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同轴介质谐振腔的振荡器及设计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通信
,具体涉及一种基于同轴介质谐振腔的振荡器及设计方法。
技术介绍
频率源是通信、雷达、仪器、空间电子设备以及电视等电子设备的心脏,其性能的好坏直接影响到系统的性能指标,而本振源是频率源的关键部件,其指标直接决定着整个频率源的性能。随着雷达和无线通信行业的不断发展,系统对本振源的性能也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寻求低相噪和高稳定度的本振源成了主要的发展趋势。在现代通讯设备中,通常要求本振源不仅频率稳定度高、相位噪声低、体积小,而且要具有电调压控频率的特性,以满足锁相等要求。现有技术中,振荡器的低相噪是通过使用高Q值的稳频器件来实现的。介质谐振器是一种被广泛应用于L波段至毫米波波段微波器件的高Q值元件。在实际应用中,介质谐振器一般分为圆柱介质谐振器和同轴介质谐振器两种。圆柱介质谐振器需要用粘合剂粘在介质基片上,这就给介质振荡器的稳定工作带来了隐患。由于外部工作环境的变化,可能造成介质谐振器脱落而使得振荡器停振,导致系统出现故障。而同轴介质谐振器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同轴介质谐振腔的振荡器,其特征在于,其包括调谐网络、晶体管网络和终端网络;所述调谐网络内设有同轴介质谐振腔,所述同轴谐振腔为稳频元件;所述晶体管网络分别与所述调谐网络和所述终端网络连接;所述调谐网络用于调节电路的振荡频率和相噪指标;所述晶体管网络用于调整负阻所在频率范围及负阻的幅值大小;所述终端网络为π型网络或T型网络,其用于实现输出匹配及谐波抑制。/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同轴介质谐振腔的振荡器,其特征在于,其包括调谐网络、晶体管网络和终端网络;所述调谐网络内设有同轴介质谐振腔,所述同轴谐振腔为稳频元件;所述晶体管网络分别与所述调谐网络和所述终端网络连接;所述调谐网络用于调节电路的振荡频率和相噪指标;所述晶体管网络用于调整负阻所在频率范围及负阻的幅值大小;所述终端网络为π型网络或T型网络,其用于实现输出匹配及谐波抑制。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同轴介质谐振腔的振荡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谐网络包括第一二极管、第二二极管、第三二极管、第四二极管、第二电感、第三电感、第五电感、第六电感、谐振腔、第七电容、第八电容和第一电源;所述第一二极管的负极、所述第二二极管的负极和所述第二电感的一端相互连接;所述第五电感的一端分别与所述第二二极管的正极和所述第三二极管的正极连接;所述第三电感的一端分别与所述第三二极管的负极和所述第四二极管的负极连接;所述第六电感的一端分别与所述第四二极管的正极和所述第七电容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七电容的另一端、所述谐振腔的一端和所述第八电容的一端相互连接;所述第二电感的另一端和所述第三电感的另一端均与第一电源连接;所述第一二极管的负极、所述第五电感的另一端、所述第六电感的另一端和所述谐振腔的另一端均接地。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同轴介质谐振腔的振荡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谐振腔为四分之一谐振波长型谐振腔或二分之一谐振波长型谐振腔。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同轴介质谐振腔的振荡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二极管、所述第二二极管、所述第三二极管、所述第四二极管均为变容二极管。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同轴介质谐振腔的振荡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晶体管网络包括第一电阻、第二电阻、第三电阻、第三电容、第六电容、第九电容、第十电容、第十一电容、第十二电容、晶体管、第七电感和第二电源;所述晶体管的基极、所述第十一电容的一端、所述第一电阻的一端、所述第二电阻的一端、所述第九电容的一端相互连接;所述第九电容的另一端与所述调谐网络连接;所述第一电阻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电源连接;所述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吕磊,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博瑞集信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陕西;6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