(309),所述第二切刀槽(309)的内部通过螺丝固定有切刀(308),所述第二钳臂体(300)的夹持面位于螺杆槽(303)的中心面对称开设有两个第二滚轮槽(307),所述螺杆槽(303)与相邻的第二滚轮槽(307)之间均开设有轴杆滑槽(306),所述第二钳臂体(300)的夹持面介于铆钉(100)铰接处和螺杆槽(303)之间开设有第二拨动纽槽(302),所述螺杆槽(303)的内部活动连接有一端延伸至第二拨动纽槽(302)内部的螺杆(310),所述螺杆(310)位于第二拨动纽槽(302)内的端部卡接固定有拨动纽(301),所述螺杆槽(303)的内部滑动连接有与螺杆(310)旋合连接的螺母块(305),所述螺母块(305)对应轴杆滑槽(306)所在侧的外壁固定有延伸至对应第二滚轮槽(307)内部的轴杆,所述轴杆位于对应的第二滚轮槽(307)的外壁活动连接有滚轮(304);
所述第一钳臂体(200)夹持面对应第二滚轮槽(307)所在位置处开设有第一滚轮槽(203),所述第一钳臂体(200)的夹持面远离铆钉(1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颜景斌李瑞松赵耀
申请(专利权)人:哈尔滨理工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黑龙;2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