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舞蹈训练用身体柔韧度训练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886953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4 18:1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舞蹈辅助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来说是一种舞蹈训练用身体柔韧度训练装置,包括练习架及底座,底座设置于练习架的底部;练习架为由对称设置的纵板及纵板之间固定连接的横板构成的n形架,横板上对称设置有牵引绳,牵引绳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能够使脚和脚踝穿过的脚环,脚环上连接有拉绳,每个纵板上沿纵向均并排设置有若干穿接孔,每个拉绳的另一端均能够穿过任一穿接孔并向外延伸;底座的顶面中部设置有舞蹈架,舞蹈架包括平衡板及支撑杆,支撑杆对称设置于平衡板的底部,支撑杆的底部固定连接在底座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适应于不同人群进行循序渐进式的腿部柔韧性训练,避免了拉伸强度过大或过猛而导致的韧带、肌腱、肌肉或皮肤的损伤。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舞蹈训练用身体柔韧度训练装置
本技术涉及舞蹈辅助装置
,具体来说是一种舞蹈训练用身体柔韧度训练装置。
技术介绍
舞蹈是一种表演艺术,是用身体来完成各种优雅或高难度的动作,一般有音乐伴奏,以有节奏的动作为主要表现手段的艺术形式。它一般借助音乐,也借助其他的道具。舞蹈本身有多元的社会意义及作用,包括运动、社交、求偶、祭祀、礼仪等。在人类文明起源前,舞蹈在仪式,礼仪,庆典和娱乐方面都十分重要。中国在五千年以前就已经出现了舞蹈,它产生于奴隶社会,发展到秦汉之际已形成一定特色。由于舞蹈需要完成许多高难度动作,因而对身体的柔韧性要求很高,柔韧性可以分为主动柔韧性和被动柔韧性。影响柔韧性的因素有:关节骨结构,关节周围组织的体积,韧带、肌腱、肌肉和皮肤的伸展性。现有技术的舞蹈训练器材一般是扶杆类器材,这种器材一般是固定结构,由于功能形式单一,高度不可调节或者难以调节,导致无法满足不同身高舞蹈训练者的需求,且无法循序渐进地进行腿部柔韧性训练,造成柔韧性训练效果不佳的现象。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舞蹈训练用身体柔韧度训练装置,适应于不同人群进行循序渐进式的腿部柔韧性训练,避免了拉伸强度过大或过猛而导致的韧带、肌腱、肌肉或皮肤的损伤。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舞蹈训练用身体柔韧度训练装置,包括练习架及底座,所述底座设置于所述练习架的底部;所述练习架为由对称设置的纵板及两个所述纵板顶部共同固定连接的横板构成的n形架,所述横板上两端对称设置有牵引绳,所述牵引绳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能够使脚和脚踝穿过的脚环,所述脚环上连接有拉绳,每个所述纵板上均沿纵向均并列设置有若干穿接孔,每个所述拉绳的均能对应穿过所述穿接孔并向外延伸;所述底座的顶面中部设置有舞蹈架,所述舞蹈架包括平衡板及支撑杆,所述支撑杆对称设置于所述平衡板的底部两侧,所述支撑杆的底部固定连接在所述底座上。本技术的特征还在于,优选的,两个所述牵引绳上分别对称设置有辅助环,两个所述辅助环上共同可拆卸连接有用于辅助下腰的腰部辅助带。优选的,所述平衡板包括一个下板和两个上板,所述下板与所述支撑杆连接,所述下板顶面的前、后两侧边缘均铰接所述上板,两个所述上板抵接后的宽度之和小于或等于所述下板的宽度。优选的,所述支撑杆包括固定管和滑动杆,所述固定管与所述底座固定连接,所述固定管内套设有所述滑动杆,所述滑动杆的顶部与所述下板底部固定连接,所述滑动杆沿竖直方向并排设置有若干螺孔,所述固定管上还转动设置有与所述螺孔相匹配的用于调节并固定所述滑动杆的固定螺栓。优选的,所述底座的底部两侧垂直设置有n形支撑,每个所述n形支撑的底端均设置有运行轮,所述运行轮上设置有刹车片。优选的,所述纵板上还设置有用于使所述拉绳绑定的绑定环。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的有益效果是:1、本技术设置有牵引绳、脚环、拉绳、平衡板、支撑杆及绑定环,训练者需进行腿部拉伸时,则将脚或脚踝置入脚环内,手握牵引绳并通过牵引绳保持稳定,协助者通过拉动拉绳使操作者腿部张开,然后根据训练者腿部能够张开的最大角度将拉绳由位于不同高度的穿接孔穿出,并将穿出后的拉绳绑在绑定环上,与此同时调节支撑杆的高度,使腿部位于平衡板上,既便于训练者进行腿部拉伸,也避免了拉伸强度过大而导致韧带、肌腱、肌肉或皮肤的损伤,且在进行腿部训练时可将平衡板的上板和下板置于同一平面,增加平衡板边缘与腿部的接触面积,避免腿部产生不适感,实现了对腿部柔韧度锻炼的目的。2、本技术设置有辅助环、平衡板、支撑杆及腰部辅助带,对于初学者来说,在进行腿部拉伸时,可以通过腰部辅助带将腰部进行固定,能够帮助训练者支撑身体,保持训练者上半身的稳定;在进行腰部的柔韧训练时,也可以通过腰部辅助带将腰部进行固定,避免初学者因身体僵硬而受伤,也可以帮助初学者起身,对于已经得到长期训练的训练者来说,则直接通过舞蹈架进行腰部的锻炼,而且支撑杆可以根据不同训练者的情况进行高度的调节,实现不同人群的使用,在进行腰部训练时,将上板置于下板的顶部,避免影响由背后下腰的动作。