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光伏并网型充电桩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892891 阅读:4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4 18:1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光伏并网型充电桩装置,包括光伏并网控制系统、光能接收亭和充电桩;光伏并网控制系统包括依次连接的太阳能板、光伏逆变器、变压器、系统控制器和储能蓄电池;光能接收亭包括伺服电机、升降支架和顶板,伺服电机连接升降支架用于控制升降支架的伸缩,太阳能板分布设置在顶板的上表面,顶板上还设有光敏传感器,伺服电机分别连接系统控制器和储能蓄电池,光敏传感器连接系统控制器;充电桩设置在光能接收亭内,并且分别连接系统控制器和储能蓄电池。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专利技术对新能源车在充电等待时起到保护作用;同时,光能接收亭能够根据光照自动调节高度,尤其适用于城市空间,提高光伏转换的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光伏并网型充电桩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充电桩
,尤其是涉及一种光伏并网型充电桩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环境污染问题的日益突出,新能源汽车以污染气体排放量少、高能效、低噪声、低运行成本的显著优点,正逐步取代普通的燃油汽车。近年来,随着电动汽车行业发展迅猛,相应的配套充电设施需求也在不断增大。充电系统作为电动汽车运行提供能量补给,是电动汽车的重要基础支撑系统,也是电动汽车商业化、产业化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在充电系统中,充电桩作为发展电动汽车所必须的重要配套基础设施,具有非常重要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如公开号为CN206370703U的中国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应用于智慧城市的光伏发电多功能充电桩,为现有城市中常用的光伏充电桩结构。但是,目前城市光伏充电桩使用存在以下问题:1、光伏充电桩为了获取足够的阳光,往往是单独裸露在室外,而新能源车的充电不同于燃油车辆,其往往需要较长的充电等待时间。在阳光充足处虽然提高了光能的利用,但是对于充电等待的车辆影响也较大,急剧升高车内温度影响了用户的体验,甚至会造成车内电池温度过高发生危害。2、光伏充电桩需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光伏并网型充电桩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光伏并网控制系统、光能接收亭(1)和充电桩(2);/n所述的光伏并网控制系统包括依次连接的太阳能板(3)、光伏逆变器(4)、变压器(5)、系统控制器(6)和储能蓄电池(7);/n所述的光能接收亭(1)包括伺服电机(11)、升降支架(12)和顶板(13),所述的升降支架(12)竖直设置,底端固定在地面上,顶端连接顶板(13),所述的伺服电机(11)连接升降支架(12)用于控制升降支架(12)的伸缩,所述的太阳能板(3)分布设置在顶板(13)的上表面,所述的顶板(13)上还设有光敏传感器(9),所述的伺服电机(11)分别连接系统控制器(6)和储能蓄电池...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光伏并网型充电桩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光伏并网控制系统、光能接收亭(1)和充电桩(2);
所述的光伏并网控制系统包括依次连接的太阳能板(3)、光伏逆变器(4)、变压器(5)、系统控制器(6)和储能蓄电池(7);
所述的光能接收亭(1)包括伺服电机(11)、升降支架(12)和顶板(13),所述的升降支架(12)竖直设置,底端固定在地面上,顶端连接顶板(13),所述的伺服电机(11)连接升降支架(12)用于控制升降支架(12)的伸缩,所述的太阳能板(3)分布设置在顶板(13)的上表面,所述的顶板(13)上还设有光敏传感器(9),所述的伺服电机(11)分别连接系统控制器(6)和储能蓄电池(7),所述的光敏传感器(9)连接系统控制器(6);
所述的充电桩(2)设置在光能接收亭(1)内,并且分别连接系统控制器(6)和储能蓄电池(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光伏并网型充电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光能接收亭(1)中,包括至少三根升降支架(1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光伏并网型充电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升降支架(12)包括第一连接杆(12a)和第二连接杆(12b),所述的第二连接杆(12b)的底端连接伺服电机(11),顶端嵌入第一连接杆(12a)底端的螺纹腔内,第一连接杆(12a)的顶端连接顶板(13),所述的伺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哲潘爱强刘婧杜凤青董真李莉华
申请(专利权)人: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华东电力试验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