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效率除尘装置,包括吸收箱、蓄液箱、抽气装置和换热管;吸收箱的顶部设置有进气管;吸收箱内设置有吸收液;吸收箱的底部设置有排污管;吸收箱的内壁上设置有安装仓,安装仓为顶部带有开口的仓体;安装仓的顶部设置有滤布;蓄液箱上安装在吸收箱的顶部,蓄液箱的底部设置有喷淋装置;喷淋装置伸入吸收箱内部;喷淋装置的底部设置多个喷头;吸收箱上设置有回流管,回流管上串联设置有增压泵;吸收箱的底部设置有过滤网,过滤网位于回流管的管口处;吸收箱的内部设置多组换热管,换热管设置呈“S”型;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除尘效果好,同时能够对烟气中热量进行吸收循环利用,减少能量浪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效率除尘装置
本技术涉及除尘
,尤其涉及一种高效率除尘装置。
技术介绍
火力发电或锅炉燃烧都需要使用大量燃料;燃料在燃烧的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烟气与粉尘;随着环保形势越来越严峻,烟气和粉尘必须进行处理后达标进行排放;火力发电和锅炉燃烧产生的烟气中除了具有粉尘还具有大量的热量,现有技术中的除尘装置仅仅能对灰尘进行过滤,对于大量的热量只能排放到空气中白白浪费。为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中提出一种高效率除尘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一)技术目的为解决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火力发电和锅炉燃烧产生的烟气中除了具有粉尘还具有大量的热量,现有技术中的除尘装置仅仅能对灰尘进行过滤,对于大量的热量只能排放到空气中白白浪费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出一种高效率除尘装置,本技术除尘效果好,同时能够对烟气中热量进行吸收循环利用,减少能量浪费。(二)技术方案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高效率除尘装置,包括吸收箱、蓄液箱、抽气装置和换热管;吸收箱的顶部设置有进气管;吸收箱内设置有吸收液;吸收箱的底部设置有排污管,排污管上设置有阀门;吸收箱的内壁上设置有安装仓,安装仓为顶部带有开口的仓体;安装仓的顶部设置有滤布;抽气装置设置在吸收箱远离进气管的一端;抽气装置的输入端伸入吸收箱内部,且抽气装置的输入端位于滤布下方;蓄液箱上安装在吸收箱的顶部,蓄液箱的底部设置有喷淋装置;喷淋装置伸入吸收箱内部,喷淋装置设置多个,喷淋装置竖直向下喷出吸收液;喷淋装置上支撑柱,支撑柱为空心管,支撑柱内部安装有导管;喷淋装置的底部设置多个喷头;吸收箱上设置有回流管,回流管上串联设置有增压泵,回流管的一端与蓄液箱连接,另一端与吸收箱连接;吸收箱的底部设置有过滤网,过滤网位于回流管的管口处;吸收箱的内部设置多组换热管,换热管设置呈“S”型;吸收箱的底部设置有进液管和出液管;吸收箱换热管的一端与出液管连接,另一端与进液管连接;出液管和进液管与外部设备连接;换热管、出液管和进液管内部循环流动有换热液。优选的,吸收箱的内部设置有液位检测装置,吸收箱的外壳上设置有显示模块,液位检测装置与显示模块信号连接。优选的,安装仓的侧壁朝向进气管的方向倾斜设置。优选的,吸收箱的内部竖直设置有挡板,挡板位于安装仓远离抽气装置的一侧;挡板底部的水平高度低于安装仓顶部的水平高度。优选的,吸收箱上设置有高压气泵,高压气泵的输入端与气源连接;高压气泵的输出端设置有喷吹头,且喷吹头位于安装仓滤布的正上方,喷吹头朝向滤布吹出压缩空气。优选的,换热管采用导热性能良好的金属材料制成。优选的,出液管的外周上包裹有保温材料。