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纳米银触摸屏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888079 阅读:6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4 18:15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触摸屏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纳米银触摸屏,包括触摸屏主体,所述触摸屏主体由第一图案化导电膜的柔性基板和集干膜与纳米银导电层于一体的TCTF相对贴合而成,所述柔性基板和TCTF的贴合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对已经提供的柔性基板和TCTF分别进行裁剪;S2.将所述柔性基板导电面和所述TCTF非导电面均涂抹上光学胶;通过第一固定框、第一连接孔、第二固定框、第二连接孔、外框架、第一弹性机构、第二弹性机构的相互配合,在触摸屏主体受到挤压时,触摸屏主体的周边位置在触摸屏主体的周边位置会产生拉拽力的弹性连接在可以向内侧弹性收缩,减弱了挤压力对触摸屏主体的冲击作用,进一步提高了挤压力的抗挤压能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纳米银触摸屏
本专利技术属于触摸屏
,具体的说是一种纳米银触摸屏。
技术介绍
触摸屏是一种显著改善人机操作界面的输入设备,具有直观、简单、快捷的优点。触摸屏在许多电子产品中已经获得了广泛的应用,比如手机、PDA、多媒体、公共信息查询系统等。以GFF结构电容式触摸屏为例,其基本结构为发射层、OCA、接收层、OCA和盖板玻璃;其中发射层和接收层均为图案化的透明导电膜。传统的CTP(OGS/TOL及GFF等)结构触摸屏的透明导电膜都是采用ITO镀膜,通过激光刻蚀、丝网印刷、黄光刻蚀等方式制作的。现有技术中也出现了一些焦化废气处理装置的技术方案,如申请号为201610550479.5的一项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触摸屏及其制造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提供集干膜与纳米银导电层于一体的TCTF和具有第一图案化导电膜的一柔性基板;将所述柔性基板的导电面朝向所述TCTF非导电面相对贴合;对TCTF导电面进行曝光显影,形成第二图案化导电膜;所述第一图案化导电膜的导电材料为纳米银颗粒和/或纳米银线。现有技术中目前大多数使用的纳米银触摸屏生产完成后,在实际的应用过程中,会对纳米银触摸屏的边沿处进行固定,在触屏和挤压的过程中,纳米银触摸屏会受到一定的按压力,因此纳米银触摸屏会产生一定的变形,但是纳米银触摸屏的四周被固定,纳米银触摸屏的四周会承受较大的作用力,无法得到缓冲,因此降低了纳米银触摸屏的耐挤压能力。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纳米银触摸屏生产完成后,在实际的应用过程中,会对纳米银触摸屏的边沿处进行固定,在触屏和挤压的过程中,纳米银触摸屏会受到一定的按压力,因此纳米银触摸屏会产生一定的变形,但是纳米银触摸屏的四周被固定,纳米银触摸屏的四周会承受较大的作用力,无法得到缓冲,因此降低了纳米银触摸屏的耐挤压能力的不足,解决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纳米银触摸屏。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纳米银触摸屏,包括触摸屏主体,所述触摸屏主体由第一图案化导电膜的柔性基板和集干膜与纳米银导电层于一体的TCTF相对贴合而成,所述柔性基板和TCTF的贴合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对已经提供的柔性基板和TCTF分别进行裁剪;S2.