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污水处理附属装置的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多级污水过滤装置,其无需停机即可对纱布过滤层进行更换,操作简便,保证污水处理正常进行,提高使用可靠性;包括过滤箱,过滤箱的内部设置有放置腔,放置腔内竖向设置有隔板,隔板将放置腔隔成左腔室和右腔室,隔板的顶部设置有连通孔,左腔室内横向设置有过滤网,过滤箱的顶端设置有进水管,进水管的底端自过滤箱的顶端伸入至左腔室内并穿过过滤网至过滤网的下方,过滤箱的右端底部设置有与右腔室相通的排水管;还包括竖板、中隔板、两组外筒、两组内筒、横板、两组连通管、两组开关阀、搭环、纱布过滤网和盖板,内筒和外筒的同壁上分别设置有内过滤孔和外过滤孔。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级污水过滤装置
本技术涉及污水处理附属装置的
,特别是涉及一种多级污水过滤装置。
技术介绍
众所周知,多级污水过滤装置是一种用于污水处理过程中,对污水中的杂质进行过滤的辅助装置,其在污水处理的领域中得到了广泛的使用;现有的多级污水过滤装置包括过滤箱,过滤箱的内部设置有放置腔,并在放置腔内竖向设置有隔板,隔板将放置腔隔成左腔室和右腔室,隔板的顶部设置有连通孔,左腔室和右腔室通过连通孔相通,左腔室内横向设置有过滤网,右腔室内设置有砂砾过滤层和纱布过滤层,过滤箱的顶端设置有进水管,进水管的底端自过滤箱的顶端伸入至左腔室内并穿过过滤网至过滤网的下方,过滤箱的右端底部设置有与右腔室相通的排水管;现有的多级污水过滤装置使用时,将污水自进水管导入至左腔室内,通过过滤网对污水中较大的杂质颗粒进行过滤,经过初步过滤的污水通过连通孔进入右腔室,通过右腔室内的砂砾过滤层和纱布过滤层对污水中杂质进行深度过滤,经过过滤的水自排水管排出;现有的多级污水过滤装置使用中发现,随着过纱布过滤层上吸附杂质的越来越多,需要对纱布过滤层进行更换,而其需要将设备停机才可以对纱布过滤层进行更换,且操作繁琐,影响污水处理的进程,导致使用可靠性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无需停机即可对纱布过滤层进行更换,操作简便,保证污水处理正常进行,提高使用可靠性的多级污水过滤装置。本技术的一种多级污水过滤装置,包括过滤箱,过滤箱的内部设置有放置腔,并在放置腔内竖向设置有隔板,隔板将放置腔隔成左腔室和右腔室,隔板的顶部设置有连通孔,左腔室和右腔室通过连通孔相通,左腔室内横向设置有过滤网,过滤箱的顶端设置有进水管,进水管的底端自过滤箱的顶端伸入至左腔室内并穿过过滤网至过滤网的下方,过滤箱的右端底部设置有与右腔室相通的排水管;还包括竖板、中隔板、两组外筒和两组内筒,所述右腔室的顶部横向设置有横板,横板将右腔室隔成上腔室和下腔室,所述竖板竖向安装于上腔室内并将上腔室隔成左边的过渡室和右边的取放室,所述中隔板的顶端、底端、左端和右端分别与取放室的内顶壁、内底壁、左侧壁和右侧壁连接,中隔板将取放室隔成前取放室和后取放室,竖板的前半区域和后半区域均设置有左右贯通的连通管,其中一组连通管将过渡室和前取放室连通,另外一组连通管将过渡室和后取放室连通,并在两组连通管上均设置有开关阀,前取放室和后取放室的底部均设置有与下腔室相通的圆形通孔,所述两组外筒的底端分别自前取放室和后取放室内穿过圆形通孔伸入至下腔室内,并在两组外筒的顶部均设置有搭环,两组搭环的底端分别与前取放室和后取放室的内底壁接触,所述两组内筒分别位于两组外筒的内部,并在两组内筒和两组外筒之间均设置有纱布过滤网,内筒和外筒的同壁上分别设置有内过滤孔和外过滤孔,过滤箱的顶端设置有两组取放口,两组取放口分别与前取放室和后取放室相通,并在两组取放口处均设置有盖板。本技术的一种多级污水过滤装置,所述纱布过滤网缠绕在内筒的外侧,并且纱布过滤网的外侧与外筒的内侧壁贴紧。本技术的一种多级污水过滤装置,所述内筒的外侧顶部设置有密封环,所述密封环的设置有外螺纹结构,所述外筒的内侧壁顶部设置有内螺纹结构,密封环与外筒通过螺纹连接。