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平板沉降式全自动离心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890823 阅读:6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4 18:17
一种平板沉降式全自动离心机,包括底板、电机、转鼓、机壳;底板下侧设有阻尼减震器;转鼓、电机均设于底板上侧,电机与转鼓皮带传动连接;机壳罩于转鼓外侧,机壳上侧设有上盖;上盖上设有防爆灯、进出料装置、刮料机构、进液管、料位探测器、观察口;观察口上设有透明材料制成的视镜;机壳位置上对应转鼓上方还设有抽液装置,进出料装置和抽液装置均包括管体、气缸壳体、复位壳体和滑动活塞,管体相对气缸壳体、复位壳体轴向往复运动;复位壳体内设有复位弹簧,在每次移动后管体受到复位弹簧的弹力作用回到初始状态,完成整个工作流程。本离心机完全自动化,一键式操作,安全性能高,易于清洗,可有效降低劳动强度,提高生产效率及药品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平板沉降式全自动离心机
本技术涉及一种平板沉降式全自动离心机。
技术介绍
沉降式离心机广泛应用于医药生产领域,现有的沉降离心机存在操作复杂和诸多设计不合理之处,影响了生产效率,具体缺陷如下:1、传统沉降离心机为三足式结构,卫生死角多,安全性能差,机体内气体不封闭,有毒有害气体得不到有效处理,对操作人员身体伤害大,不符合GMP要求;2、传统沉降离心机离心后固相需要人工刮料,并且要转移至另外的容器中对固相物料进行二次溶解加工,步骤复杂,劳动强度大且固相物料易残留,滋生细菌;3、传统的沉降离心机转鼓内设有挡料板,挡料板之间卫生死较多,难清洗,且加入挡料板后无法实现自动刮料、搅拌、溶解;4、传统沉降离心机全过程人工操作,每5台离心机需配置4到5人,步骤复杂,劳动强度大,人工成本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平板沉降式全自动离心机,其操作简单,设计合理,可有效提高生产效率。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平板沉降式全自动离心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电机、转鼓、机壳;底板水平布置,底板下侧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平板沉降式全自动离心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电机、转鼓、机壳;/n底板水平布置,底板下侧设有若干阻尼减震器;/n转鼓包括转鼓本体,转鼓本体为竖直布置且上侧敞口的圆筒体,转鼓本体上侧敞口处设有水平向内延伸的环形拦液板,底板在上侧位置上对应转鼓中心处设有轴承,轴承上设有转轴,转轴上侧与转鼓同轴连接;/n电机安装于底板上侧,电机的输出轴与转轴通过皮带传动连接;/n机壳为竖直布置且上侧敞口的筒体,机壳罩于转鼓外侧,机壳上侧超出转鼓的上侧,机壳下侧与底板固定连接,机壳上侧设有一个与机壳相匹配的上盖;/n机壳外侧设有封闭组件,封闭组件包括铰接座、转臂和开盖油缸,铰接座固定连接在机壳外壁的上部,转...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平板沉降式全自动离心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电机、转鼓、机壳;
底板水平布置,底板下侧设有若干阻尼减震器;
转鼓包括转鼓本体,转鼓本体为竖直布置且上侧敞口的圆筒体,转鼓本体上侧敞口处设有水平向内延伸的环形拦液板,底板在上侧位置上对应转鼓中心处设有轴承,轴承上设有转轴,转轴上侧与转鼓同轴连接;
电机安装于底板上侧,电机的输出轴与转轴通过皮带传动连接;
机壳为竖直布置且上侧敞口的筒体,机壳罩于转鼓外侧,机壳上侧超出转鼓的上侧,机壳下侧与底板固定连接,机壳上侧设有一个与机壳相匹配的上盖;
机壳外侧设有封闭组件,封闭组件包括铰接座、转臂和开盖油缸,铰接座固定连接在机壳外壁的上部,转臂长度方向一端与上盖固定连接,转臂长度方向另一端向上盖外侧伸出,转臂中部与铰接座铰接,转臂另一端与开盖油缸的活塞杆铰接,开盖油缸底部与底板铰接;
上盖上设有防爆灯、进出料装置、刮料机构、进液管、料位探测器、观察口;
所述的防爆灯设于上盖上侧,且防爆灯下侧与机壳内侧相连通;
所述的进出料装置包括竖直布置的进出料管、第一气缸壳体、第一复位壳体和第一滑动活塞,第一气缸壳体与第一复位壳体上下布置,第一气缸壳体与第一复位壳体通过第一导向盘连接固定,且第一复位壳体中部的外侧与上盖固定连接;第一气缸壳体与第一导向盘形成封闭的第一气缸空腔,第一复位壳体与第一导向盘形成封闭的第一复位空腔,进出料管沿竖直向依次贯穿第一气缸壳体、第一导向盘、第一复位壳体,且进出料管的上侧和下侧分别对应超出第一气缸壳体的上侧和第一复位壳体的下侧,进出料管下侧伸入转鼓内,进出料管可以相对第一气缸壳体、第一导向盘、第一复位壳体沿竖直向往复运动;第一滑动活塞套接于进出料管外壁上,第一滑动活塞处于第一气缸空腔内,并且第一滑动活塞将第一气缸空腔分隔为相互独立的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第一气缸壳体上分别开有与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相通的第一气孔;进出料管外壁上还设有第一固定凸环,第一固定凸环处于第一复位空腔内,进出料管外壁还套装有第一复位弹簧,第一复位弹簧一端抵靠在第一固定凸环的下侧面、另一端抵靠在第一复位空腔下侧壁上;
所述的刮料机构包括外壳、刮料板和刮刀轴;刮刀轴设于外壳内,外壳中部与离心机上盖固定连接,竖直伸出外壳下侧且伸入转鼓内;刮刀轴下端刮料板为竖直布置的长方形板,刮料板长度方向一侧连接在刮刀轴的下部,刮料板下侧设有若干沿刮料板长度方向间隔布置的通槽,刮料板厚度方向一侧位置上对应每个通槽上方均设有一个L形杆,所述的L形杆由首尾相接的水平部和竖直部构成,水平部沿其长度方向远离竖直部的一侧与刮料板相连接,竖直部沿其长度方向远离水平部的一侧竖直向下延伸且竖直部的下侧与刮料板的下侧相平齐,所述的刮刀轴包括升降油缸和转动组件,刮料板与升降油缸缸体下部连接,转动组件包括转动腔室、齿轮套、齿条和两个活塞,齿条和两个活塞都处于转动腔室内,两个活塞分别固定在齿条两侧,两个活塞将转动腔室两侧分隔为两个独立的油腔,转动腔室两端分别安装有与两个油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金波彭涛
申请(专利权)人:蚌埠精工制药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