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缆线芯用分段冷却水槽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892816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4 18:1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电缆线生产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电缆线芯用分段冷却水槽,通过第一水槽和第二水槽对电缆线芯进行双重冷却,有效提高冷却效果,同时通过循环管道,确保水槽内的水温保持稳定,从而有效提高冷却效率,通过过滤箱对循环水中的杂质进行过滤清除,保持循环水的干净,防止杂质粘附在电缆线芯的表面,提高生产质量;包括底座、底柱、第一水槽、第一上支架、第一上导向轮、第一上导向槽、第一下支架、第一下导向轮和第一下导向槽;还包括第二水槽、第二上支架、第二上导向轮、第二上导向槽、第二下支架、第二下导向轮、第二下导向槽、储水箱、制冷装置、抽水管、提升泵、进水管、排水管、过滤箱、过滤网筒、回水泵和回水管。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缆线芯用分段冷却水槽
本技术涉及电缆线生产设备
,特别是涉及一种电缆线芯用分段冷却水槽。
技术介绍
众所周知,电缆线芯用冷却水槽是一种用于电缆线芯生产过程中,对拔丝后的线芯进行冷却的辅助装置,其在电缆线生产设备
中得到了广泛的使用;现有的电缆线芯用冷却水槽大多只是一个单独的水槽,将线芯置于水槽内,通过水槽内的冷却水对线芯进行冷却,但水槽内的水不是循环水,长期使用后水温上升,而且只有一个水槽,导致冷却效果较差,且水槽内的冷却水在长期使用后会带有较多的杂质,粘附在电缆线芯的表面,影响生产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具有多个水槽,采用循环冷却水提高冷却效果和冷却效率,对循环水进行有效过滤,去除水中杂质,提高生产质量的电缆线芯用分段冷却水槽。本技术的一种电缆线芯用分段冷却水槽,包括底座、底柱、第一水槽、第一上支架、第一上导向轮、第一上导向槽、第一下支架、第一下导向轮和第一下导向槽,底柱固定设置于底座的底端,第一水槽固定设置于底座的顶端左侧,第一上支架固定设置于第一水槽的顶端,第一上导向轮可转动设置于第一上支架的顶部,第一上导向槽设置于第一上导向轮的中部,第一下支架固定设置于第一水槽的内部底端,第一下导向轮可转动设置于第一下支架的顶部,第一下导向槽设置于第一下导向轮的中部;还包括第二水槽、第二上支架、第二上导向轮、第二上导向槽、第二下支架、第二下导向轮、第二下导向槽、储水箱、制冷装置、抽水管、提升泵、进水管、排水管、过滤箱、过滤网筒、回水泵和回水管,第二水槽固定设置于底座的顶端中部,第二上支架固定设置于第二水槽的顶端,第二上导向轮可转动设置于第二上支架的顶部,第二上导向槽设置于第二上导向轮的中部,第二下支架固定设置于第二水槽的内部底端,第二下导向轮可转动设置于第二下支架的顶部,第二下导向槽设置于第二下导向轮的中部,底柱的中部设置有底板,储水箱固定设置于底板的顶端右侧,制冷装置固定设置于储水箱的内部底端,提升泵固定设置于底板的顶端中部,抽水管的左端与提升泵的右端固定连接,抽水管的右端自储水箱的左端插入储水箱内,进水管固定设置于提升泵的顶端,进水管的顶端分别自第一水槽和第二水槽的底端右侧插入第一水槽和第二水槽内,排水管的顶端分别自第一水槽和第二水槽的底端左侧插入第一水槽和第二水槽内,过滤箱固定设置于底板的顶端左侧,过滤网筒固定设置于过滤箱的内部顶端,排水管的底端自过滤箱的顶端左侧插入过滤网筒内,回水泵固定设置于过滤箱的右端,回水管固定设置于回水泵的右端,回水管的右端自储水箱的左端插入储水箱内。本技术的一种电缆线芯用分段冷却水槽,还包括干燥箱、热风机、布风管和出风口,干燥箱固定设置于底座的顶端右侧,干燥箱的左端设置有进料口,干燥箱的右端设置有出料口,热风机固定设置于干燥箱的顶端右侧,布风管固定设置于热风机的底端,布风管的底端自干燥箱的顶端插入干燥箱内,出风口均匀设置于布风管的中部。本技术的一种电缆线芯用分段冷却水槽,还包括导向支架和导向辊,导向支架固定设置于底座的顶端右侧并位于干燥箱的左侧,导向辊可转动设置于导向支架的顶部。本技术的一种电缆线芯用分段冷却水槽,还包括电机、转轴和清理刷,电机固定设置于过滤箱的顶端,转轴固定设置于电机的底端,清理刷固定设置于转轴的中部,清理刷的外端与过滤网筒的内端接触。本技术的一种电缆线芯用分段冷却水槽,还包括刮板和排污管,刮板固定设置于转轴的底端,刮板的底端与过滤网筒的内部底端接触,过滤网筒的底端右侧设置有排污口,排污管的顶端与排污口固定连接,排污管的右端自过滤箱内部穿出过滤箱。