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易开盖冲压卷边注胶生产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893216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4 18:19
一种易开盖冲压卷边注胶生产线,包括机架、前段输送带、后段输送带、多模冲压装置、圆边机、盖体翻转机构和叠盖注胶装置,盖体翻转机构设有能够将成型盖体翻转180°的翻转通道;前段输送带、后段输送带、多模冲压装置、圆边机、盖体翻转机构与叠盖注胶装置均安装在机架上,多模冲压装置与前段输送带的前端相对应,前段输送带的后端与圆边机的进盖口相对应,圆边机的出盖口与翻转通道入口相对应,翻转通道出口与后段输送带的前端相对应,后段输送带的后端与叠盖注胶装置相对应。这种易开盖冲压卷边注胶生产线不需要多工序进行周转配合,能够对盖体自动进行连线加工,避免盖体呆滞阻塞,提高生产效率,减少人工的投入,有利于高效的生产作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易开盖冲压卷边注胶生产线
本技术涉及一种易开盖生产设备,特别涉及一种易开盖冲压卷边注胶生产线。
技术介绍
易开盖是一种预刻有一定深度的刻痕线并铆有拉环,开启时能沿着刻痕线安全撕开的盖子,被广泛应用于各种罐头、饮料等制品中,其材质一般采用铝质材料或马口铁材料。目前的易开盖都必须先经过板材冲压成型为盖体,然后由人工搬运至圆边机处对盖体的外边缘进行圆边,如图7所示,盖体01经过圆边加工后,在盖体01的边缘处存在一个开口021朝下的接合缘槽02(用于与罐身接合),为了保证盖体01与罐身接合后具有良好的密封性,一般在盖体01的接合缘槽02上喷涂、涂抹或注涂有一圈密封胶;接着由人工搬运至注胶枪处,再由人工将接合缘槽02开口021朝下的盖体01翻转为接合缘槽02开口021朝上,再利用注胶枪的出胶嘴在盖体01的接合缘槽02上注涂一圈密封胶;最后再对盖体01进行后续工序(如成型铆钉、刻线、上拉环、刻线补涂等)加工才能制成易开盖。这整个易开盖的生产线都是分工序进行生产的,再由人工搬运至下一工序进行加工完成的,这种易开盖的加工生产线的生产效率低,增加人工的投入,容易造成盖体呆滞运转不过来,不利于高效的生产作业。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易开盖冲压卷边注胶生产线,这种易开盖冲压卷边注胶生产线能够对盖体自动进行连线加工,避免盖体呆滞阻塞,提高生产效率,减少人工的投入。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易开盖冲压卷边注胶生产线,其特征是:包括机架、前段输送带、后段输送带、多模冲压装置、圆边机、盖体翻转机构和叠盖注胶装置,盖体翻转机构设有能够将成型盖体翻转180°的翻转通道;前段输送带、后段输送带、多模冲压装置、圆边机、盖体翻转机构与叠盖注胶装置均安装在机架上,多模冲压装置与前段输送带的前端相对应,前段输送带的后端与圆边机的进盖口相对应,圆边机的出盖口与翻转通道入口相对应,翻转通道出口与后段输送带的前端相对应,后段输送带的后端与叠盖注胶装置相对应。上述前和后是指:沿盖体的输送方向,盖体先到达为前,盖体慢到达为后。工作时,先将板材输送到多模冲压装置上,由多模冲压装置对板材进行冲压成盖体粗胚,此时盖体粗胚的接合缘槽开口朝下;然后将盖体粗胚输送到前段输送带上,由前段输送带将盖体粗胚输送到圆边机的进盖口处,盖体粗胚进入圆边机中进行圆边,制得成型盖体;接着,完成圆边的成型盖体由圆边机的出盖口进入到盖体翻转机构的翻转通道中,成型盖体在翻转通道输送的时候,翻转通道能够将成型盖体翻转180°,让接合缘槽开口朝下的盖体能够在翻转通道中自前至后逐渐变为接合缘槽开口朝上;紧接着,接合缘槽开口朝上的的成型盖体由翻转通道出口输出并通过后段输送带输送到叠盖注胶装置处,由叠盖注胶装置的注胶枪出胶嘴在成型盖体的接合缘槽上注涂一圈密封胶。上述前段输送带与后段输送带一般采用授权公告号为CN206824546U的技术专利中提供的一种铝盖铁盖共用的龙门冲输送带。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方案,所述盖体翻转机构包括麻花状支架、多根短支杆和多根麻花状长支杆,每两根短支杆相对安装在麻花状支架上,并且处于麻花状支架上同一侧的短支杆间隔排列;各根麻花状长支杆依次安装在麻花状支架上同一侧的短支杆上,并且各根麻花状长支杆围成所述翻转通道。