本技术的上述技术方案具有如下有益的技术效果:本技术中,抽气装置启动持续将吸收箱内的气体向外抽送,使得吸收箱内形成负压状态;进气管与燃烧室相连,在负压条件下,燃烧室内产生的烟气与粉尘不断的通过进气管进入吸收箱内部;进气管高于吸收箱吸收液的液面;进入吸收箱内的烟气与粉尘一部分直接与吸收液接触被吸收液吸收;另一部分通过喷淋装置喷淋出来的吸收液吸收,吸收液将烟气与粉尘吸收后;吸收液的温度逐渐升高;而在本技术中,吸收箱的内部设置多组换热管,换热管设置呈“S”型;换热管内的换热液吸收热量升温,换热液通过出液管向外部需要供热的设备输送,在输送设备换热完毕后通过进液管送回吸收箱内的换热管中,有效的将烟气中存在的热量进行吸收转化,供其他设备使用,减少了热量的浪费;吸收箱上设置有回流管,吸收箱内的吸收液先通过过滤网过滤,之后在增压泵的作用下加压;加压后的吸收液送入蓄液箱中,实现了吸收液的循环利用;使用一段时间后,可以打开排污管将吸收烟尘的吸收液从排污管排出;蓄液箱与外部的供液装置连接;通过蓄液箱和喷淋装置向吸收箱内补足吸收液即可,使用更加方便。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高效率除尘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提出的高效率除尘装置中喷淋装置放大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提出的高效率除尘装置中抽气装置的安装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1、显示模块;2、液位检测装置;3、吸收箱;4、进气管;5、蓄液箱;6、回流管;7、高压气泵;8、喷吹头;9、抽气装置;10、增压泵;11、过滤网;12、出液管;13、进液管;14、换热管;15、排污管;16、阀门;17、喷淋装置;171、喷头;172、支撑柱;18、挡板;19、安装仓;20、滤布。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了,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并参照附图,对本技术进一步详细说明。应该理解,这些描述只是示例性的,而并非要限制本技术的范围。此外,在以下说明中,省略了对公知结构和技术的描述,以避免不必要地混淆本技术的概念。如图1-3所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高效率除尘装置,包括吸收箱3、蓄液箱5、抽气装置9和换热管14;吸收箱3的顶部设置有进气管4;吸收箱3内设置有吸收液;吸收箱3的底部设置有排污管15,排污管15上设置有阀门16;吸收箱3的内壁上设置有安装仓19,安装仓19为顶部带有开口的仓体;安装仓19的顶部设置有滤布20;抽气装置9设置在吸收箱3远离进气管4的一端;抽气装置9的输入端伸入吸收箱3内部,且抽气装置9的输入端位于滤布20下方;蓄液箱5上安装在吸收箱3的顶部,蓄液箱5的底部设置有喷淋装置17;喷淋装置17伸入吸收箱3内部,喷淋装置17设置多个,喷淋装置17竖直向下喷出吸收液;喷淋装置17上支撑柱172,支撑柱172为空心管,支撑柱172内部安装有导管;喷淋装置17的底部设置多个喷头171;吸收箱3上设置有回流管6,回流管6上串联设置有增压泵10,回流管6的一端与蓄液箱5连接,另一端与吸收箱3连接;吸收箱3的底部设置有过滤网11,过滤网11位于回流管6的管口处;吸收箱3的内部设置多组换热管14,换热管14设置呈“S”型;吸收箱3的底部设置有进液管13和出液管12;吸收箱3换热管14的一端与出液管12连接,另一端与进液管13连接;出液管12和进液管13与外部设备连接;换热管14、出液管12和进液管13内部循环流动有换热液。