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线充电方法及电子设备技术

技术编号:24892874 阅读:4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4 18:18
一种无线充电方法及电子设备,涉及无线充电领域,能够自动地将电子设备的无线充电模式由反向无线充电模式切换为接收模式,从而自适应地实现对电子设备的无线充电,能够提高无线充电的可靠性,且能够提升用户使用无线充电的体验。该方法包括:当电子设备处于反向无线充电模式时,所述电子设备发射第一探测信号(S301);所述电子设备在至少两个相邻的发射所述第一探测信号的间隙时刻,接收无线充电设备发射的第二探测信号(S302);若所述电子设备接收的第二探测信号满足预设条件,则所述电子设备自动由所述反向无线充电模式转换为正向无线充电模式(S303)。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无线充电方法及电子设备
本申请涉及无线充电
,尤其涉及一种无线充电方法及电子设备。
技术介绍
随着无线充电技术的发展,用户可以采用无线充电的方式对诸如手机等电子设备进行充电。这样,在充电过程中,就不需要考虑数据线与电子设备之间的适配关系等,方便了用户的使用。示例性地,无线充电技术可以包括正向充电模式和反向充电模式。例如,当电子设备A向电子设备B无线充电,即电子设备A向电子设备B输出无线充电电流,电子设备B接收电子设备A输出的无线充电电流时,电子设备A处于反向充电模式,电子设备B处于正向充电模式。然而,当电子设备A放置无线充电底座上,电子设备A接收无线充电底座输出的无线充电电流时,电子设备A处于正向充电模式。在电子设备A处于正向充电模式,接收无线充电底座输出的充电电流充电之后,可能需要手动设置,将电子设备A由正向充电模式转换为反向充电模式,才能实现电子设备A向电子设备B输出无线充电电流。相似地,在电子设备A处于反向充电模式,输出充电电流为电子设备B充电之后,还需要手动设置,将电子设备A由反向充电模式切换为正向充电模式,才能实现通过无线充电底座为电子设备A无线充电。当电子设备A处于反向充电模式,若没有通过手动设置将电子设备A由反向充电模式切换为正向充电模式,则当电子设备A放置在无线充电底座上时,电子设备A可能仍然处于反向充电模式,导致电子设备A无法接收无线充电底座输出的充电电流而无法充电,且可能被误认为电子设备A发生故障,影响用户的无线充电体验。
技术实现思路
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提供一种无线充电方法及电子设备,能够自动地切换电子设备的无线充电模式,能够提高无线充电的可靠性,且能够提升用户使用无线充电的体验。为达到上述目的,本申请提供如下技术方案:第一方面,提供一种无线充电方法,包括:当电子设备处于反向无线充电模式时,电子设备发射第一探测信号,且在至少两个相邻的发射第一探测信号的间隙时刻,接收无线充电设备发射的第二探测信号。然后,若电子设备接收的第二探测信号满足预设条件,则电子设备自动由反向无线充电模式转换为正向无线充电模式。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无线充电方法,即使电子设备处于反向无线充电模式的情况下,电子设备也可以在其发射第一探测信号的间隙时刻,接收无线充电设备发射的第二探测信号,且当电子设备接收的第二探测信号满足预设条件时,电子设备能够自动由反向无线充电模式转换为正向无线充电模式,从而在电子设备处于反向无线充电模式的情况下,自动实现了对该电子设备的无线充电,不需要手动操作,能够提高无线充电的可靠性和用户体验。实际应用中,出于成本考虑,电子设备通常只配置有一套充电装置,如包含有一个充电线圈的充电电路。也就是说,在同一时刻,该充电装置只能工作在正向无线充电模式(又称为无线充电输入模式或接收模式,也就是为电子设备本身充电)或反向无线充电模式(又称为无线充电输出模式或发射模式,也就是该电子设备作为供电方为其他电子设备充电)。示例性地,第一探测信号的发射频率为第一发射频率;第二探测信号的发射频率为第二发射频率。在一种可能的设计方法中,第一发射频率与第二发射频率不同,且第一发射频率不是第二发射频率的整数倍。这样的话,必然存在无线充电设备发射第二探测信号时,电子设备的充电装置空闲(不发射第一探测信号)的情况。因此,电子设备可以在其发射第一探测信号的间隙时刻,接收无线充电设备发射第二探测信号。在一种可能的设计方法中,预设条件可以包括如下至少一项:电子设备接收的第二探测信号的电压大于第一电压阈值;电子设备接收的第二探测信号的电流大于第一电流阈值;电子设备接收的第二探测信号的功率大于第一功率阈值。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第一电压阈值、第一电流阈值和第一功率阈值可以根据无线充电的实际需求,如电池容量、充电功率等预设,本申请不再赘述。为了提高预设条件的判断结果的准确性,避免误判,也可以进一步限定预设时间内满足上述预设条件的最小次数。因此,在另一种可能的设计方法中,上述预设条件也可以包括如下至少一项:电子设备在预设时间内接收的第二探测信号的电压大于第一电压阈值的次数大于第一次数阈值;电子设备在预设时间内接收的第二探测信号的电流大于第一电流阈值的次数大于第二次数阈值;电子设备在预设时间内接收的第二探测信号的功率大于第一功率阈值的次数大于第三次数阈值。需要说明的是,上述预设时间、第一、第二、第三次数阈值可以根据无线充电的实际需求,如电池容量、充电功率等预设,本申请不再赘述。在一种可能的设计方法中,若电子设备接收的第二探测信号满足预设条件,则上述无线充电方法还可以包括:电子设备向无线充电设备发射响应信号;相应地,无线充电设备接收电子设备发射的响应信号。其中,响应信号携带有指示信息。该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电子设备接收的第二探测信号满足预设条件。