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编译码方法及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4893341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4 18:1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编译码方法及系统,涉及通信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建立多条独立的通道,且每一通道分别对应一缓存空间;各个通道接收数据帧并缓存至对应的缓存空间;按照预设的调度策略,一次一个缓存空间地完成各个缓存空间中数据帧的传输和编译码;其中,数据帧的传输和编译码包括:读取一个缓存空间中的数据帧,传输至RS编译码器,完成该缓存空间中数据帧的编译码工作,获得编译码数据帧。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对多通道的数据进行编译码工作,满足现阶段多样的工作需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编译码方法及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通信
,具体涉及一种编译码方法及系统。
技术介绍
随着5G承载网的带宽容量越来越大,FlexE、FlexO以及OTUk的业务种类和接入路数越来越多,各种业务的传输,都需要有FEC的支持,才能保证其可靠传输。在相关技术中,承载FEC广泛的应用了RS码,然而,RS编译算法的复杂性较高,实现电路逻辑规模较大,如果每路业务使用一个编译码器,将会使得整体的电路逻辑规模太大,芯片流片的成本太高,所以,单路的RS编译码器已经不能满足应用的需求,需要有一种支持多路业务并行接入的RS编译码器。但是,RS码是一种分组码,一个码字是一个完整不可分割的整体。各路业务的速率又各不相同,所以其复用方法有其必然的特殊性,另外,RS编译码作为承载网节点处理流程的一个中间环节,数据从其入口到出口在某些场合要求时延固定,要求输出数据包络保持均匀,故而,现阶段尚无法提供支持多路业务并行接入的RS编译码方案。因此,急需一种新的编译码方法,用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编译码方法及系统,能够对多通道的数据进行编译码工作,满足现阶段多样的工作需求。为达到以上目的,本专利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是: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公开一种编译码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建立多条独立的通道,且每一通道分别对应一缓存空间;各个所述通道接收数据帧并缓存至对应的缓存空间;按照预设的调度策略,一次一个缓存空间地完成各个缓存空间中数据帧的传输和编译码;其中,数据帧的传输和编译码包括:读取一个所述缓存空间中的数据帧,传输至RS编译码器,完成该缓存空间中数据帧的编译码工作,获得编译码数据帧。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调度策略包括以下步骤:轮询各所述缓存空间的可读地址数量,定位可读地址最大且大于1码字长度的所述通道,授权对应的所述通道获取下一次读操作权限。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在各个所述通道接收数据帧并缓存至对应的缓存空间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数据整形流程,所述数据整理流程包括以下步骤:将所述数据帧的数据长度与预设的标准数据长度进行比较;当所述数据帧的数据长度与所述标准数据长度一致时,所述数据帧正常传输;当所述数据帧的数据长度大于与所述标准数据长度时,仅传输所述数据帧符合所述标准数据长度的部分;当所述数据帧的数据长度小于与所述标准数据长度时,根据预设的补偿规则,将所述数据帧的数据长度调整至所述标准数据长度,传输调整后的所述数据帧。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当所述数据帧的数据长度大于与所述标准数据长度时,仅传输所述数据帧符合所述标准数据长度的部分,并检测帧起始指示信号,当出现所述帧起始指示信号时,将下一个数据帧的数据长度与预设的标准数据长度进行比较。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当所述数据帧的数据长度小于与所述标准数据长度时,根据预设的补偿规则,删除获取的帧起始指示信号,并将所述数据帧的数据长度调整至所述标准数据长度,传输调整后的所述数据帧。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对所述缓存空间内的所述数据帧进行第一延时处理。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将所述编译码数据帧对应传输至对应的输出通道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数据补偿流程,所述数据补偿流程包括以下步骤:获取所述编译码数据帧在所述第一延时处理时的第一延时值,记作T1;获取所述编译码数据帧对应的所述数据帧在开始存入所述缓存空间以及所述编译码数据帧传入对应的所述输出通道的传输延时值,记作T2;计算所述编译码数据帧对应的所述传入通道的固有延时值,记作T3,T3=T2-T1;根据所述编译码数据帧对应的所述固有延时值进行延时补偿。第二方面,本专利技术还公开一种编译码系统,所述系统包括:通道配置单元,其用于建立多条独立的通道,且每一通道分别对应一缓存空间;数据接收单元,其用于控制各个所述通道接收数据帧并缓存至对应的缓存空间;数据编译码单元,其用于按照预设的调度策略,一次一个缓存空间地完成各个缓存空间中数据帧的传输和编译码,其中,数据帧的传输和编译码包括:读取一个所述缓存空间中的数据帧,传输至RS编译码器,完成该缓存空间中数据帧的编译码工作,获得编译码数据帧。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轮询各所述缓存空间的可读地址数量,定位可读地址最大且大于1码字长度的所述通道,授权对应的所述通道获取下一次读操作权限。