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滤水超滤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888855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4 18:1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防滤水超滤设备,包括第一总管和与第一总管连接的第一支管,所述第一总管为一根通管,所述第一总管上开设有通孔,所述通孔与第一支管连接,第一总管与第一支管焊接连接构成整体结构,所述第一支管与超滤膜组件连接,超滤膜组件底部设有第二支管,第二支管与第二总管连接。解决原有结构中因主管与支管连接口多,安装支管对口不方便,容易漏水的问题;整体结构简化,降低材料成本,降低人工安装成本,安装方便,提高总管强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滤水超滤设备
本技术涉及一种过滤器,具体涉及一种防滤水超滤设备。
技术介绍
当今世界,水资源越来越紧缺,如果通过设备的处理后把工业生产产生的废水变成可循环利用的水资源,其生产的意义及产生的效益将不言而喻,在现有的超滤设备中水泵将污水泵入主管道,现有技术中主管道与支管采用四通管件连接,由于接口多,接头的调整不方便,常常会出现漏水的情况,造成资源的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将吸纳有技术中主管道与支管连接由于接口多,对接口的调整较困难,常出现漏水的情况,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漏水超滤设备,解决支管安装到主管道上安装困难,容易漏水的问题。本技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一种防滤水超滤设备,包括第一总管和与第一总管连接的第一支管,所述第一总管为一根通管,所述第一总管上开设有通孔,所述通孔与第一支管连接,第一总管与第一支管焊接连接构成整体结构,所述第一支管与超滤膜组件连接,超滤膜组件底部设有第二支管,第二支管与第二总管连接。针对现有技术中主管与支管采用四通管件加补芯连接,接口处常常因为连接不紧出现漏水的的情况,本技术提出防滤水超滤设备,第一总管采用一根通管,减少接头的使用,超滤膜与第一支管连接后,再通过定位钻将第一支管焊接到第一总管上,接头上没有应力,第一总管与第一支管构成整体结构,使用过程中不会出现漏水的情况。本技术在具体使用过程时,总泵中的污水泵入第一总管中,水流经过第一总管上的通孔将水流入第一支管,水流经过第一支管流入超滤膜组件中,经超滤膜组件过滤之后,净水流入超滤膜组件底部的第二支管,最终汇入第二总管,输送到净水池备用。本技术通过第一支管与第一总管焊接在一起形成一体式结构,与现有技术相比减少了接口的连接件,避免接口处出现漏水的情况。为进一步实现第一支管与第一总管的连接,所述通孔为锥形口,所述锥形口等间距开设在第一总管上。用开孔器在总管上开孔,再扩成锥形口,便于第一支管插进总管的锥形口中,第一支管端部与锥形口配合,第一总管上等间距开设有通孔,便于水流从第一总管流入各个第一支管。为进一步实现第一总管与第一支管的连接,所述锥形口与第一总管外表面接触为锥形口大端,锥形口与第一总管内表面接触为锥形口小端。采用开孔器在第一总管上开孔,扩孔时,第一总管的外表面与开孔器接触为锥形口的大端,第一总管的内表面与开孔器接触为锥形口的小端,锥形口的设置便于第一支管与第一总管的焊接。为进一步实现第一支管与总管的连接,所述第一支管与锥形口吹焊连接。在第一支管插进锥形口后,使用与第一支管材料相同的材质焊条,用塑料吹焊枪对第一支管端口和第一总管的锥形口吹焊连接,焊接后第一支管与第一总管为整体结构,连接口由第一支管和第一总管焊接在一起,避免接口处漏水。为进一步提高滤水效果,所述第一支管沿总管中心线对称设置有超滤膜组件,所述超滤膜组件与第一支管固定连接。第一支管端部与超滤膜组件的顶部连接,水流顺着第一支管与流入超滤膜组件内,超滤膜组件对水中的杂质进行层层过滤,过滤好的干净水流入第二支管。为进一步提高滤水效果,每根第一支管对应分为两个分叉口,分叉口端部分别连接沿第一总管中心线对称的超滤膜组件。第一支管端部分为两个分叉口,分叉口分别与超滤膜组件连接,便于将水流从第一支管引进超滤膜组件。为进一步提高第一总管与第一支管的密封性,所述第一总管与第一支管均采用UPVC管或PE管。UPVC和PE材料的管件具备耐腐蚀性强、机械强度高、流体阻力小的特点,第一总管与第一支管均采用UPVC管或PE管便于第一总管与第一支管之间采用同种材料焊条进行焊接。防滤水超滤设备的过滤方法为:用水泵将污水泵入总管,水流经过总管上的开口流入第一支管,水流经过第一支管流入超滤膜组件,经超滤膜过滤以后,干净的水经过超滤膜组件底部的第二支管汇入第二总管,由第二总管输送到净水池备用。