上述翻转通道能够将成型盖体翻转180°,让接合缘槽开口朝下的成型盖体能够在翻转通道中自前至后逐渐变为接合缘槽开口朝上。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所述麻花状支架包括第一导向板和第二导向板,第一导向板的第一导向面以第一螺旋方向从竖直面逐渐转为水平面再逐渐转为竖直面,第二导向板的第二导向面以第二螺旋方向从竖直面逐渐转为水平面再逐渐转为竖直面,第一导向板、第二导向板相向设置并交叉成麻花状;所述多根麻花状长支杆包括至少两根第一长支杆和至少两根第二长支杆,第一长支杆与第一导向面的螺旋方向相同,第二长支杆与第二导向面的螺旋方向相同。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方案,所述多模冲压装置包括上模座、下模座、升降杆、升降驱动装置、至少一个斜接盖槽和至少一个斜吹气装置;下模座安装在所述机架上,且下模座处于所述前段输送带的一侧;升降驱动装置安装在下模座的下方,下模座上设有导向套,升降杆处于导向套中,升降杆上端固定安装在上模座的底面上,升降杆下端与升降驱动装置的动力输出端传动连接;上模座的底面上设有至少一个上刀模,下模座的顶面上设有至少一个下刀模,上刀模与下刀模的数量相同且一一对应;斜接盖槽水平安装在机架上并与前段输送带成一夹角,斜接盖槽的进盖口与下刀模的出盖方向相对应,斜接盖槽的出盖口与所述前段输送带相对应;斜吹气装置可移动安装在机架上,斜吹气装置设有吹气嘴,吹气嘴设置在下刀模的一侧。通常,上述吹气嘴一般与数控冲床的气源连接,为吹气嘴提供气源。上述斜接盖槽一般为横截面为矩形的接盖通道,起到中转站的作用,能够将一个个盖体粗胚有序地送入到前段输送带上。工作时,先将板材输送到上模座与下模座之间,然后由升降驱动装置驱动升降杆及其上的上模座进行升降运动,使上模座的上刀模与下模座的下刀模对板材进行冲压成盖体粗胚,此时盖体粗胚处于下刀模中;接着开启数控冲床的气源为斜吹气装置的吹气嘴提供气源,斜吹气装置的吹气嘴从下刀模的一侧对盖体粗胚进行斜吹气,将盖体粗胚吹进斜接盖槽的进盖口中,在吹气的作用下再将盖体粗胚从斜接盖槽的出盖口吹到前段输送带上,让前段输送带将未圆边的盖体粗胚输送到下一个圆边工位上。这种多模冲压装置利用斜吹气装置将盖体粗胚吹进斜接盖槽中,斜吹气装置的吹气方式与常规的正向吹气方式不同,当两者吹出气体的作用力相同时,斜吹气方式吹出的气体直接作用于盖体粗胚的侧向,正向吹气方式吹出的气体直接作用于盖体粗胚的正向,经过受力分析,斜吹气方式将盖体粗胚吹到前段输送带上的撞击力比正向吹气方式将盖体粗胚直吹到前段输送带上的撞击力减小一半,能够减缓盖体粗胚进入到前段输送带上的一个受力,减少盖体粗胚被前段输送带的侧壁撞伤。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所述夹角的角度为45°-60°。一种具体方案中,所述多模冲压装置包括三个斜接盖槽和三个斜吹气装置,所述上模座的底面上设有三个上刀模,所述下模座的顶面上设有三个下刀模,上刀模、下刀模、斜接盖槽、斜吹气装置的数量相同且一一对应。上述多模冲压装置在上模座与下模座之间设置三套相互对应的上刀模与下刀模,既能够在板材上冲压出更多的盖体粗胚,提高板材的利用率,又能改变了传统数控冲床采用单套模具的方式,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高。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方案,所述前段输送带的后端与所述圆边机的进盖口之间设有圆边机导入装置;圆边机导入装置包括底板、左限位板、左限位调节机构、右限位板、右限位调节机构、前限位架、前限位调节机构、中限位架、中限位调节机构、后限位架、后限位调节机构和至少一个上盖板,底板的左侧和右侧分别设有左侧板和右侧板,左限位板通过左限位调节机构安装在左侧板的右侧并且左限位板与底板垂直,右限位板通过右限位调节机构安装在右侧板的左侧并且右限位板与底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易开盖冲压卷边注胶生产线,其特征是:包括机架、前段输送带、后段输送带、多模冲压装置、圆边机、盖体翻转机构和叠盖注胶装置,盖体翻转机构设有能够将成型盖体翻转180°的翻转通道;前段输送带、后段输送带、多模冲压装置、圆边机、盖体翻转机构与叠盖注胶装置均安装在机架上,多模冲压装置与前段输送带的前端相对应,前段输送带的后端与圆边机的进盖口相对应,圆边机的出盖口与翻转通道入口相对应,翻转通道出口与后段输送带的前端相对应,后段输送带的后端与叠盖注胶装置相对应。