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波纹外鳍片空气预热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89306 阅读:20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空气预热器,包括上、下箱体、传热管、转风室。传热管内有内波纹,外有鳍片。它可用于锅炉尾部受热面或其它气-气换热。有利于改善锅炉燃烧状况,提高锅炉热效率,节约能源,是火力发电厂、工厂供热系统的理想配套装置。(*该技术在2006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技术涉及一种空气换热设备,主要用于锅炉尾部受热面或其他场合气一气换热。目前,传统的钢管式空气预热器,体积庞大,传热效果差,积灰严重,并且抗腐蚀能力差。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紧凑,改善锅炉燃烧状况,传热效果良好,且抗腐蚀能力强的内波纹外鳍片空气预热器。本技术是以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上箱体设有进烟口,若干个鳍片管由隔板间隔定位装固在箱内。传热的鳍片管体内设有内波纹,管体外铸有外鳍片。上箱体一侧设有出风口。下箱体一侧开有进风口、下端开有出烟口。上、下箱体另一侧与转风室相连通。本技术具有结构先进、紧凑、合理、传热效果好、改善锅炉燃烧状况、提高热效率、节约能源的突出优点。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主视剖示图;图2是本技术鳍片管的主视剖示图。图1~2是本技术具体实施例。上箱体1上端开有进烟口2,一侧开有出风口5,下箱体7一侧开有进风口6,下端开有出烟口8。上箱体1,下箱体7另一侧与转风室9相连通。40个传热鳍片管4由隔板3间隔定位装固在箱体内。传热的鳍片管4体内设有内波纹10,管体外铸有外鳍片11。使用时,烟气从进烟口2进入,流经上箱体1、下箱体7中的传热鳍片管4,从出烟口8流出。冷空气从进风口6进入,流经下箱体7、转风室9、上箱体1,从出风口5流出。当冷空气在传热鳍片管外横向流动冲刷其管,大量鳍片可以扩大受热面积,使空气侧传热能力大大增强。当烟气在鳍片管内流动,内波纹可最大限度的破坏热阻较大的边界层。传热能力明显提高。同时合理选择烟气流速,在内波纹扰动下,几乎不存在积灰现象。传热能力加强,引起壁温增高,减少低温腐蚀,使锅炉烟气侧的热量合理利用。同时被加热的空气进入锅炉帮助燃烧,有利于改善锅炉燃烧状况,扩大其煤种适应性,提高效率,节约能源。权利要求1.一种内波纹外鳍片空气预热器,其特征在于上箱体1上端开有进烟口2,一侧开有出风口5,下箱体7一侧开有进风口6,下端开有出烟口8。上箱体1,下箱体7另一侧与转风室9相连通。若干个传热鳍片管4由隔板3间隔定位装固在箱体内。传热的鳍片管4体内设有内波纹10,管体外铸有外鳍片11。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空气预热器,包括上、下箱体、传热管、转风室。传热管内有内波纹,外有鳍片。它可用于锅炉尾部受热面或其它气-气换热。有利于改善锅炉燃烧状况,提高锅炉换热效率,节约能源,是火力发电厂、工厂供热系统的理想配套装置。文档编号F28D1/04GK2286855SQ9623876公开日1998年7月29日 申请日期1996年10月16日 优先权日1996年10月16日专利技术者朱开诚, 王世璋, 姜世庆, 高振玉, 李绍文, 赵岩, 姜永伟, 于晶 申请人:沈阳工业锅炉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内波纹外鳍片空气预热器,其特征在于上箱体1上端开有进烟口2,一侧开有出风口5,下箱体7一侧开有进风口6,下端开有出烟口8。上箱体1,下箱体7另一侧与转风室9相连通。若干个传热鳍片管4由隔板3间隔定位装固在箱体内。传热的鳍片管4体内设有内波纹10,管体外铸有外鳍片11。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开诚王世璋姜世庆高振玉李绍文赵岩姜永伟于晶
申请(专利权)人:沈阳工业锅炉厂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9[中国|沈阳]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