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烟气除尘装置
本技术涉及烟气过滤
,尤其是涉及一种烟气除尘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工业的发展,包括冶金、钢铁、能源和化学材料等在内的重工业会产生大量的烟气,烟气是气体和烟尘的混合物,烟尘中包含了大量人体可吸入颗粒,如PM2.5,烟气的直接排放会对环境和居民健康造成严重损害。烟气在排放前多采用过滤装置进行过滤除尘,排烟管与过滤装置连通,烟气过滤后再通过排烟管排放;现有的过滤装置都是单通式,也即烟气在过滤装置内的移动路径是单向的。在过滤过程中,烟尘会大量堆积在过滤装置靠近进烟管的一侧,一方面,使得过滤装置的靠近进烟管的一侧滤芯容易堵塞,降低过滤效果;另一方面,靠近进烟管的一侧滤芯堵塞后会致使整个过滤装置失效,而过滤装置靠近排烟管的一侧滤芯还没有得到充分的利用,没有充分发挥过滤装置整体的过滤效能。综合以上,现有烟气除尘过滤装置容易堵塞,过滤效能低下。公开于该
技术介绍
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加深对本技术总体
技术介绍
的理解,而不应当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烟气除尘装置,以缓解了现有除尘装置过滤装置容易堵塞、过滤效能低下的技术问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在于:本技术提供的烟气除尘装置,包括过滤组件和换向组件;所述换向组件和所述过滤组件串联于进烟管和排烟管之间,所述过滤组件内设置有过滤腔室,所述过滤组件上设置有与所述过滤腔室连通的第一连通口及第二连通口;所述烟气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烟气除尘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过滤组件(300)和换向组件(400);/n所述换向组件(400)和所述过滤组件(300)串联于进烟管(100)和排烟管(200)之间,所述过滤组件(300)内设置有过滤腔室,所述过滤组件(300)上设置有与所述过滤腔室连通的第一连通口(311)及第二连通口(312);/n所述烟气除尘装置具有第一导通状态和第二导通状态,/n在所述第一导通状态下,烟气依次通过所述换向组件(400)、所述第一连通口(311)、所述过滤腔室和所述第二连通口(312)后进入所述排烟管(200);/n在所述第二导通状态下,烟气依次通过所述换向组件(400)、所述第二连通口(312)、所述过滤腔室和所述第一连通口(311)后进入所述排烟管(200)。/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烟气除尘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过滤组件(300)和换向组件(400);
所述换向组件(400)和所述过滤组件(300)串联于进烟管(100)和排烟管(200)之间,所述过滤组件(300)内设置有过滤腔室,所述过滤组件(300)上设置有与所述过滤腔室连通的第一连通口(311)及第二连通口(312);
所述烟气除尘装置具有第一导通状态和第二导通状态,
在所述第一导通状态下,烟气依次通过所述换向组件(400)、所述第一连通口(311)、所述过滤腔室和所述第二连通口(312)后进入所述排烟管(200);
在所述第二导通状态下,烟气依次通过所述换向组件(400)、所述第二连通口(312)、所述过滤腔室和所述第一连通口(311)后进入所述排烟管(20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烟气除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组件(300)包括固定床体(310)和颗粒床层(320);
所述固定床体(310)内设置有所述过滤腔室,所述颗粒床层(320)设置于所述过滤腔室内,所述第一连通口(311)和所述第二连通口(312)均设置于所述固定床体(310)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烟气除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烟气除尘装置还包括烟尘分离组件(500);
所述烟尘分离组件(500)与所述固定床体(310)循环连通,所述颗粒床层(320)能够在固定床体(310)和所述烟尘分离组件(500)之间循环移动,所述烟尘分离组件(500)上设置有烟尘分离口(521),所述颗粒床层(320)中的烟尘能够通过所述分离口(521)排出。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烟气除尘装置,其特征在于,床层提升组件包括预提升部(510)和分离部(520);
所述分离部(520)内设置有烟尘分离腔室,所述分离腔室通过回料管(522)与所述过滤腔室连通,所述回料管(522)上设置有第一控制阀(527),所述分离部(520)上设置有与所述分离腔室连通的所述分离口(521);
所述预提升部(510)内设置有预提升腔室,所述预提升腔室通过出料管(523)与所述过滤腔室连通,所述出料管(523)上设置有第二控制阀(528),所述预提升腔室通过提升管(524)与所述分离腔室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烟气除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料管(523)上设置有第一支管(525),所述第一支管(525)用于输出气体将从所述过滤腔室沿所述出料管(523)进入到所述预提升腔室的所述颗粒床层(320)分散;
所述预提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若瑾,王德武,唐猛,刘燕,张少峰,吴天航,苏杭,
申请(专利权)人:河北工业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天津;1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