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制砂机领域,尤其是一种对辊式制砂机,针对现有的装置没有过滤装置,遇到大颗粒无法破碎物时,容易卡停设备造成电机损坏的问题,现提出如下方案,其包括制砂机底座,所述制砂机底座的上方设有转辊,所述制砂机底座的顶侧固定安装有L型支撑柱,L型支撑柱的顶端固定安装有喂料斗,喂料斗远离L型支撑柱的一侧固定安装有滑块,滑块的顶侧开设有滑孔,滑孔内滑动安装有V型杆,V型杆的两端均延伸至滑孔外,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由于设置了V型撞击杆,通过V型撞击杆第一过滤网,可以防止第一过滤网被大颗粒物料堵塞,且避免物料在第一过滤网上堆积,由于设置了第二过滤网,便于收集大颗粒物料。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对辊式制砂机
本技术涉及制砂机
,尤其涉及一种对辊式制砂机。
技术介绍
制砂机是常用的砂处理设备,它是一款高效节能的设备,它广泛适用于各种岩石、磨料、耐火材料、水泥熟料、石英石、铁矿石、混凝土骨料等多种硬、脆物料的中碎、细碎,对建筑用砂、筑路用砂石尤为适宜。公开号为CN201445972U公开了一种对辊式制砂机的专利,包括制砂机底座、电机和转辊,所述的转辊为两件,分别通过转辊座连接固定在所述的制砂机底座上,所述的两个转辊的轴线互相平行且为水平面设置,但是此装置没有过滤装置,遇到大颗粒无法破碎物时,容易卡停设备造成电机损坏,存在改进的空间。公开号为CN108672002A公开了一种对辊式制砂机的专利,包括制砂机底座、电机及转辊,所述转辊为两部件,分别设于所述制砂机底座上,所述两转辊的轴线平行且为水平面设置,所述两转辊之间设有一间隙,虽然其对对比文件1进行了改进,其遭遇大颗粒无法破碎时,齿轮间的啮合连接分开,使电机单独工作,转辊停止转动,但是仍然会使得转辊卡住,存在改进的空间。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装置没有过滤装置,遇到大颗粒无法破碎物时,容易卡停设备造成电机损坏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对辊式制砂机。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对辊式制砂机,包括制砂机底座,所述制砂机底座的上方设有转辊,所述制砂机底座的顶侧固定安装有L型支撑柱,L型支撑柱的顶端固定安装有喂料斗,喂料斗远离L型支撑柱的一侧固定安装有滑块,滑块的顶侧开设有滑孔,滑孔内滑动安装有V型杆,V型杆的两端均延伸至滑孔外;所述喂料斗的一侧内壁上开设有移动孔,移动孔内滑动安装有移动柱,移动柱的顶侧开设有斜孔,V型杆的顶端贯穿斜孔,喂料斗靠近滑块的一侧内壁上转动安装有V型撞击杆,V型撞击杆上滑动套接有移动块,移动柱远离滑块的一端转动安装在移动块的一侧上,V型杆移动的同时在滑孔内滑动,V型杆移动带动移动柱移动,V型杆移动的同时在斜孔内滑动,V型杆滑动带动移动柱在移动孔内滑动,移动柱滑动带动移动块在V型撞击杆上滑动,移动块滑动使得V型撞击杆转动的同时与第一过滤网相分离,当直角块与V型杆相分离时,在第二弹簧的反作用力下使得V型杆反向滑动,V型杆滑动带动移动柱反向滑动,移动柱滑动带动移动块在V型撞击杆上反向滑动,移动块滑动带动V型撞击杆撞击第一过滤网。优选的,所述喂料斗靠近滑块的一侧内壁上固定安装有第一过滤网,第一过滤网为倾斜设置,V型撞击杆的顶端与第一过滤网的底侧相接触,第一过滤网远离移动柱的一侧通过铰链转动安装有第二过滤网。优选的,所述喂料斗远离移动块的一侧内壁上固定安装有位于第二过滤网下方的限位块,限位块的顶侧固定安装有第一弹簧,第一弹簧的顶端固定安装在第二过滤网的底侧上,限位块的一侧设有开设在喂料斗一侧内壁上的收集孔,喂料斗的一侧固定安装有收集箱,收集箱位于收集孔的下方,当大颗粒物料落在第二过滤网上时,第一弹簧发生弹性形变,当第二过滤网与限位块相接触时,大颗粒物料落入收集箱内,第二过滤网在第一弹簧的反作用力恢复原状。优选的,所述V型杆上固定套接有固定环,V型杆上套接有第二弹簧,第二弹簧的两端分别固定安装在固定环和V型杆相互靠近的一侧上,V型杆移动带动移动柱移动,第二弹簧发生弹性形变。优选的,所述转辊的一侧固定安装有多个直角块,其中一个直角块的倾斜边与V型杆的底端相接触,转辊转动带动直角块转动,直角块转动挤压V型杆使其在其倾斜边移动。本技术中,由于设置了V型撞击杆,通过V型撞击杆第一过滤网,可以防止第一过滤网被大颗粒物料堵塞,且避免物料在第一过滤网上堆积;本技术中,由于设置了第二过滤网,当大颗粒物料落在第二过滤网上时,第一弹簧发生弹性形变,当第二过滤网与限位块相接触时,大颗粒物料落入收集箱内,第二过滤网在第一弹簧的反作用力恢复原状,便于收集大颗粒物料。