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1、本技术一种防滤水超滤设备,本技术中将原有的总管与支管采用四通管件加补芯连接改为直通管道上开通孔与支管吹焊连接,解决原有结构中因主管与支管连接口多,安装支管对口不方便,容易漏水的问题;2、本技术一种防滤水超滤设备,简化结构,降低材料成本,降低人工安装成本,安装方便,提高总管强度;3、本技术一种防滤水超滤设备,本方案直接将第一支管和超滤膜组件连接固定好之后,使用定位钻将第一支管焊接到主管上,减小接头的应力,方便调整支管的位置,主管与支管之间不容易漏水。附图说明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实施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并不构成对本技术实施例的限定。在附图中: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总管通孔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改进后的超滤设备俯视图;图4为原有的超滤设备俯视图。附图中标记及对应的零部件名称:1-总管,101-通孔,2-第一支管,3-超滤膜组件,4-第二支管,5-第二总管。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方式及其说明仅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作为对本技术的限定。实施例1:如图1所示,本技术一种防滤水超滤设备,包括第一总管1和与第一总管1连接的第一支管2,所述第一总管1为一根通管,所述第一总管1上开设有通孔101,所述通孔101与第一支管2连接,第一总管1与第一支管2焊接连接构成整体式结构,所述第一支管2与超滤膜组件3连接,超滤膜组件3底部设有第二支管4,第二支管4与第二总管5连接。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防滤水超滤设备,水泵将污水泵送到第一总管1,第一总管1是一根通管,在通管上间隔开有通孔101,通孔101用于与第一支管2焊接连接,焊接连接相比现有技术采用四通管件加补芯连接不仅减少了总管1与第一支管2连接口的数量,也增加了总管1与支管之间的密封性,避免从连接口漏水的情况,第一支管2与超滤膜组件3连接,水流进入超滤膜组件3经过层层过滤,过滤好的净水从第二支管4汇入第二总管5,流入净水池备用。相比于现有技术中主管1与第一支管2采用四通管件连接,在调整过程中易出现一端调整好,另一端会出现翘起连接不严的情况,本方案避免出现支管与总管连接口连接不严出现漏水的情况。实施例2:如图2所示的一种防滤水超滤设备,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所述通孔101为锥形口,所述锥形口等间距开设在第一总管1上。第一总管1上等间距用开孔器开有通孔101,再扩成锥形口与第一支管2吹焊连接,第一支管2等间距连接在总管道上,便于水流从总管中流入第一支管2。本实施例中通孔101为锥形口,所述锥形口与第一总管1外表面接触为锥形口大端,锥形口与第一总管1内表面接触为锥形口小端。本实施例中第一支管2与锥形口吹焊连接。将第一支管2与超滤膜组件3连接好之后,使用定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防滤水超滤设备,包括第一总管(1)和与第一总管(1)连接的第一支管(2),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总管(1)为一根通管,所述第一总管(1)上开设有通孔(101),所述通孔(101)与第一支管(2)连接,第一总管(1)与第一支管(2)焊接连接构成整体式结构,所述第一支管(2)与超滤膜组件(3)连接,超滤膜组件(3)底部设有第二支管(4),第二支管(4)与第二总管(5)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滤水超滤设备,包括第一总管(1)和与第一总管(1)连接的第一支管(2),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总管(1)为一根通管,所述第一总管(1)上开设有通孔(101),所述通孔(101)与第一支管(2)连接,第一总管(1)与第一支管(2)焊接连接构成整体式结构,所述第一支管(2)与超滤膜组件(3)连接,超滤膜组件(3)底部设有第二支管(4),第二支管(4)与第二总管(5)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滤水超滤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101)为锥形口,所述锥形口等间距开设在第一总管(1)上。


3.根据权利要求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文华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善水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