将所述柔性基板导电面和所述TCTF非导电面均涂抹上光学胶,将涂抹的光学胶厚度从柔性基板的导电面和所述TCTF非导电面的内侧向外侧逐渐减小,涂抹光学胶完成后,将柔性基板的导电面和所述TCTF非导电面通过光学胶贴合,并且赶走气泡;工作时,将涂抹的光学胶厚度从柔性基板的导电面和所述TCTF非导电面向外侧逐渐减小,起到了防止靠内侧的粘贴面无法被粘贴到的作用,并且在贴合的过程中靠内侧多出的光学胶会被挤压到边沿处,可以充分利用光学胶,赶走气泡为了防止造成气泡影响光学胶的质量;S3.对胶合后的光学胶进行低温烘干,并且对挤出触摸屏主体的光学胶进行清理;工作时,通过对胶低温烘干,起到了加速光学胶凝固速度的作用,使得柔性基板导电面和所述TCTF非导电面的贴合快速成型,加速生产速度;S4.将制备完成的触摸屏主体的边缘处固定连接上框架机构,维持触摸屏形态;工作时,在将触摸屏主体实际安装使用过程中,框架机构作为与应用设备的连接机构,无需将触摸屏主体与应用设备进行连接,并且可以对触摸屏主体整体具有支撑的作用,维持触摸屏主体的稳定;其中,步骤S4中所述框架机构包括两个第一固定框和两个第二固定框;所述第一固定框的外侧面开设有第一连接孔;所述第二固定框的侧面开设有第二连接孔;两个所述第一固定框的内壁分别胶接在触摸屏主体左右两端的表面上;两个第二固定框的内壁分别胶接在触摸屏主体前后两端的表面上;所述第一固定框和第二固定框对角之间留设有移动空间;所述第二固定框和第一固定框的表面上共同滑动连接有外框架;所述外框架内壁的左右两侧均通过第一弹性机构与第一连接孔弹性连接;所述外框架内壁的前后两侧均通过第二弹性机构与第二连接孔弹性连接;工作时,第一固定框和第二固定框会对触摸屏主体的边沿处起到了加固,使得触摸屏主体边沿处被定型,滑动连接在第一固定框和第二固定框表面上的外框架,将触摸屏主体、第一固定框和第二固定框的整体进行了固定,从而维持触摸屏主体的形态,增加了触摸屏主体的稳定性,当触摸屏主体受到外力挤压时,触摸屏主体的周边位置会产生拉拽力,对第一固定框和两个第二固定框进行拉拽,第一固定框和第二固定框会在第一固定框和两个第二固定框内壁上滑动,并且得到第一弹性机构和第二弹性机构的缓冲,第二弹性机构和第一弹性机构会在拉力的作用下产生弹性伸缩,从而将拉拽力进行缓冲,从而减弱挤压力对触摸屏主体的冲击作用,进一步提高了挤压力的抗挤压能力。优选的,根据步骤S1所述对柔性基板和TCTF剪裁的标准采用统一的尺寸进行剪裁,使得剪裁后的柔性基板和TCTF的大小适配;工作时,采用统一的剪裁尺寸,使得柔性基板和TCTF被剪裁后的尺寸合适,直接进行贴合,无需后期再进行重复剪裁,提高了工作的效率。优选的,所述第一弹性机构包括第一连接销;所述第一连接销固定连接在外框架的内壁上;所述第一连接销的端部穿过第一连接孔,并且所述第一连接销的端部固定连接有第一限位块;所述第一连接销的表面套接有第一缓冲弹簧;所述第一缓冲弹簧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在第一限位块侧面和外框架内壁上;工作时,第一连接销和第一限位块和第一连接孔的相互配合,将第一固定框滑动连接在外框架的内壁上,并且在第一缓冲弹簧的缓冲作用下,第一固定框和外框架的相对滑动是具有弹性缓冲的,因此可以对第一固定框受到的拉拽力进行缓冲,从而间接减弱触摸屏主体上的作用力。优选的,所述第二弹性机构包括第二连接销;所述第二连接销固定连接在外框架的内壁上;所述第二连接销的端部穿过第二连接孔,并且所述第二连接销的端部固定连接有第二限位块;所述第二连接销的表面套接有第二缓冲弹簧;所述第二缓冲弹簧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在第二限位块侧面和外框架内壁上;工作时,通过第二连接销、第二连接孔和第二限位块的相互配合,将第二固定框滑动连接在外框架内壁上,并且在第一缓冲弹簧的缓冲作用下,第二固定框和外框架的相对滑动是具有弹性缓冲的,因此可以对第一固定框受到的拉拽力进行缓冲,从而间接减弱触摸屏主体上的作用力。优选的,所述第一固定框的顶部和底部均固定连接有第一滑块;所述外框架内壁的顶部和底部均开设有第一滑槽;所述第一滑块滑动连接在第一滑槽的内壁上;工作时,通过第一滑块和第一滑槽的滑动连接,起到了将第一固定框的顶部和底部均与外框架内壁滑动连接的作用,从而增加了第一固定框和外框架滑动连接的连接点,使得第一固定框和外框架的连接更加稳固,避免在作用力较大时,第一固定框在滑动的过程中脱离外框架的问题。