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换热设备,具体为板翅式换热器。
技术介绍
现有板翅式换热器其结构见图1、图2,其包括封头2、预冷段、蒸发段,所述预热段和蒸发段分布于同一板束内,所述预冷段、蒸发段分别包括冷源通道结构和热空气通道结构,所述预冷段的热空气通道结构与所述蒸发段的热空气通道结构连接相通,所述预冷段的冷源通道结构与所述蒸发段的冷源通道结构之间通过隔板5隔开,所述蒸发段的热空气通道结构的输出端6通过管道7与所述预冷段的冷源通道结构的输入端8连接相通。经过压缩机冷却后出来的湿空气温度一般在45-50℃,通过入口1进入换热器,经过预冷段时,与预冷段的翅片4进行热交换,经过热交换后的湿空气(温度大约下降到26-27℃)直接进入蒸发段,蒸发段内氟里昂及时对空气进行冷却,从出口6出来的空气其温度一般在2℃左右,其通过管道7进入预冷段的冷源通道,对热空气通道内的翅片9以及入口1进来的湿空气进行预冷,最后通过出口3排出。本换热器的缺点就是1,空气侧的传热系数与氟利昂侧传热系数相差较大,不能充分利用换热面积;2,其蒸发段与预冷段之间增添了外置管道7,整个换热器的重量较大、体积也较大、而有效体积较 ...
【技术保护点】
板翅式换热器,其包括外壳以及分布在外壳内的预冷段和蒸发段,所述预冷段和蒸发段分别包括冷源通道结构和热空气通道结构,所述预冷段的热空气通道结构与所述蒸发段的热空气通道结构连接相通,所述预冷段的冷源通道结构与所述蒸发段的冷源通道结构之间通过隔板隔开,在所述预冷段的上面,所述外壳设置空气进口,在所述蒸发段的下面,所述外壳设置排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冷段和蒸发段作为整体分布在所述外壳内部空间的侧上部,所述外壳内部空间的底部和一个侧部为中空,所述蒸发段的空气从底部的翅片出来后顺着中空部位并从预冷段的一侧进入预冷段,对应所述预冷段的另一侧,所述外壳连接有干空气出口。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殷敏伟,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市马山换热器厂,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