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折叠滤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887744 阅读:5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4 18:1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一种折叠滤芯,其包括中心杆,外壳和位于两者间的褶状滤膜,褶具有靠近中心杆侧的褶谷,靠近外壳侧的褶峰和连接褶谷和褶峰的腿,褶谷和褶峰以固定频率分别与中心杆和外壳间隔开,与中心杆间隔开的褶谷为第一褶谷,与中心杆接触的褶谷为第二褶谷,与外壳间隔开的褶峰为第一褶峰,与外壳接触的褶峰为第二褶峰。第一褶谷和第一褶峰所在的褶的两条腿的高度至少为中心杆和外壳间距的50%,使得褶的安装操作更简单,不易发生褶的变形,结构稳定性好。而第二褶谷附近的腿的内侧形成第一空隙和第二褶峰附近的腿的内侧形成第二空隙可减小进料流体和洁净滤液的流动压差,改善流体通过滤芯时的流动特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折叠滤芯
本技术涉及过滤
,特别是一种折叠滤芯。
技术介绍
如附图1所示的现有的折叠滤芯,所有的褶的褶高相等,在褶的整个高度范围内,褶的表面紧密贴在一起,且所有的褶峰和褶谷分别接触滤芯的中心杆和外壳。由于所有的褶高度相等并且褶表面在整个高度范围内紧紧地贴在一起,仅靠近褶峰和褶谷的比较小的面积的褶表面裸露出来。该滤芯在过滤过程中,假如流体的流向为由滤芯的外侧朝向内侧流动时,流体中的颗粒不断在褶峰附近裸露出来的褶表面上积累,容易导致褶峰端附近的滤膜过早堵塞问题。若流体的流动方向相反时,则容易导致褶谷端附近的滤膜过早堵塞,且由于褶的表面包括褶谷和褶峰的整个高度范围内紧紧挤压一起,还对流体流动造成较大的阻力,导致过滤速率小。为了解决以上问题,专利号为JP4634890B2的日本专利提供一种折叠滤芯,该折叠滤芯具有不与内芯或外壳接触的褶,使得进料流体能够与滤膜的更大的面积接触,并提供更大的有效过滤膜面积。如该日本专利附图所示,该折叠滤芯的褶的形式为,外壳侧褶单元包括至少两个接触外壳的褶峰及位于两褶峰之间的至少一个褶谷,该褶谷不与内芯接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折叠滤芯,包括中心杆,外壳和位于两者间的滤膜,所述的中心杆和外壳具有液体可透过的孔隙,所述的滤膜折叠形成褶,所述的褶具有靠近中心杆侧的褶谷,靠近外壳侧的褶峰和连接褶谷和褶峰的腿,所述的褶谷和褶峰以固定频率分别与中心杆和外壳间隔开,所述的与中心杆间隔开的褶谷为第一褶谷,所述的与中心杆接触的褶谷为第二褶谷,所述的与外壳间隔开的褶峰为第一褶峰,所述的与外壳接触的褶峰为第二褶峰,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褶谷与中心杆之间的距离为中心杆和外壳之间的间距的5%-50%,所述的第一褶峰与外壳之间的距离为中心杆和外壳之间的间距的5%-50%,所述的第二褶谷附近的腿的内侧形成第一空隙,所述的第二褶峰附近的腿...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折叠滤芯,包括中心杆,外壳和位于两者间的滤膜,所述的中心杆和外壳具有液体可透过的孔隙,所述的滤膜折叠形成褶,所述的褶具有靠近中心杆侧的褶谷,靠近外壳侧的褶峰和连接褶谷和褶峰的腿,所述的褶谷和褶峰以固定频率分别与中心杆和外壳间隔开,所述的与中心杆间隔开的褶谷为第一褶谷,所述的与中心杆接触的褶谷为第二褶谷,所述的与外壳间隔开的褶峰为第一褶峰,所述的与外壳接触的褶峰为第二褶峰,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褶谷与中心杆之间的距离为中心杆和外壳之间的间距的5%-50%,所述的第一褶峰与外壳之间的距离为中心杆和外壳之间的间距的5%-50%,所述的第二褶谷附近的腿的内侧形成第一空隙,所述的第二褶峰附近的腿的内侧形成第二空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叠滤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褶谷与中心杆之间形成第三空隙,所述的第一褶峰与外壳之间形成第四空隙,所述的第三空隙将其两侧的第二褶谷间隔开,所述的第四空隙将其两侧的第二褶峰间隔开。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折叠滤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三空隙的最窄处至少为第一褶谷对应的两条腿的厚度的1/10,所述的第四空隙的最窄处至少为第一褶峰对应的两条腿的厚度的1/10。


4.根据权利要求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贾建东廖卫泉柯文静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科百特过滤器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