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缆拉直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893513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4 18:1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电缆拉直技术领域,具体揭示了一种电缆拉直装置,包括装置主体与挤压块,装置主体的两侧底端均开设有开口,装置主体的顶面中部开设有矩形孔,装置主体的内壁中部固定连接有阻隔板,阻隔板的表面中部开设有圆孔,矩形孔的内壁活动连接有固定柱,固定柱的底端固定连接有连接块,连接块的底端与挤压块的顶部均固定连接有限制筒;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挤压块与螺栓可以很快速方便的固定住电缆,且经过挤压块上的凸齿能防止电缆线滑动或者脱落,从而好方便人们直接拉直电缆,而且该装置的操作过程非常简单,同时该装置体积较小,方便人们携带,具有较大的实用性能,让人们拉直电缆的效率得到了提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缆拉直装置
本技术涉及电缆拉直
,具体为一种电缆拉直装置。
技术介绍
电缆通常是由几根或几组导线(每组至少两根)绞合而成的类似绳索的电缆,每组导线之间相互绝缘,并常围绕着一根中心扭成,整个外面包有高度绝缘的覆盖层,电缆具有内通电,外绝缘的特征,多架设在空中或者装在地下、水底,主要用于电讯或者电力输送;而拉直就是把弯曲的物品用外力方式变为直线的一方法。在行业内,工作人员在运输电缆时,电缆一般是摆成圆形放置,从而好节省空间,在使用的时候就需要用外力把圆形缠绕的电缆拉直,现在的拉直装置一般是利用大型的机器将电缆进行拉直,但是在实际中工作人员为了减少麻烦一般是直接用手把缠绕的电缆拉直,但用手拉直电缆,容易滑落且不方便用力。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电缆拉直装置,具备固定电缆和方便工作人员用力拉直电缆的优点,解决了用手拉直电缆,容易滑落且不方便用力的问题。本技术的电缆拉直装置,包括装置主体与挤压块,装置主体的两侧底端均开设有开口,装置主体的顶面中部开设有矩形孔,装置主体的内壁中部固定连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缆拉直装置,包括装置主体(1)与挤压块(16),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主体(1)的两侧底端均开设有开口(2),所述装置主体(1)的顶面中部开设有矩形孔(4),所述装置主体(1)的内壁中部固定连接有阻隔板(5),所述阻隔板(5)的表面中部开设有圆孔(15),所述矩形孔(4)的内壁活动连接有固定柱(6),所述固定柱(6)的底端固定连接有连接块(12),所述连接块(12)的底端与挤压块(16)的顶部均固定连接有限制筒(13),所述限制筒(13)的内壁固定连接有弹簧(14),所述限制筒(13)的表面与圆孔(15)的内壁滑动连接,所述装置主体(1)的内壁底端放置有电缆线(3)。/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缆拉直装置,包括装置主体(1)与挤压块(16),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主体(1)的两侧底端均开设有开口(2),所述装置主体(1)的顶面中部开设有矩形孔(4),所述装置主体(1)的内壁中部固定连接有阻隔板(5),所述阻隔板(5)的表面中部开设有圆孔(15),所述矩形孔(4)的内壁活动连接有固定柱(6),所述固定柱(6)的底端固定连接有连接块(12),所述连接块(12)的底端与挤压块(16)的顶部均固定连接有限制筒(13),所述限制筒(13)的内壁固定连接有弹簧(14),所述限制筒(13)的表面与圆孔(15)的内壁滑动连接,所述装置主体(1)的内壁底端放置有电缆线(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缆拉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主体(1)的内壁固定连接有限位块(21),所述挤压块(16)的底面设置有凸齿。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哲成王文银张本君闵加祥凌侯清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惠尔仪表线缆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