本技术的一种电缆线芯用分段冷却水槽,还包括过滤罩,过滤罩固定设置于抽水管的右端。本技术的一种电缆线芯用分段冷却水槽,还包括补水管,补水管固定设置于储水箱的顶端。本技术的一种电缆线芯用分段冷却水槽,第一上导向槽和第二上导向槽至少设置有两组。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在使用电缆线芯用分段冷却水槽时,通过第一水槽和第二水槽对电缆线芯进行双重冷却,有效提高冷却效果,同时通过储水箱、进水管和回水管等组成的循环管道,确保水槽内的水温保持稳定,从而有效提高冷却效率,通过过滤箱对循环水中的杂质进行过滤清除,保持循环水的干净,防止杂质粘附在电缆线芯的表面,提高生产质量。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立体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结构前视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结构俯视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的过滤箱内部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的干燥箱内部结构示意图;附图中标记:1、底座;2、底柱;3、第一水槽;4、第一上支架;5、第一上导向轮;6、第一上导向槽;7、第一下支架;8、第一下导向轮;9、第一下导向槽;10、第二水槽;11、第二上支架;12、第二上导向轮;13、第二上导向槽;14、第二下支架;15、第二下导向轮;16、第二下导向槽;17、储水箱;18、制冷装置;19、抽水管;20、提升泵;21、进水管;22、排水管;23、过滤箱;24、过滤网筒;25、回水泵;26、回水管;27、干燥箱;28、热风机;29、布风管;30、出风口;31、导向支架;32、导向辊;33、电机;34、转轴;35、清理刷;36、刮板;37、排污管;38、过滤罩;39、补水管。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技术,但不用来限制本技术的范围。如图1至图5所示,本技术的一种电缆线芯用分段冷却水槽,包括底座1、底柱2、第一水槽3、第一上支架4、第一上导向轮5、第一上导向槽6、第一下支架7、第一下导向轮8和第一下导向槽9,底柱2固定设置于底座1的底端,第一水槽3固定设置于底座1的顶端左侧,第一上支架4固定设置于第一水槽3的顶端,第一上导向轮5可转动设置于第一上支架4的顶部,第一上导向槽6设置于第一上导向轮5的中部,第一下支架7固定设置于第一水槽3的内部底端,第一下导向轮8可转动设置于第一下支架7的顶部,第一下导向槽9设置于第一下导向轮8的中部;还包括第二水槽10、第二上支架11、第二上导向轮12、第二上导向槽13、第二下支架14、第二下导向轮15、第二下导向槽16、储水箱17、制冷装置18、抽水管19、提升泵20、进水管21、排水管22、过滤箱23、过滤网筒24、回水泵25和回水管26,第二水槽10固定设置于底座1的顶端中部,第二上支架11固定设置于第二水槽10的顶端,第二上导向轮12可转动设置于第二上支架11的顶部,第二上导向槽13设置于第二上导向轮12的中部,第二下支架14固定设置于第二水槽10的内部底端,第二下导向轮15可转动设置于第二下支架14的顶部,第二下导向槽16设置于第二下导向轮15的中部,底柱2的中部设置有底板,储水箱17固定设置于底板的顶端右侧,制冷装置18固定设置于储水箱17的内部底端,提升泵20固定设置于底板的顶端中部,抽水管19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缆线芯用分段冷却水槽,包括底座(1)、底柱(2)、第一水槽(3)、第一上支架(4)、第一上导向轮(5)、第一上导向槽(6)、第一下支架(7)、第一下导向轮(8)和第一下导向槽(9),底柱(2)固定设置于底座(1)的底端,第一水槽(3)固定设置于底座(1)的顶端左侧,第一上支架(4)固定设置于第一水槽(3)的顶端,第一上导向轮(5)可转动设置于第一上支架(4)的顶部,第一上导向槽(6)设置于第一上导向轮(5)的中部,第一下支架(7)固定设置于第一水槽(3)的内部底端,第一下导向轮(8)可转动设置于第一下支架(7)的顶部,第一下导向槽(9)设置于第一下导向轮(8)的中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水槽(10)、第二上支架(11)、第二上导向轮(12)、第二上导向槽(