/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易开盖冲压卷边注胶生产线,其特征是:包括机架、前段输送带、后段输送带、多模冲压装置、圆边机、盖体翻转机构和叠盖注胶装置,盖体翻转机构设有能够将成型盖体翻转180°的翻转通道;前段输送带、后段输送带、多模冲压装置、圆边机、盖体翻转机构与叠盖注胶装置均安装在机架上,多模冲压装置与前段输送带的前端相对应,前段输送带的后端与圆边机的进盖口相对应,圆边机的出盖口与翻转通道入口相对应,翻转通道出口与后段输送带的前端相对应,后段输送带的后端与叠盖注胶装置相对应。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易开盖冲压卷边注胶生产线,其特征是:所述盖体翻转机构包括麻花状支架、多根短支杆和多根麻花状长支杆,每两根短支杆相对安装在麻花状支架上,并且处于麻花状支架上同一侧的短支杆间隔排列;各根麻花状长支杆依次安装在麻花状支架上同一侧的短支杆上,并且各根麻花状长支杆围成所述翻转通道。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易开盖冲压卷边注胶生产线,其特征是:所述麻花状支架包括第一导向板和第二导向板,第一导向板的第一导向面以第一螺旋方向从竖直面逐渐转为水平面再逐渐转为竖直面,第二导向板的第二导向面以第二螺旋方向从竖直面逐渐转为水平面再逐渐转为竖直面,第一导向板、第二导向板相向设置并交叉成麻花状;所述多根麻花状长支杆包括至少两根第一长支杆和至少两根第二长支杆,第一长支杆与第一导向面的螺旋方向相同,第二长支杆与第二导向面的螺旋方向相同。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易开盖冲压卷边注胶生产线,其特征是:所述多模冲压装置包括上模座、下模座、升降杆、升降驱动装置、至少一个斜接盖槽和至少一个斜吹气装置;下模座安装在所述机架上,且下模座处于所述前段输送带的一侧;升降驱动装置安装在下模座的下方,下模座上设有导向套,升降杆处于导向套中,升降杆上端固定安装在上模座的底面上,升降杆下端与升降驱动装置的动力输出端传动连接;上模座的底面上设有至少一个上刀模,下模座的顶面上设有至少一个下刀模,上刀模与下刀模的数量相同且一一对应;斜接盖槽水平安装在机架上并与前段输送带成一夹角,斜接盖槽的进盖口与下刀模的出盖方向相对应,斜接盖槽的出盖口与所述前段输送带相对应;斜吹气装置可移动安装在机架上,斜吹气装置设有吹气嘴,吹气嘴设置在下刀模的一侧;所述夹角的角度为45°-60°。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易开盖冲压卷边注胶生产线,其特征是:所述前段输送带的后端与所述圆边机的进盖口之间设有圆边机导入装置;圆边机导入装置包括底板、左限位板、左限位调节机构、右限位板、右限位调节机构、前限位架、前限位调节机构、中限位架、中限位调节机构、后限位架、后限位调节机构和至少一个上盖板,底板的左侧和右侧分别设有左侧板和右侧板,左限位板通过左限位调节机构安装在左侧板的右侧并且左限位板与底板垂直,右限位板通过右限位调节机构安装在右侧板的左侧并且右限位板与底板垂直;前限位架的两端、中限位架的两端、后限位架的两端均分别安装在左侧板与右侧板上,并且,前限位架的两端、中限位架的两端、后限位架自前至后依次排列,上盖板前部通过前限位调节机构安装在前限位架上,上盖板中部通过中限位调节机构安装在中限位架上,上盖板后部通过后限位调节机构安装在后限位架上,并且,上盖板处于底板的上方;底板、左限位板、上盖板、右限位板依次围成盖体输入通道,盖体输入通道入口与前段输送带的后端相对应,盖体输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翁伟博邱锡辉
申请(专利权)人:汕头市英联金属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