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折叠滤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887742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4 18:1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折叠滤芯,其包括中心杆,外壳和位于两者间的滤膜,滤膜折叠形成褶,褶具有靠近中心杆侧的褶谷,接触外壳的褶峰和连接褶谷和褶峰的腿,褶谷以固定频率与中心杆间隔开,与中心杆间隔开的褶谷为第一褶谷,与中心杆接触的褶谷为第二褶谷,第一褶谷与中心杆的间距为中心杆和外壳间距的5%‑50%,使得褶谷的排列适当疏松、密度合理,安装时,褶能够很轻松地插入中心杆和外壳间的空隙,褶谷不会与中心杆的外周发生强烈的摩擦作用,大大减小中心杆的外周对褶谷的摩擦损伤。此外,在第二褶谷附近的腿的内侧形成第一空隙,该第一空隙形成了在滤芯在整个轴向高度范围内延伸的流体流道,其便于流体快速通过滤芯,加快过滤速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折叠滤芯
本技术涉及过滤
,特别是一种折叠滤芯。
技术介绍
现有的折叠滤芯,包括中心杆,外壳和位于中心杆和外壳间的滤膜,滤膜折叠形成褶,褶具有接触中心杆的褶谷,接触外壳的褶峰及连接褶谷和褶峰的腿。通常,通过增加容纳在中心杆和外壳间的褶的数目或增大褶高来增大过滤面积。但是,由于中心侧空间较小,当褶的数目过多时,会出现中心杆侧的褶谷间相互接触、挤压得过于紧密,安装时,不易将褶插在中心杆和外壳之间,并且,插入时,褶谷会与中心杆的外周间发生严重的摩擦作用,进而造成滤膜磨损,甚至可能造成滤膜破裂。此外,中心杆侧褶谷挤压得过于紧密,还给流体流动造成很大的阻力,流体难以通过中心杆侧滤膜,导致过滤器的过滤速率小。因此,需要改进现有滤芯的结构,解决在安装过程中,由于褶谷与中心杆的外周间发生的摩擦作用造成滤膜磨损及滤芯的过滤速率小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达到的目的是解决现有的滤芯在安装过程中,由于褶谷与中心杆的外周间发生严重的摩擦作用,造成滤膜磨损及滤芯的过滤速率小的问题,并提供一种折叠滤芯。为了达到上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折叠滤芯,包括中心杆,外壳和位于两者间的滤膜,中心杆和外壳具有液体可透过的孔隙,滤膜折叠形成褶,褶具有靠近中心杆侧的褶谷,接触外壳的褶峰和连接褶谷和褶峰的腿,褶谷以固定的频率分别与中心杆间隔开,与中心杆间隔开的褶谷为第一褶谷,与中心杆接触的褶谷为第二褶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褶谷与中心杆之间的距离为中心杆和外壳之间的间距的5%-50%,所述的第二褶谷附近的腿的内侧形成第一空隙。/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折叠滤芯,包括中心杆,外壳和位于两者间的滤膜,中心杆和外壳具有液体可透过的孔隙,滤膜折叠形成褶,褶具有靠近中心杆侧的褶谷,接触外壳的褶峰和连接褶谷和褶峰的腿,褶谷以固定的频率分别与中心杆间隔开,与中心杆间隔开的褶谷为第一褶谷,与中心杆接触的褶谷为第二褶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褶谷与中心杆之间的距离为中心杆和外壳之间的间距的5%-50%,所述的第二褶谷附近的腿的内侧形成第一空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叠滤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空隙在折叠滤芯的整个轴向高度范围内延伸,所述的第一空隙的径向长度为第一褶谷与中心杆之间的距离的70%以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折叠滤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空隙在第二褶谷附近的腿的内侧形成流体流道,所述的流体流道在折叠滤芯的整个轴向高度范围内延伸。


4.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折叠滤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褶谷与中心杆之间形成第二空隙,所述的第二空隙将其两侧的第二褶谷间隔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贾建东廖卫泉柯文静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科百特过滤器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