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系统还包括数据预处理单元,其用于在所述数据接收单元接收数据接收单元数据帧之前,对各所述数据帧进行数据整形;所述数据预处理单元,其具体用于将所述数据帧的数据长度与预设的标准数据长度进行比较;所述数据预处理单元,其具体用于当所述数据帧的数据长度与所述标准数据长度一致时,所述数据帧正常传输;所述数据预处理单元,其具体用于当所述数据帧的数据长度大于与所述标准数据长度时,仅传输所述数据帧符合所述标准数据长度的部分;所述数据预处理单元,其具体用于当所述数据帧的数据长度小于与所述标准数据长度时,根据预设的补偿规则,将所述数据帧的数据长度调整至所述标准数据长度,传输调整后的所述数据帧。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1)本专利技术通过预设相互独立的通道,分别从不同来源获取数据帧,并分批次对多个通道中的数据帧进行编译码,从而实现多通道的编译码工作,满足多样的工作需求。(2)本专利技术使得输出的数据包络与输入的数据包络保持了一致,具有一样的均匀性,避免对下游模块的缓存造成不利冲击。(3)本专利技术预设的调度策略,一次一个缓存空间地完成各个缓存空间中数据帧的传输和编译码,避免出现带宽浪费,有效控制缓存空间的占用率。(5)本专利技术中,数据的输入以及输出的延时情况可控,便于工作人员进行调控,满足多样的工作需求。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中编译码方法的步骤流程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中编译码方法中数据整理流程的步骤流程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中编译码方法中数据补偿流程的步骤流程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中编译码方法中支持4通道OTU4/OTU2接入的RS(255,239)编译码的步骤流程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中编译码方法中4通道RS(255,239)码调度器模块的内部处理流程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二中编译码系统的结构框图;图中:1、通道配置单元;2、数据接收单元;3、数据编译码单元;4、数据预处理单元;5、时延补偿单元。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编译码方法及系统,能够对多通道的数据进行编译码工作,满足现阶段多样的工作需求。为达到上述技术效果,本申请的总体思路如下:一种编译码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建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编译码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n建立多条独立的通道,且每一通道分别对应一缓存空间;/n各个所述通道接收数据帧并缓存至对应的缓存空间;/n按照预设的调度策略,一次一个缓存空间地完成各个缓存空间中数据帧的传输和编译码;其中,数据帧的传输和编译码包括:/n读取一个所述缓存空间中的数据帧,传输至RS编译码器,完成该缓存空间中数据帧的编译码工作,获得编译码数据帧。/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编译码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建立多条独立的通道,且每一通道分别对应一缓存空间;
各个所述通道接收数据帧并缓存至对应的缓存空间;
按照预设的调度策略,一次一个缓存空间地完成各个缓存空间中数据帧的传输和编译码;其中,数据帧的传输和编译码包括:
读取一个所述缓存空间中的数据帧,传输至RS编译码器,完成该缓存空间中数据帧的编译码工作,获得编译码数据帧。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调度策略包括以下步骤:
轮询各所述缓存空间的可读地址数量,定位可读地址最大且大于1码字长度的所述通道,授权对应的所述通道获取下一次读操作权限。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各个所述通道接收数据帧并缓存至对应的缓存空间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数据整形流程,所述数据整理流程包括以下步骤:
将所述数据帧的数据长度与预设的标准数据长度进行比较;
当所述数据帧的数据长度与所述标准数据长度一致时,所述数据帧正常传输;
当所述数据帧的数据长度大于与所述标准数据长度时,仅传输所述数据帧符合所述标准数据长度的部分;
当所述数据帧的数据长度小于与所述标准数据长度时,根据预设的补偿规则,将所述数据帧的数据长度调整至所述标准数据长度,传输调整后的所述数据帧。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当所述数据帧的数据长度大于与所述标准数据长度时,仅传输所述数据帧符合所述标准数据长度的部分,并检测帧起始指示信号,当出现所述帧起始指示信号时,将下一个数据帧的数据长度与预设的标准数据长度进行比较。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当所述数据帧的数据长度小于与所述标准数据长度时,根据预设的补偿规则,删除获取的帧起始指示信号,并将所述数据帧的数据长度调整至所述标准数据长度,传输调整后的所述数据帧。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
对所述缓存空间内的所述数据帧进行第一延时处理。


7.如权利要求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饶清文
申请(专利权)人:烽火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武汉飞思灵微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