优选的,所述第二固定框的顶部和底部均固定连接有第二滑块;所述第二固定框内壁的顶部和底部均开设有第二滑槽;所述第二滑块滑动连接在第二滑槽的内壁上;工作时,通过第二滑块和第二滑槽的滑动连接,起到了将第二滑块的顶部和底部均与外框架内壁滑动连接的作用,从而增加了第二固定框和外框架滑动连接的连接点,使得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纳米银触摸屏,包括触摸屏主体(1),所述触摸屏主体(1)由第一图案化导电膜的柔性基板(101)和集干膜与纳米银导电层于一体的TCTF(102)相对贴合而成,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基板(101)和TCTF(102)的贴合方法包括以下步骤:/nS1.对已经提供的柔性基板(101)和TCTF(102)分别进行裁剪;/nS2.将所述柔性基板(11)导电面和所述TCTF(102)非导电面均涂抹上光学胶(103),将涂抹的光学胶(103)厚度从柔性基板(11)的导电面和所述TCTF(102)非导电面的内侧向外侧逐渐减小,涂抹光学胶(103)完成后,将柔性基板(1)的导电面和所述TCTF非导电面通过光学胶(103)贴合,并且赶走气泡;/nS3.对胶合后的光学胶(103)进行低温烘干,并且对挤出触摸屏主体的光学胶进行清理;/nS4.将制备完成的触摸屏主体(1)的边缘处固定连接上框架机构,维持触摸屏形态;/n其中,步骤S4中所述框架机构包括两个第一固定框(2)和两个第二固定框(3);所述第一固定框(2)的外侧面开设有第一连接孔(201);所述第二固定框(3)的侧面开设有第二连接孔(301);两个所述第一固定框(2)的内壁分别胶接在触摸屏主体(1)左右两端的表面上;两个第二固定框(3)的内壁分别胶接在触摸屏主体(1)前后两端的表面上;所述第一固定框(2)和第二固定框(3)对角之间留设有移动空间;所述第二固定框(3)和第一固定框(2)的表面上共同滑动连接有外框架(4);所述外框架(4)内壁的左右两侧均通过第一弹性机构(5)与第一连接孔(201)弹性连接;所述外框架(4)内壁的前后两侧均通过第二弹性机构(6)与第二连接孔(301)弹性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纳米银触摸屏,包括触摸屏主体(1),所述触摸屏主体(1)由第一图案化导电膜的柔性基板(101)和集干膜与纳米银导电层于一体的TCTF(102)相对贴合而成,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基板(101)和TCTF(102)的贴合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对已经提供的柔性基板(101)和TCTF(102)分别进行裁剪;
S2.将所述柔性基板(11)导电面和所述TCTF(102)非导电面均涂抹上光学胶(103),将涂抹的光学胶(103)厚度从柔性基板(11)的导电面和所述TCTF(102)非导电面的内侧向外侧逐渐减小,涂抹光学胶(103)完成后,将柔性基板(1)的导电面和所述TCTF非导电面通过光学胶(103)贴合,并且赶走气泡;
S3.对胶合后的光学胶(103)进行低温烘干,并且对挤出触摸屏主体的光学胶进行清理;
S4.将制备完成的触摸屏主体(1)的边缘处固定连接上框架机构,维持触摸屏形态;
其中,步骤S4中所述框架机构包括两个第一固定框(2)和两个第二固定框(3);所述第一固定框(2)的外侧面开设有第一连接孔(201);所述第二固定框(3)的侧面开设有第二连接孔(301);两个所述第一固定框(2)的内壁分别胶接在触摸屏主体(1)左右两端的表面上;两个第二固定框(3)的内壁分别胶接在触摸屏主体(1)前后两端的表面上;所述第一固定框(2)和第二固定框(3)对角之间留设有移动空间;所述第二固定框(3)和第一固定框(2)的表面上共同滑动连接有外框架(4);所述外框架(4)内壁的左右两侧均通过第一弹性机构(5)与第一连接孔(201)弹性连接;所述外框架(4)内壁的前后两侧均通过第二弹性机构(6)与第二连接孔(301)弹性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纳米银触摸屏,其特征在于:根据步骤S1所述对柔性基板(101)和TCTF(102)剪裁的标准采用统一的尺寸进行剪裁,使得剪裁后的柔性基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宇祥王军
申请(专利权)人:合肥沃智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