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热蓄热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89201 阅读:2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利用毛细管现象从潜热蓄热材料确实取出潜热的装置。潜热蓄热材料的结晶化是沿毛细管体正好象沿导火线那样传播到蓄热装置全体。即结晶化的触发在过冷却形蓄热装置上是通过刺激毛细管体的一部分,在过冷却防止形蓄热装置上是通过使毛细管体的一部分的蓄热材料不熔解而开始的。且为了付与可挠性,在将容器区分为多个小室时通过在各小室间设有连通部能使装置全体结晶化。本技术能利用于不用软线的取暖、保温、加温装置。(*该技术在200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将蓄在潜热蓄热材料中的热能用于取暖、保温、加温装置的过冷却防止形及过冷却形的蓄热装置。已有的利用潜热的潜热蓄热材料因为有着每个单位重量的蓄热量大并能得到一定温度的输出的优点,开始用于供热水领域、供暖领域。当实用化时,为了防止蓄热材料偏厚,为了能得到使蓄热装置的厚度为一定而有良好的加热(蓄热)效率,或为了在用作取暖装置的场合,在装到身体上时能维持可挠性而不会感到不舒服,故使用时将蓄热材料分割成多个小袋。以蓄热装置作供暖装置使用的已有的例子由图1、图2说明。蓄热装置1为由多个小室2连接起来配设而成的结构。蓄热是对相对于上述小室2分别以大致同样的密度安装的加热器3通电,使蓄热材料熔解而蓄热。供暖装置是通过以绝热材料6来覆盖上述加热器3的外周而得到的。且,在上述小室2中装有潜热蓄热材料4和防止该潜热蓄热材料4的过冷却用的过冷却防止材料5。在上述已有的结构中蓄热是通过使加热器3通电、不通电来把温度控制在一定温度上而进行的,或者有时蓄热后也能保持该状态。但是,在该蓄热结构中构成蓄热装置1的小室2的温度根据其配设的位置而大为不同。即温度分布上发生高低变化的幅度较大。一方面过冷却防止材料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蓄热装置包括使薄膜或管子的适当处所进行粘接而设置的接合部,由该接合部所区分的多个小室,封入上述各小室的潜热蓄热材料,在上述小室中的至少一个室内和上述潜热蓄热材料一起封入的过冷却防止材料,和在上述小室间通过接合部而设置的连通部。

【技术特征摘要】
JP 1986-6-17 140757/86;JP 1986-7-30 61-179074;JP 11.一种蓄热装置包括使薄膜或管子的适当处所进行粘接而设置的接合部,由该接合部所区分的多个小室,封入上述各小室的潜热蓄热材料,在上述小室中的至少一个室内和上述潜热蓄热材料一起封入的过冷却防止材料,和在上述小室间通过接合部而设置的连通部。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蓄热装置,其特征在于连通部为丝状体的毛细管体。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蓄热装置,其特征在于作为连通部在接合部上设有未粘接部分。4.一种蓄热装置,具有封入蓄热材料的容器,该蓄热材料是可以过冷却的并通过刺激从液体向固体作相变化而放出潜热,及连通该容器内外的毛细管。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蓄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毛细管体为丝状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山下和夫
申请(专利权)人: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