13)、第二下支架(14)、第二下导向轮(15)、第二下导向槽(16)、储水箱(17)、制冷装置(18)、抽水管(19)、提升泵(20)、进水管(21)、排水管(22)、过滤箱(23)、过滤网筒(24)、回水泵(25)和回水管(26),所述第二水槽(10)固定设置于底座(1)的顶端中部,所述第二上支架(11)固定设置于第二水槽(10)的顶端,所述第二上导向轮(12)可转动设置于第二上支架(11)的顶部,所述第二上导向槽(13)设置于第二上导向轮(12)的中部,所述第二下支架(14)固定设置于第二水槽(10)的内部底端,所述第二下导向轮(15)可转动设置于第二下支架(14)的顶部,所述第二下导向槽(16)设置于第二下导向轮(15)的中部,所述底柱(2)的中部设置有底板,所述储水箱(17)固定设置于底板的顶端右侧,所述制冷装置(18)固定设置于储水箱(17)的内部底端,所述提升泵(20)固定设置于底板的顶端中部,所述抽水管(19)的左端与提升泵(20)的右端固定连接,所述抽水管(19)的右端自储水箱(17)的左端插入储水箱(17)内,所述进水管(21)固定设置于提升泵(20)的顶端,所述进水管(21)的顶端分别自第一水槽(3)和第二水槽(10)的底端右侧插入第一水槽(3)和第二水槽(10)内,所述排水管(22)的顶端分别自第一水槽(3)和第二水槽(10)的底端左侧插入第一水槽(3)和第二水槽(10)内,所述过滤箱(23)固定设置于底板的顶端左侧,所述过滤网筒(24)固定设置于过滤箱(23)的内部顶端,所述排水管(22)的底端自过滤箱(23)的顶端左侧插入过滤网筒(24)内,所述回水泵(25)固定设置于过滤箱(23)的右端,所述回水管(26)固定设置于回水泵(25)的右端,所述回水管(26)的右端自储水箱(17)的左端插入储水箱(17)内。/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缆线芯用分段冷却水槽,包括底座(1)、底柱(2)、第一水槽(3)、第一上支架(4)、第一上导向轮(5)、第一上导向槽(6)、第一下支架(7)、第一下导向轮(8)和第一下导向槽(9),底柱(2)固定设置于底座(1)的底端,第一水槽(3)固定设置于底座(1)的顶端左侧,第一上支架(4)固定设置于第一水槽(3)的顶端,第一上导向轮(5)可转动设置于第一上支架(4)的顶部,第一上导向槽(6)设置于第一上导向轮(5)的中部,第一下支架(7)固定设置于第一水槽(3)的内部底端,第一下导向轮(8)可转动设置于第一下支架(7)的顶部,第一下导向槽(9)设置于第一下导向轮(8)的中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水槽(10)、第二上支架(11)、第二上导向轮(12)、第二上导向槽(13)、第二下支架(14)、第二下导向轮(15)、第二下导向槽(16)、储水箱(17)、制冷装置(18)、抽水管(19)、提升泵(20)、进水管(21)、排水管(22)、过滤箱(23)、过滤网筒(24)、回水泵(25)和回水管(26),所述第二水槽(10)固定设置于底座(1)的顶端中部,所述第二上支架(11)固定设置于第二水槽(10)的顶端,所述第二上导向轮(12)可转动设置于第二上支架(11)的顶部,所述第二上导向槽(13)设置于第二上导向轮(12)的中部,所述第二下支架(14)固定设置于第二水槽(10)的内部底端,所述第二下导向轮(15)可转动设置于第二下支架(14)的顶部,所述第二下导向槽(16)设置于第二下导向轮(15)的中部,所述底柱(2)的中部设置有底板,所述储水箱(17)固定设置于底板的顶端右侧,所述制冷装置(18)固定设置于储水箱(17)的内部底端,所述提升泵(20)固定设置于底板的顶端中部,所述抽水管(19)的左端与提升泵(20)的右端固定连接,所述抽水管(19)的右端自储水箱(17)的左端插入储水箱(17)内,所述进水管(21)固定设置于提升泵(20)的顶端,所述进水管(21)的顶端分别自第一水槽(3)和第二水槽(10)的底端右侧插入第一水槽(3)和第二水槽(10)内,所述排水管(22)的顶端分别自第一水槽(3)和第二水槽(10)的底端左侧插入第一水槽(3)和第二水槽(10)内,所述过滤箱(23)固定设置于底板的顶端左侧,所述过滤网筒(24)固定设置于过滤箱(23)的内部顶端,所述排水管(22)的底端自过滤箱(23)的顶端左侧插入过滤网筒(24)内,所述回水泵(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佳明刘浩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国昌线缆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