本技术的一种多级污水过滤装置,还包括网状过滤筒和圆形滤网,所述过滤网的中部设置有上下贯通的固定通孔,所述网状过滤筒的底端与过滤网的固定通孔焊接固定,所述圆形滤网与网状过滤筒的顶部焊接固定。本技术的一种多级污水过滤装置,还包括减速电机,所述减速电机安装于过滤箱的底端,并在减速电机的顶部输出端设置有转轴,所述转轴的顶端自过滤箱的底端伸入至左腔室内,并在转轴上设置有若干搅动板,所述若干搅动板均位于网状过滤筒内,并在若干搅动板的外侧均设置有刷毛,所述刷毛的端部与网状过滤筒的内侧贴紧。本技术的一种多级污水过滤装置,所述排水管与下腔室相通。本技术的一种多级污水过滤装置,所述下腔室的底部设置有砂砾过滤层。本技术的一种多级污水过滤装置,所述两组搭环的顶端均设置有提手。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污水通过进水管进入左腔室内,通过过滤网对污水中的较大颗粒杂质进行过滤,经过初步过滤的污水通过连通孔进入过渡室内,过渡室内的污水通过两组连通管分别进入前取放室和后取放室内,前取放室和后取放室内的污水分别进入两组内筒内,污水穿过内筒的内过滤孔、纱布过滤层和外筒的外过滤孔进入下腔室内,经过处理的水自排水管导出,需要对纱布过滤网进行更换时,关闭其中一组开关阀,然后打开相对应的盖板,将需要更换纱布过滤网外筒自取放口提出,然后对内筒和外筒之间的纱布过滤网进行更换,再将更换好的外筒安装至原来位置即可,同样的方式再对另外一组外筒中的纱布过滤网进行更换,无需停机即可对纱布过滤层进行更换,操作简便,保证污水处理正常进行,提高使用可靠性。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图1的A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过滤箱内部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内筒的立体结构示意图;附图中标记:1、过滤箱;2、隔板;3、左腔室;4、连通孔;5、过滤网;6、进水管;7、排水管;8、竖板;9、中隔板;10、外筒;11、内筒;12、横板;13、过渡室;14、前取放室;15、后取放室;16、连通管;17、开关阀;18、搭环;19、纱布过滤网;20、内过滤孔;21、外过滤孔;22、盖板;23、密封环;24、网状过滤筒;25、圆形滤网;26、减速电机;27、转轴;28、搅动板;29、刷毛;30、砂砾过滤层;31、提手。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技术,但不用来限制本技术的范围。如图1至图4所示,本技术的一种多级污水过滤装置,包括过滤箱1,过滤箱1的内部设置有放置腔,并在放置腔内竖向设置有隔板2,隔板2将放置腔隔成左腔室3和右腔室,隔板2的顶部设置有连通孔4,左腔室3和右腔室通过连通孔4相通,左腔室3内横向设置有过滤网5,过滤箱1的顶端设置有进水管6,进水管6的底端自过滤箱1的顶端伸入至左腔室3内并穿过过滤网5至过滤网5的下方,过滤箱1的右端底部设置有与右腔室相通的排水管7;还包括竖板8、中隔板9、两组外筒10和两组内筒11,右腔室的顶部横向设置有横板12,横板12将右腔室隔成上腔室和下腔室,竖板8竖向安装于上腔室内并将上腔室隔成左边的过渡室13和右边的取放室,中隔板9的顶端、底端、左端和右端分别与取放室的内顶壁、内底壁、左侧壁和右侧壁连接,中隔板9将取放室隔成前取放室14和后取放室15,竖板8的前半区域和后半区域均设置有左右贯通的连通管16,其中一组连通管16将过渡室13和前取放室14连通,另外一组连通管16将过渡室13和后取放室15连通,并在两组连通管16上均设置有开关阀17,前取放室14和后取放室15的底部均设置有与下腔室相通的圆形通孔,两组外筒1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多级污水过滤装置,包括过滤箱(1),过滤箱(1)的内部设置有放置腔,并在放置腔内竖向设置有隔板(2),隔板(2)将放置腔隔成左腔室(3)和右腔室,隔板(2)的顶部设置有连通孔(4),左腔室(3)和右腔室通过连通孔(4)相通,左腔室(3)内