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空气调节器的热交换器,按一间隔平行排列的多个平板散热片和垂直于前述平板散热片插入的多个电加热管构成,其特征在于,为了使在平板散热片的背面与表面流动的气流成为暖流并彼此混合,减少在多个电加热管的后方产生的静流区,同时提高电加热性能,相对于电加热管的上下侧,在平板散热片上,朝气流的前进方向及气流的流动反对方向左右对称地开口,并以围绕电管加热的上下侧的周边面的放射形设置多个百叶窗型的百叶板群。(*该技术在201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空气调节器的热交换器,特别是这样一种空气调节器的热交换器,它用平板散热片在多个电热管的上下侧之间形成多个百叶窗型的百叶板群,使通过百叶板群的流动气流(例如空气)成为暖流及彼此混合,从而提高热交换功能,同时,可以减少在多个电热管后方产生的静流区(例如无效空间)。如附图说明图1所示,过去的空气调节器的热交换器由按一定间隔平行排列的多个平板散热片1和与前述平板散热片1垂直同时按锯齿形排列的电加热管2组成,气流在前述各个平板散热片1之间按箭头所示的方向流动,与电加热管2中的流体进行热交换。平板散热片1周围的热流体特性,如图2所示,由于平板散热片1的电加热表面上的温度边界层3的厚度的加厚是与从气流流入部分开始的距离的平方根成比例的,因此,从气流流入部分开始的距离增加,气流侧的热传导率就同时显著地降低,作为热产换器,就有电加热性能低的缺点。还有,电加热管2周围的热流体特性,如图3所示,由于在电加热管2上有按箭头方向的低风速气流流动的场合,从电加热管表面的支点开始,角度为70°乃至80°处,流动分离,在电加热管2的后方产生用斜线表示的静流区4,因此,从此静流区4开始的气流侧的热传导率就显著地降低,作为热交换器,就有电加热性能低的缺点。因而,过去的以及其它空气调节器的热交换器,如图4所示,建议相对于多个平板散热片1,在多个电加热管2的上下间隙中交错设置设有基板的按直接方式的多个百叶窗型的百叶板部分(5a)(5b)(5c)(5d)(5e)。也就是说,前述百叶窗型百叶板部分(5a)(5b)(5c)(5d)(5e),如图5所示,相互以相同的倾斜角在前述平板散热片1的背面与表面侧用切割加工突出设置,这些百叶窗型的百叶板部分(5a)(5b)(5c)(5d)(5e)的上下段相对于前述电加热管2的周边表面相互平行地设置。但是,根据按前面所述构造的过去的热交换器,由于平板散热片1的热交换流体的暖流化,特别是为了使边界层的厚度减少,采用了在平板散热片1上设置多个百叶窗型的百叶板部分(5a)(5b)(5c)(5d)(5e)的构造,但是,由于这种百叶窗型的百叶板部分(5a)(5b)(5c)(5d)(5e)的上下段不仅相对于前述电加热管2的周边表面平行设置,而且其全体呈长方形排列,故在电加热管2的后方产生气流不流动的静流区。还有,由于在多个平板散热片1之间的间隙中流动的气流不混合,而是平行地流动,就产生这样的问题,即不能期望有由于气流混合而得到的传热效率提高。还有,多个百叶窗型的百叶板部分(5a)(5b)(5c)(5d)(5e)由于其百叶板相对于气流的流动进行方向垂直设置,产生压力降低量的增大,使热交换性能降低的问题。因此,本专利技术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的,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空气调节器的热交换器,它使通过多个平板散热片之间的间隙流动的气流成为暖流并彼此混合,提高传热效率,以提高电加热性能,同时有效地减少在多个电加热管的后方产生的静流区。本专利技术的其它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空气调节器的热交换器,它不阻断来自电加热管的热流,而是使之顺畅地传送,同时,提高了向多个电加热管之间的传热,抑制了压力降低量的增大,提高了热交换性能。本专利技术的又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空气调节器的热交换器,它在增大平板散热片的表面性的同时,具有使由前述电加热管产生的凝结水顺畅地流动的排水功能。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空气调节器的热交换器,由气流在其间的间隙中流动并以一定的间隔平行排列的多个平板散热片和流体在内部流动并垂直地插入前述多个平板散热片的多个电加热管构成,其特征在于,为了使在前述平板散热片背面及表面流动的气流成为暖流及彼此混合,为了减少在前述多个电加热管后方产生的静流区以及为了提高电加热性能,在电加热管等的上下侧,朝气流的流动进行方向及气流的流动反对方向,在平板散热片上左右对称地开口,并在围绕电加热管上下侧的周边表面按放射形设置多个百叶窗型百叶板群。