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显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892128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4 18:1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显示装置,显示面板包括显示区和围绕于显示区外周的非显示区,显示面板包括:衬底;像素电路层,位于衬底上;平坦化层,位于像素电路层背离衬底的一侧;发光元件层,位于平坦化层背离像素电路层的一侧,发光元件层位于显示区;薄膜封装层,覆盖发光元件层设置;第一槽,第一槽在非显示区围绕显示区设置,第一槽在垂直于衬底方向上贯穿平坦化层;以及第二槽,第二槽在垂直于衬底方向上与第一槽连通,第二槽从像素电路层与平坦化层的交界面向衬底方向凹入设置,第一槽、第二槽能够容纳部分薄膜封装层。根据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显示面板,提高对薄膜封装层的防溢流能力,提高封装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显示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显示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显示装置。
技术介绍
有机发光二极管(OrganicLightEmittingDiode,OLED)显示面板由于其更轻薄、能耗低、对比度高,可弯折等优点,已被广泛应用于电视、手机、平板电脑等包含显示装置的电子设备中。由于OLED显示面板的发光元件主要为有机材料制成,这些有机材料对水和氧气较敏感,遇到水货氧气容易发生反应而失效。因此在OLED显示面板中,需要设置封装结构将发光元件覆盖,以将发光元件与外界的水、氧气相隔绝。目前的OLED显示面板中,通常采用薄膜封装层作为OLED发光元件的封装结构,其中薄膜封装层中的部分层在制作过程中具有一定的流动性,为避免其在非显示区过度溢流,会在显示面板的非显示区的平坦化层上设置凹槽结构,然而该凹槽结构的防溢流能力仍然较差,使得薄膜封装层的封装性能仍然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显示装置,提高对薄膜封装层的防溢流能力,提高封装性能。第一方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显示区和围绕于所述显示区外周的非显示区,所述显示面板包括:/n衬底;/n像素电路层,位于所述衬底上;/n平坦化层,位于所述像素电路层背离所述衬底的一侧;/n发光元件层,位于所述平坦化层背离所述像素电路层的一侧,所述发光元件层位于所述显示区;/n薄膜封装层,覆盖所述发光元件层设置;/n第一槽,所述第一槽在所述非显示区围绕所述显示区设置,所述第一槽在垂直于所述衬底方向上贯穿所述平坦化层;以及/n第二槽,所述第二槽在垂直于所述衬底方向上与所述第一槽连通,所述第二槽从所述像素电路层与所述平坦化层的交界面向所述衬底方向凹入设置,所述第一槽、所述第二槽能够容纳部分所述薄膜...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显示区和围绕于所述显示区外周的非显示区,所述显示面板包括:
衬底;
像素电路层,位于所述衬底上;
平坦化层,位于所述像素电路层背离所述衬底的一侧;
发光元件层,位于所述平坦化层背离所述像素电路层的一侧,所述发光元件层位于所述显示区;
薄膜封装层,覆盖所述发光元件层设置;
第一槽,所述第一槽在所述非显示区围绕所述显示区设置,所述第一槽在垂直于所述衬底方向上贯穿所述平坦化层;以及
第二槽,所述第二槽在垂直于所述衬底方向上与所述第一槽连通,所述第二槽从所述像素电路层与所述平坦化层的交界面向所述衬底方向凹入设置,所述第一槽、所述第二槽能够容纳部分所述薄膜封装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槽包括:
第一槽口,位于所述平坦化层背离所述衬底一侧表面;
第二槽口,位于与所述像素电路层与所述平坦化层的交界面;以及
第一侧壁,连接于所述第一槽口与所述第二槽口之间,
所述第二槽包括:
第三槽口,与所述第二槽口连通;
槽底,与所述第三槽口相对设置且位于与第三槽口的朝向所述衬底一侧;以及
第二侧壁,连接于所述第三槽口与所述槽底之间,
其中,所述第二侧壁与所述槽底所在平面所成的第二坡角大于所述第一侧壁与所述第二槽口所在平面所成的第一坡角。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坡角小于等于45度,所述第二坡角在70度至110度范围内。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槽的所述第三槽口与所述第一槽的所述第二槽口相重合。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像素电路层包括在所述非显示区叠设的多个子层,所述第二槽从所述像素电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窦晓宇关彦涛赵晶晶冯士振刘明星
申请(专利权)人:昆山国显光电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