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高压均质机,包括:主体、均质腔、搅拌桨;所述主体呈圆形筒状结构,且主体的侧部设置有进料管;所述出料器设置在主体的底部,且出料器与主体通过嵌合方式相连接;所述密封盖设置在主体的顶部,且密封盖与主体通过螺栓相连接;所述电机通过电机支架设置在密封盖的上部,且电机的主轴通过联轴器与搅拌轴相连接;所述均质腔设置在主体的内部,且均质腔的中部安装有搅拌轴;所述搅拌桨设置在搅拌轴的中部,且搅拌桨与搅拌轴通过套合方式相连接;通过对现有装置的改进,该装置具有易于拆装清理、均质速度快、效果好优点,从而有效的解决了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出的问题和不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压均质机
本技术涉及均质机
,更具体的说,尤其涉及一种易于拆装清理、均质速度快、效果好的高压均质机。
技术介绍
均质机主要用于生物
的组织分散、医药领域的样品准备、食品工业的酶处理,食品中农药残留以及兽药残留检测以及在制药工业、化妆品工业、油漆工业和石油化工等方面。现有的高压剪切类均质机,由于其结构原因,搅拌桨所处的内部腔体空间较大,不利于剪切均质、效果较差。有鉴于此,针对现有的问题予以研究改良,提供一种易于拆装清理、均质速度快、效果好的高压均质机,旨在通过该技术,达到解决问题与提高实用价值性的目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压均质机,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现有的高压剪切类均质机,由于其结构原因,搅拌桨所处的内部腔体空间较大,不利于剪切均质、效果较差的问题和不足。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高压均质机,由以下具体技术手段所达成:一种高压均质机,包括:主体、进料管、出料器、密封盖、螺栓、电机、电机支架、均质腔、搅拌轴、搅拌桨、料筒、均质膜、转轴、第一限位板、第二限位板、锁紧环、顶板、套筒、第一桨叶、第二桨叶、支架、底板;所述主体呈圆形筒状结构,且主体的侧部设置有进料管;所述出料器设置在主体的底部,且出料器与主体通过嵌合方式相连接;所述密封盖设置在主体的顶部,且密封盖与主体通过螺栓相连接;所述电机通过电机支架设置在密封盖的上部,且电机的主轴通过联轴器与搅拌轴相连接;所述均质腔设置在主体的内部,且均质腔的中部安装有搅拌轴;所述搅拌桨设置在搅拌轴的中部,且搅拌桨与搅拌轴通过套合方式相连接;所述出料器包括:料筒、均质膜;所述料筒呈圆筒状结构,且料筒的中部嵌合有均质膜;所述搅拌轴包括:转轴、第一限位板、第二限位板、锁紧环;所述转轴的中部设置有第一限位板与第二限位板,且转轴与第一限位板及第二限位板为一体式结构;所述锁紧环设置在转轴的上部,且锁紧环与转轴通过螺纹相连接;所述搅拌桨包括:顶板、套筒、第一桨叶、第二桨叶、支架、底板;所述套筒设置在顶板的上部,且套筒与顶板为一体式结构;所述第一桨叶设置在顶板的下部,且第一桨叶与顶板通过支架及销轴相连接;所述第二桨叶设置在第一桨叶的下部,且第二桨叶与第一桨叶通过销轴相连接;所述支架设置在第二桨叶的下部,且支架与第二桨叶通过销轴相连接;所述底板设置在支架的下部,且底板与支架通过焊接方式相连接。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技术一种高压均质机所述转轴的上部设置有一处外螺纹,且锁紧环设置有与该外螺纹配合的内螺纹。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技术一种高压均质机所述第一限位板与第二限位板均为环形状结构,且第二限位板的上部设置有花键。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技术一种高压均质机所述第一桨叶呈矩形条状结构,且第一桨叶的下端呈U形状结构。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技术一种高压均质机所述支架为U形状铰支座,且第一桨叶与顶板连接用支架与支架结构相同。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技术一种高压均质机所述顶板呈环形状结构,且顶板的内径与第一限位板的内径大小相同。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技术一种高压均质机所述底板呈环形状结构,且底板的中部设置有花键键槽。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技术一种高压均质机所述主体的底部以及密封盖中部均设置支撑搅拌轴的轴承座。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技术一种高压均质机所述均质腔为截面呈棱形的环状腔室。由于上述技术方案的运用,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1、本技术一种高压均质机,通过将搅拌桨的两处桨叶通过销轴进行连接,使得搅拌桨的桨叶能够呈伞状开合,便于进出均质腔,同时均质腔的内部截面呈菱形状,其内部空间较小,能够与桨叶进行更好地配合,有利于提高剪切均质效果,且搅拌桨拆装方便,便于本装置的清理。2、本技术一种高压均质机,通过将搅拌桨与带有均质膜的出料器配合进行使用,通过旋转剪切均质以及高压迫使物料通过均质膜破坏分子结构的双重均质手段进行均质,有效的提高了均质效率以及均质效果。3、本技术通过对现有装置的改进,具有易于拆装清理、均质速度快、效果好优点,从而有效的解决了本技术提出的问题和不足。附图说明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搅拌轴与搅拌桨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搅拌轴与搅拌桨拆分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搅拌桨收拢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的A点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的B点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的出料器结构示意图。