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对辊式制砂机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对辊式制砂机的图1中A部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对辊式制砂机的图1中B部分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对辊式制砂机的第一过滤网与第二过滤网相连接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中:1制砂机底座、2转辊、3L型支撑柱、4喂料斗、5直角块、6滑块、7滑孔、8V型杆、9移动孔、10移动柱、11斜孔、12V型撞击杆、13移动块、14第一过滤网、15第二过滤网、16收集箱、17收集孔、18限位块、19固定环。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实施例1参照图1-4,一种对辊式制砂机,包括制砂机底座1,制砂机底座1的上方设有转辊2,制砂机底座1的顶侧固定安装有L型支撑柱3,L型支撑柱3的顶端固定安装有喂料斗4,喂料斗4远离L型支撑柱3的一侧固定安装有滑块6,滑块6的顶侧开设有滑孔7,滑孔7内滑动安装有V型杆8,V型杆8的两端均延伸至滑孔7外;喂料斗4的一侧内壁上开设有移动孔9,移动孔9内滑动安装有移动柱10,移动柱10的顶侧开设有斜孔11,V型杆8的顶端贯穿斜孔11,喂料斗4靠近滑块6的一侧内壁上转动安装有V型撞击杆12,V型撞击杆12上滑动套接有移动块13,移动柱10远离滑块6的一端转动安装在移动块13的一侧上,V型杆8移动的同时在滑孔7内滑动,V型杆8移动带动移动柱10移动,V型杆8移动的同时在斜孔11内滑动,V型杆8滑动带动移动柱10在移动孔9内滑动,移动柱10滑动带动移动块13在V型撞击杆12上滑动,移动块13滑动使得V型撞击杆12转动的同时与第一过滤网14相分离,当直角块5与V型杆8相分离时,在第二弹簧的反作用力下使得V型杆8反向滑动,V型杆8滑动带动移动柱10反向滑动,移动柱10滑动带动移动块13在V型撞击杆12上反向滑动,移动块13滑动带动V型撞击杆12撞击第一过滤网14。本技术中,喂料斗4靠近滑块6的一侧内壁上固定安装有第一过滤网14,第一过滤网14为倾斜设置,V型撞击杆12的顶端与第一过滤网14的底侧相接触,第一过滤网14远离移动柱10的一侧通过铰链转动安装有第二过滤网15。本技术中,喂料斗4远离移动块13的一侧内壁上固定安装有位于第二过滤网15下方的限位块18,限位块18的顶侧固定安装有第一弹簧,第一弹簧的顶端固定安装在第二过滤网15的底侧上,限位块18的一侧设有开设在喂料斗4一侧内壁上的收集孔17,喂料斗4的一侧固定安装有收集箱16,收集箱16位于收集孔17的下方,当大颗粒物料落在第二过滤网15上时,第一弹簧发生弹性形变,当第二过滤网15与限位块18相接触时,大颗粒物料落入收集箱16内,第二过滤网15在第一弹簧的反作用力恢复原状。本技术中,V型杆8上固定套接有固定环19,V型杆8上套接有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对辊式制砂机,包括制砂机底座(1),所述制砂机底座(1)的上方设有转辊(2),其特征在于,所述制砂机底座(1)的顶侧固定安装有L型支撑柱(3),L型支撑柱(3)的顶端固定安装有喂料斗(4),喂料斗(4)远离L型支撑柱(3)的一侧固定安装有滑块(6),滑块(6)的顶侧开设有滑孔(7),滑孔(7)内滑动安装有V型杆(8),V型杆(8)的两端均延伸至滑孔(7)外;/n所述喂料斗(4)的一侧内壁上开设有移动孔(9),移动孔(9)内滑动安装有移动柱(10),移动柱(10)的顶侧开设有斜孔(11),V型杆(8)的顶端贯穿斜孔(11),喂料斗(4)靠近滑块(6)的一侧内壁上转动安装有V型撞击杆(12),V型撞击杆(12)上滑动套接有移动块(13),移动柱(10)远离滑块(6)的一端转动安装在移动块(13)的一侧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对辊式制砂机,包括制砂机底座(1),所述制砂机底座(1)的上方设有转辊(2),其特征在于,所述制砂机底座(1)的顶侧固定安装有L型支撑柱(3),L型支撑柱(3)的顶端固定安装有喂料斗(4),喂料斗(4)远离L型支撑柱(3)的一侧固定安装有滑块(6),滑块(6)的顶侧开设有滑孔(7),滑孔(7)内滑动安装有V型杆(8),V型杆(8)的两端均延伸至滑孔(7)外;
所述喂料斗(4)的一侧内壁上开设有移动孔(9),移动孔(9)内滑动安装有移动柱(10),移动柱(10)的顶侧开设有斜孔(11),V型杆(8)的顶端贯穿斜孔(11),喂料斗(4)靠近滑块(6)的一侧内壁上转动安装有V型撞击杆(12),V型撞击杆(12)上滑动套接有移动块(13),移动柱(10)远离滑块(6)的一端转动安装在移动块(13)的一侧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对辊式制砂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喂料斗(4)靠近滑块(6)的一侧内壁上固定安装有第一过滤网(14),第一过滤网(14)为倾斜设置,V型撞击杆(12)的顶端与第一过滤...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山,
申请(专利权)人:张山,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