横向设置有过滤网(5),过滤箱(1)的顶端设置有进水管(6),进水管(6)的底端自过滤箱(1)的顶端伸入至左腔室(3)内并穿过过滤网(5)至过滤网(5)的下方,过滤箱(1)的右端底部设置有与右腔室相通的排水管(7);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竖板(8)、中隔板(9)、两组外筒(10)和两组内筒(11),所述右腔室的顶部横向设置有横板(12),横板(12)将右腔室隔成上腔室和下腔室,所述竖板(8)竖向安装于上腔室内并将上腔室隔成左边的过渡室(13)和右边的取放室,所述中隔板(9)的顶端、底端、左端和右端分别与取放室的内顶壁、内底壁、左侧壁和右侧壁连接,中隔板(9)将取放室隔成前取放室(14)和后取放室(15),竖板(8)的前半区域和后半区域均设置有左右贯通的连通管(16),其中一组连通管(16)将过渡室(13)和前取放室(14)连通,另外一组连通管(16)将过渡室(13)和后取放室(15)连通,并在两组连通管(16)上均设置有开关阀(17),前取放室(14)和后取放室(15)的底部均设置有与下腔室相通的圆形通孔,所述两组外筒(10)的底端分别自前取放室(14)和后取放室(15)内穿过圆形通孔伸入至下腔室内,并在两组外筒(10)的顶部均设置有搭环(18),两组搭环(18)的底端分别与前取放室(14)和后取放室(15)的内底壁接触,所述两组内筒(11)分别位于两组外筒(10)的内部,并在两组内筒(11)和两组外筒(10)之间均设置有纱布过滤网(19),内筒(11)和外筒(10)的同壁上分别设置有内过滤孔(20)和外过滤孔(21),过滤箱(1)的顶端设置有两组取放口,两组取放口分别与前取放室(14)和后取放室(15)相通,并在两组取放口处均设置有盖板(22)。/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级污水过滤装置,包括过滤箱(1),过滤箱(1)的内部设置有放置腔,并在放置腔内竖向设置有隔板(2),隔板(2)将放置腔隔成左腔室(3)和右腔室,隔板(2)的顶部设置有连通孔(4),左腔室(3)和右腔室通过连通孔(4)相通,左腔室(3)内横向设置有过滤网(5),过滤箱(1)的顶端设置有进水管(6),进水管(6)的底端自过滤箱(1)的顶端伸入至左腔室(3)内并穿过过滤网(5)至过滤网(5)的下方,过滤箱(1)的右端底部设置有与右腔室相通的排水管(7);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竖板(8)、中隔板(9)、两组外筒(10)和两组内筒(11),所述右腔室的顶部横向设置有横板(12),横板(12)将右腔室隔成上腔室和下腔室,所述竖板(8)竖向安装于上腔室内并将上腔室隔成左边的过渡室(13)和右边的取放室,所述中隔板(9)的顶端、底端、左端和右端分别与取放室的内顶壁、内底壁、左侧壁和右侧壁连接,中隔板(9)将取放室隔成前取放室(14)和后取放室(15),竖板(8)的前半区域和后半区域均设置有左右贯通的连通管(16),其中一组连通管(16)将过渡室(13)和前取放室(14)连通,另外一组连通管(16)将过渡室(13)和后取放室(15)连通,并在两组连通管(16)上均设置有开关阀(17),前取放室(14)和后取放室(15)的底部均设置有与下腔室相通的圆形通孔,所述两组外筒(10)的底端分别自前取放室(14)和后取放室(15)内穿过圆形通孔伸入至下腔室内,并在两组外筒(10)的顶部均设置有搭环(18),两组搭环(18)的底端分别与前取放室(14)和后取放室(15)的内底壁接触,所述两组内筒(11)分别位于两组外筒(10)的内部,并在两组内筒(11)和两组外筒(10)之间均设置有纱布过滤网(19),内筒(11)和外筒(10)的同壁上分别设置有内过滤孔(20)和外过滤孔(21),过滤箱(1)的顶端设置有两组取放口,两组取放口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盛建永,
申请(专利权)人:盛建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