图中:主体1、进料管2、出料器3、密封盖4、螺栓5、电机6、电机支架7、均质腔8、搅拌轴9、搅拌桨10、料筒301、均质膜302、转轴901、第一限位板902、第二限位板903、锁紧环904、顶板1001、套筒1002、第一桨叶1003、第二桨叶1004、支架1005、底板1006。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术语“上”、“下”、“左”、“右”、“内”、“外”、“前端”、“后端”、“头部”、“尾部”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同时,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性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请参见图1至图7,本技术提供一种高压均质机的具体技术实施方案:一种高压均质机,包括:主体1、进料管2、出料器3、密封盖4、螺栓5、电机6、电机支架7、均质腔8、搅拌轴9、搅拌桨10、料筒301、均质膜302、转轴901、第一限位板902、第二限位板903、锁紧环904、顶板1001、套筒1002、第一桨叶1003、第二桨叶1004、支架1005、底板1006;主体1呈圆形筒状结构,且主体1的侧部设置有进料管2;出料器3设置在主体1的底部,且出料器3与主体1通过嵌合方式相连接;密封盖4设置在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压均质机,包括:主体(1)、进料管(2)、出料器(3)、密封盖(4)、螺栓(5)、电机(6)、电机支架(7)、均质腔(8)、搅拌轴(9)、搅拌桨(10)、料筒(301)、均质膜(302)、转轴(901)、第一限位板(902)、第二限位板(903)、锁紧环(904)、顶板(1001)、套筒(1002)、第一桨叶(1003)、第二桨叶(1004)、支架(1005)、底板(1006);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1)呈圆形筒状结构,且主体(1)的侧部设置有进料管(2);所述出料器(3)设置在主体(1)的底部,且出料器(3)与主体(1)通过嵌合方式相连接;所述密封盖(4)设置在主体(1)的顶部,且密封盖(4)与主体(1)通过螺栓(5)相连接;所述电机(6)通过电机支架(7)设置在密封盖(4)的上部,且电机(6)的主轴通过联轴器与搅拌轴(9)相连接;所述均质腔(8)设置在主体(1)的内部,且均质腔(8)的中部安装有搅拌轴(9);所述搅拌桨(10)设置在搅拌轴(9)的中部,且搅拌桨(10)与搅拌轴(9)通过套合方式相连接;所述出料器(3)包括:料筒(301)、均质膜(302);所述料筒(301)呈圆筒状结构,且料筒(301)的中部嵌合有均质膜(302);所述搅拌轴(9)包括:转轴(901)、第一限位板(902)、第二限位板(903)、锁紧环(904);所述转轴(901)的中部设置有第一限位板(902)与第二限位板(903),且转轴(901)与第一限位板(902)及第二限位板(903)为一体式结构;所述锁紧环(904)设置在转轴(901)的上部,且锁紧环(904)与转轴(901)通过螺纹相连接;所述搅拌桨(10)包括:顶板(1001)、套筒(1002)、第一桨叶(1003)、第二桨叶(1004)、支架(1005)、底板(1006);所述套筒(1002)设置在顶板(1001)的上部,且套筒(1002)与顶板(1001)为一体式结构;所述第一桨叶(1003)设置在顶板(1001)的下部,且第一桨叶(1003)与顶板(1001)通过支架及销轴相连接;所述第二桨叶(1004)设置在第一桨叶(1003)的下部,且第二桨叶(1004)与第一桨叶(1003)通过销轴相连接;所述支架(1005)设置在第二桨叶(1004)的下部,且支架(1005)与第二桨叶(1004)通过销轴相连接;所述底板(1006)设置在支架(1005)的下部,且底板(1006)与支架(1005)通过焊接方式相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压均质机,包括:主体(1)、进料管(2)、出料器(3)、密封盖(4)、螺栓(5)、电机(6)、电机支架(7)、均质腔(8)、搅拌轴(9)、搅拌桨(10)、料筒(301)、均质膜(302)、转轴(901)、第一限位板(902)、第二限位板(903)、锁紧环(904)、顶板(1001)、套筒(1002)、第一桨叶(1003)、第二桨叶(1004)、支架(1005)、底板(1006);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1)呈圆形筒状结构,且主体(1)的侧部设置有进料管(2);所述出料器(3)设置在主体(1)的底部,且出料器(3)与主体(1)通过嵌合方式相连接;所述密封盖(4)设置在主体(1)的顶部,且密封盖(4)与主体(1)通过螺栓(5)相连接;所述电机(6)通过电机支架(7)设置在密封盖(4)的上部,且电机(6)的主轴通过联轴器与搅拌轴(9)相连接;所述均质腔(8)设置在主体(1)的内部,且均质腔(8)的中部安装有搅拌轴(9);所述搅拌桨(10)设置在搅拌轴(9)的中部,且搅拌桨(10)与搅拌轴(9)通过套合方式相连接;所述出料器(3)包括:料筒(301)、均质膜(302);所述料筒(301)呈圆筒状结构,且料筒(301)的中部嵌合有均质膜(302);所述搅拌轴(9)包括:转轴(901)、第一限位板(902)、第二限位板(903)、锁紧环(904);所述转轴(901)的中部设置有第一限位板(902)与第二限位板(903),且转轴(901)与第一限位板(902)及第二限位板(903)为一体式结构;所述锁紧环(904)设置在转轴(901)的上部,且锁紧环(904)与转轴(901)通过螺纹相连接;所述搅拌桨(10)包括:顶板(1001)、套筒(1002)、第一桨叶(1003)、第二桨叶(1004)、支架(1005)、底板(1006);所述套筒(1002)设置在顶板(1001)的上部,且套筒(1002)与顶板(1001)为一体式结构;所述第一桨叶(1003)设置在顶板(1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亚力,彭地纬,柏美娟,潘长咏,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普菲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南;4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