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种舞蹈训练用身体柔韧度训练装置的正视图;图2为本技术一种舞蹈训练用身体柔韧度训练装置的侧视图;图3为本技术一种舞蹈训练用身体柔韧度训练装置的舞蹈架的平衡板拉开结构图;图4为本技术一种舞蹈训练用身体柔韧度训练装置的舞蹈架的平衡板收拢结构图。附图标记说明:1、练习架;2、底座;3、牵引绳;4、脚环;5、拉绳;6、纵板;7、舞蹈架;8、平衡板;9、支撑杆;10、绑定环;11、辅助环;12、固定管;13、滑动杆;14、固定螺栓;15、下板;16、上板;17、运行轮;18、腰部辅助带;19、n形支撑;20、横板;21、穿接孔。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用以较佳的实施例及附图1-4配合详细的说明。本技术以附图1中两个绑定环所在的方位为左、右方向。一种舞蹈训练用身体柔韧度训练装置,包括练习架1及底座2,所述底座2设置于所述练习架1的底部,所述底座2用于支撑所述练习架1,训练者在练习架1上进行训练;所述练习架1为由对称设置的纵板6及两个所述纵板6顶部共同固定连接的横板20构成的n形架,所述横板20上两端对称设置有牵引绳3的一端,所述牵引绳3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能够使脚和脚踝穿过的脚环4,所述脚环4上连接有拉绳5,训练者在练习时用手将牵引绳3进行抓握,然后将脚踝套设于脚环4内,并拉动拉绳5,使腿部伸展并保持伸展状态,对腿部进行柔韧性训练,每个所述纵板6上均沿纵向均并列设置有若干穿接孔21,每个所述拉绳5的另一端均能够穿过任一所述穿接孔21并向外延伸,所述纵板6上还设置有用于使所述拉绳5绑定的绑定环10,并排设置的穿接孔的高度不一致,此时可根据训练者的实际情况,然后根据训练者两腿之间张开的角度,将拉绳5的另一端由穿接孔21内穿出,并将拉绳5的另一端绑定在绑定环10上,实现了腿部的训练;所述底座2的顶面中部设置有舞蹈架7,舞蹈架7便于训练者在舞蹈架7上进行训练,所述舞蹈架7包括平衡板8及支撑杆9,所述支撑杆9对称设置于所述平衡板8的底部两侧,所述支撑杆9的底部固定连接在所述底座2上,支撑杆9能够进行高度调整,平衡板8能够进行宽度调整,调整后使得训练者在进行腿部训练时还可以使腿部置于舞蹈架7上,通过平衡板8对腿部进行支撑,防止拉伸强度过大而导致韧带、肌腱、肌肉或皮肤的损伤,对在进行腿部训练时的训练者进行了保护。所述支撑杆9包括固定管12和滑动杆13,所述固定管12与所述底座2固定连接,所述固定管12内套设有所述滑动杆13的一端,所述滑动杆13的另一端与所述下板15底部固定连接,所述滑动杆13沿竖直方向并排设置有若干螺孔,所述固定管12上还转动设置有与所述螺孔相匹配的固定螺栓14,所述固定螺栓14用于调节并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舞蹈训练用身体柔韧度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练习架(1)及底座(2),所述底座(2)设置于所述练习架(1)的底部;/n所述练习架(1)为由对称设置的纵板(6)及两个所述纵板(6)顶部共同固定连接的横板(20)构成的n形架,所述横板(20)上两端对称设置有牵引绳(3),所述牵引绳(3)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能够使脚和脚踝穿过的脚环(4),所述脚环(4)上连接有拉绳(5),每个所述纵板(6)上均沿纵向均并列设置有若干穿接孔(21),每个所述拉绳(5)均能对应穿过所述穿接孔(21)并向外延伸;/n所述底座(2)的顶面中部设置有舞蹈架(7),所述舞蹈架(7)包括平衡板(8)及支撑杆(9),所述支撑杆(9)对称设置于所述平衡板(8)的底部两侧,所述支撑杆(9)的底部固定连接在所述底座(2)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舞蹈训练用身体柔韧度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练习架(1)及底座(2),所述底座(2)设置于所述练习架(1)的底部;
所述练习架(1)为由对称设置的纵板(6)及两个所述纵板(6)顶部共同固定连接的横板(20)构成的n形架,所述横板(20)上两端对称设置有牵引绳(3),所述牵引绳(3)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能够使脚和脚踝穿过的脚环(4),所述脚环(4)上连接有拉绳(5),每个所述纵板(6)上均沿纵向均并列设置有若干穿接孔(21),每个所述拉绳(5)均能对应穿过所述穿接孔(21)并向外延伸;
所述底座(2)的顶面中部设置有舞蹈架(7),所述舞蹈架(7)包括平衡板(8)及支撑杆(9),所述支撑杆(9)对称设置于所述平衡板(8)的底部两侧,所述支撑杆(9)的底部固定连接在所述底座(2)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舞蹈训练用身体柔韧度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牵引绳(3)上分别对称设置有辅助环(11),两个所述辅助环(11)上共同可拆卸连接有用于辅助下腰的腰部辅助带(18)。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舞蹈训练用身体柔韧度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平衡板(8)包括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菲康静
申请(专利权)人:陕西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