可选地,在无线充电设备接收电子设备发射的响应信号之后,无线充电设备就可以开始对电子设备充电了。例如,上述无线充电方法还可以包括:无线充电设备向电子设备发射充电信号;电子设备接收无线充电设备发射的充电信号。可选地,充电信号的发射功率大于第二探测信号的发射功率;和/或,充电信号的发射频率大于第二发射频率。第二方面,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发射模块、接收模块和处理模块。其中,发射模块,用于当电子设备处于反向无线充电模式时,发射第一探测信号。接收模块,用于在至少两个相邻的发射第一探测信号的间隙时刻,接收无线充电设备发射的第二探测信号。处理模块,用于若接收模块接收的第二探测信号满足预设条件,则自动将电子设备由反向无线充电模式转换为正向无线充电模式。示例性地,第一探测信号的发射频率为第一发射频率;第二探测信号的发射频率为第二发射频率。在一种可能的设计方法中,第一发射频率与第二发射频率不同,且第一发射频率不是第二发射频率的整数倍。在一种可能的设计方法中,上述预设条件包括如下至少一项:电子设备接收的第二探测信号的电压大于第一电压阈值;电子设备接收的第二探测信号的电流大于第一电流阈值;电子设备接收的第二探测信号的功率大于第一功率阈值。在另一种可能的设计方法中,上述预设条件包括如下至少一项:电子设备在预设时间内接收的第二探测信号的电压大于第一电压阈值的次数大于第一次数阈值;电子设备在预设时间内接收的第二探测信号的电流大于第一电流阈值的次数大于第二次数阈值;电子设备在预设时间内接收的第二探测信号的功率大于第一功率阈值的次数大于第三次数阈值。在一种可能的设计方法中,发射模块,还用于向无线充电设备发射响应信号。其中,响应信号携带有指示信息;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电子设备接收的第二探测信号满足预设条件。可选地,接收模块,还用于在发射模块向无线充电设备发射响应信号之后,接收无线充电设备发射的充电信号。可选地,充电信号的发射功率大于第二探测信号的发射功率;和/或,充电信号的发射频率大于第二发射频率。第三方面,提供一种芯片,包括处理器和通信接口,该处理器用于读取并运行存储器中存储的计算机程序,以实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无线充电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n当第一电子设备处于无线充电发射模式时,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发射第一探测信号;/n所述第一电子设备接收无线充电座发射的第二探测信号;/n响应于所述第一电子设备接收的所述第二探测信号,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由所述无线充电发射模式切换为无线充电接收模式,其中,所述第二探测信号是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在不发射所述第一探测信号接收的;/n所述第一电子设备接收所述无线充电座发射的充电信号。/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无线充电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当第一电子设备处于无线充电发射模式时,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发射第一探测信号;
所述第一电子设备接收无线充电座发射的第二探测信号;
响应于所述第一电子设备接收的所述第二探测信号,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由所述无线充电发射模式切换为无线充电接收模式,其中,所述第二探测信号是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在不发射所述第一探测信号接收的;
所述第一电子设备接收所述无线充电座发射的充电信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充电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响应于所述第一电子设备接收的所述第二探测信号,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由所述无线充电发射模式切换为无线充电接收模式,包括:
响应于所述第一电子设备接收的所述第二探测信号,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由所述无线充电发射模式自动切换为所述无线充电接收模式。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无线充电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当第一电子设备处于无线充电发射模式时,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发射第一探测信号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响应于用户输入,所述第一电子设备进入所述无线充电发射模式。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无线充电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响应于所述第一电子设备接收的所述第二探测信号,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由所述无线充电发射模式切换为无线充电接收模式,包括:
响应于所述第一电子设备接收的所述第二探测信号满足预设条件,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由所述无线充电发射模式切换为无线充电接收模式,其中,所述预设条件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所述第二探测信号的电压大于第一电压阈值;
所述第二探测信号的电流大于第一电流阈值;或
所述第二探测信号的功率大于第一功率阈值。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无线充电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响应于所述第一电子设备接收的所述第二探测信号,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由所述无线充电发射模式切换为无线充电接收模式,包括:
响应于所述第一电子设备接收的所述第二探测信号满足预设条件,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由所述无线充电发射模式切换为无线充电接收模式,其中,所述预设条件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在预设时间内接收的所述第二探测信号的电压大于第一电压阈值的次数大于第一次数阈值;
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在预设时间内接收的所述第二探测信号的电流大于第一电流阈值的次数大于第二次数阈值;或
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在预设时间内接收的第二探测信号的功率大于第一功率阈值的次数大于第三次数阈值。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无线充电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子设备通过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无线充电线圈发射所述第一探测信号,所述第一电子设备通过所述无线充电线圈接收所述第二探测信号。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无线充电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发射所述第一探测信号的发射频率为第一频率;所述无线充电座发射所述第二探测信号的发射频率为第二频率,所述第一频率与所述第二频率不同。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无线充电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发射所述第一探测信号的发射频率为第一频率;所述无线充电座发射所述第二探测信号的发射频率为第二频率,所述第一频率不是所述第二频率的整数倍。


9.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无线充电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切换为所述无线充电接收模式后,所述第一电子设备不发射所述第一探测信号。


10.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无线充电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线充电座发射所述第二探测信号的发射功率小于所述无线充电座发射所述充电信号的发射功率。


11.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无线充电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线充电座发射所述第二探测信号的发射频率为第二频率,所述无线充电座发射所述充电信号的发射频率为第三频率,所述第二频率小于所述第三频率。


12.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无线充电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探测信号是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在不发射所述第一探测信号接收的,包括:
所述第二探测信号是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发射所述第一探测信号的间隙时刻接收的。


1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无线充电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探测信号是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在不发射所述第一探测信号接收的,包括:
所述第二探测信号是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发射至少两个相邻的第一探测信号的间隙时刻接收的。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于文超高海振杨吕剑陈江汪会
申请(专利权)人: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