本技术中,抽气装置9启动持续将吸收箱3内的气体向外抽送,使得吸收箱3内形成负压状态;进气管4与燃烧室相连,在负压条件下,燃烧室内产生的烟气与粉尘不断的通过进气管4进入吸收箱3内部;进气管4高于吸收箱3吸收液的液面,防止负压条件引起吸收液倒流入进气管4;进入吸收箱3内的烟气与粉尘一部分直接与吸收液接触被吸收液吸收;另一部分通过喷淋装置17喷淋出来的吸收液吸收,吸收液将烟气与粉尘吸收后;吸收液的温度逐渐升高;而在本技术中,吸收箱3的内部设置多组换热管14,换热管14设置呈“S”型;换热管14内的换热液吸收热量升温,换热液通过出液管12向外部需要供热的设备输送,在输送设备换热完毕后通过进液管13送回吸收箱3内的换热管14中,有效的将烟气中存在的热量进行吸收转化,供其他设备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效率除尘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吸收箱(3)、蓄液箱(5)、抽气装置(9)和换热管(14);/n吸收箱(3)的顶部设置有进气管(4);吸收箱(3)内设置有吸收液;吸收箱(3)的底部设置有排污管(15),排污管(15)上设置有阀门(16);吸收箱(3)的内壁上设置有安装仓(19),安装仓(19)为顶部带有开口的仓体;安装仓(19)的顶部设置有滤布(20);抽气装置(9)设置在吸收箱(3)远离进气管(4)的一端;抽气装置(9)的输入端伸入吸收箱(3)内部,且抽气装置(9)的输入端位于滤布(20)下方;/n蓄液箱(5)上安装在吸收箱(3)的顶部,蓄液箱(5)的底部设置有喷淋装置(17);喷淋装置(17)伸入吸收箱(3)内部,喷淋装置(17)设置多个,喷淋装置(17)竖直向下喷出吸收液;喷淋装置(17)上支撑柱(172),支撑柱(172)为空心管,支撑柱(172)内部安装有导管;喷淋装置(17)的底部设置多个喷头(171);吸收箱(3)上设置有回流管(6),回流管(6)上串联设置有增压泵(10),回流管(6)的一端与蓄液箱(5)连接,另一端与吸收箱(3)连接;吸收箱(3)的底部设置有过滤网(11),过滤网(11)位于回流管(6)的管口处;/n吸收箱(3)的内部设置多组换热管(14),换热管(14)设置呈“S”型;吸收箱(3)的底部设置有进液管(13)和出液管(12);吸收箱(3)换热管(14)的一端与出液管(12)连接,另一端与进液管(13)连接;出液管(12)和进液管(13)与外部设备连接;换热管(14)、出液管(12)和进液管(13)内部循环流动有换热液。/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效率除尘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吸收箱(3)、蓄液箱(5)、抽气装置(9)和换热管(14);
吸收箱(3)的顶部设置有进气管(4);吸收箱(3)内设置有吸收液;吸收箱(3)的底部设置有排污管(15),排污管(15)上设置有阀门(16);吸收箱(3)的内壁上设置有安装仓(19),安装仓(19)为顶部带有开口的仓体;安装仓(19)的顶部设置有滤布(20);抽气装置(9)设置在吸收箱(3)远离进气管(4)的一端;抽气装置(9)的输入端伸入吸收箱(3)内部,且抽气装置(9)的输入端位于滤布(20)下方;
蓄液箱(5)上安装在吸收箱(3)的顶部,蓄液箱(5)的底部设置有喷淋装置(17);喷淋装置(17)伸入吸收箱(3)内部,喷淋装置(17)设置多个,喷淋装置(17)竖直向下喷出吸收液;喷淋装置(17)上支撑柱(172),支撑柱(172)为空心管,支撑柱(172)内部安装有导管;喷淋装置(17)的底部设置多个喷头(171);吸收箱(3)上设置有回流管(6),回流管(6)上串联设置有增压泵(10),回流管(6)的一端与蓄液箱(5)连接,另一端与吸收箱(3)连接;吸收箱(3)的底部设置有过滤网(11),过滤网(11)位于回流管(6)的管口处;
吸收箱(3)的内部设置多组换热管(14),换热管(14)设置呈“S”型;吸收箱(3)的底部设置有进液管(13)和出液管(12);吸收箱(3)换热管(14)的一端与出液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有明,
申请(专利权)人:山西海蓝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西;1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