图1示出了过去的热交换器的透视图;图2示出了图1的平板散热片的周围的热流体特性的放大图;图3示出了图1的电加热管周围的热流体特性的放大图;图4示出了过去的其它的热交换器的平板散热片的平面图;图5是沿图4的A-A线的剖视图;图6示出了按照本专利技术的热交换器的平板散热片的平面图;图7是沿图6的B-B线的剖视图;图8是沿图6的C-C线的剖视图;图9是用于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气流的流动的示意图。下面,参照附图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空气调节器的热交换器。图中,对于与过去的结构相同的结构,用同一名称及同一符号代表,省去其详细说明。在图6中,参考符号10示出,为了使在前述多个平板散热片的背面与表面流动的气流成为暖流并彼此混合,减少在前述多个电加热管2的后方产生的静流区,同时,为了提高整个的电加热性能,在电加热管的上下侧,在前述平板散热片上,朝气流的流动进行方向及气流的流动反对方向,左右对称地开口,并在围绕电加管2的上下侧的规定面(周向面)按放射形设置多个百叶窗型的百叶板群。也就是说,前述百叶窗型的百叶板群10,如图6及图7所示,由第一及第二百叶窗型的百叶板部分20、30与第三及第四百叶窗型的百叶板部分40、50组成,第一及第二百叶窗型的百叶板部分20与30,为了使在前述平板散热片的背面与表面流动的气流相对于前述多个电加热管2之间以前方通过中间一半时成为暖流并彼此混合,在电加热管2的前方的上下侧以相互对称的形状沿在平板散热片1的里面与表面上突出的斜线方向分别设置,而第三及第四百叶窗型的百叶板部分40与50,为了一方面使通过前述第一及第二百叶窗型的百叶板部分20与30扩散的混合气流在相对于多个电加热管2之间从中间一半通过后方时进一步成为暖流并彼此混合,一方面减少在电加热管2的后方产生的静流区,在电加热管2的后方的上下侧以相互对称的形状沿在平板散热片1的里面与表面上突出的斜线方向分别设置。在此情况下,前述第一及第二百叶窗型的百叶板部分20、30垂直于通过前述平板散热片1的气流前进方向开口,其左侧段突出于平板散热片的背面,而右侧段则沿在平板散热片1的表面上突出的斜线方向用切割加工设置。还有,前述第三及第四百叶窗型的百叶板部分40、50垂直于通过前述平板散热片1的气流的流动反对方向开口,其左侧段突出于平板散热片1的表面,而右侧段则沿在平板散热片1的背面突起的斜线方向用切割加工设置。前述第一及第三百叶窗型的百叶板部分20、40的上段与前述电加管2下部侧外周表面之间隔开规定的基板部分60,以相同的半径沿周围按放射形设置,而前述第二及第四百叶窗型的百叶板部分30、50的上段与前述电加热管2的上部侧外周表面之间隔开规定的基板部分60,以相同的半径沿周围按放射形设置。前述第一及第三百叶窗型的百叶板部分20、40和第二及第四百叶窗型的百叶板部分30、50上下对称地设置着在它们相互之间隔开平行的规定的基板部分60。而第一及第二百叶窗型的百叶板部分20、30和第三及第四百叶窗型的百叶板部分40、50左右对称地设置,在其间隔开规定的基板部分60。前述第一至第四百叶窗型的百叶板部分20、30、40、50分别具有沿横向连续的多个百叶板(70、71、72、73、74、75),这些多个百叶板(70、71、72、73、74、75)相互间没有基板部分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空气调节器的热交换器,由气流在其间的间隙中流并按一定间隔平行排列的多个平板散热片和流体在内部流动的垂直于前述多个平板散热片插入的多个电加热管构成,其特征在于,为了使在前述平板散热片的背面与表面流动的气流成为暖流并彼此混合,减少在前述多个电加热管的后方产生的静流区,同时提高电加热性能,相对于电加热管等的上下侧,在平板散热片上,朝气流的流动行进方向及气流的流动反对方向,左右对称地开口,并且围绕电加热管的上下侧的规定部位按放射形设置多个百叶窗型的百叶板群。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金永生,
申请(专利权)人: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KR[韩国]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