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食品检测中调色实验用的试剂滴加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食品检测
,具体为一种食品检测中调色实验用的试剂滴加装置。
技术介绍
食品安全检测是按照国家指标来检测食品中的有害物质,主要是一些有害有毒的指标的检测,比如重金属、黄曲霉毒素等。食品科学与工程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引入和运用化工单元操作,并发展形成食品工程单元操作,从而促进食品工业向大规模、连续化和自动化的方向发展,食品检测中调色实验用的试剂滴加装置就是一种食品检测试验用试剂滴加的装置,现有的试剂滴加装置结构较为简单,多为通过活塞杆配合滴加管进行按压式滴加,在进行滴加时紧紧通过手动控制活塞杆从而实现控制滴加试剂的量,无法实现精确定量滴加,影响检测的准确性,且紧紧实现对试剂滴加的功能,对于一些特殊试剂在滴加时需要进行加热处理无法满足需要,实用性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食品检测中调色实验用的试剂滴加装置,具备能够自由控制试剂的添加量等优点,解决了上述的问题。(二)技术方案为实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食品检测中调色实验用的试剂滴加装置,包括滴定管(1)和滴头(6),滴定管(1)上端为开口式,且滴定管(1)为透明状,滴定管(1)侧壁上设置有刻度,滴头(6)位于滴定管(1)下方并与滴定管(1)之间固定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滴定管(1)上端设置有大挤出器(2)和小挤出器(3),大挤出器(2)与小挤出器(3)之间相互卡接,且大挤出器(2)与小挤出器(3)下方设置有限制板(4),限制板(4)设置于滴定管(1)内部,且限制板(4)上端与大挤出器(2)和小挤出器(3)固定连接,限制板(4)下方设置有挤压装置(5),挤压装置(5)分别与大挤出器(2)和小挤出器(3)之间固定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食品检测中调色实验用的试剂滴加装置,包括滴定管(1)和滴头(6),滴定管(1)上端为开口式,且滴定管(1)为透明状,滴定管(1)侧壁上设置有刻度,滴头(6)位于滴定管(1)下方并与滴定管(1)之间固定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滴定管(1)上端设置有大挤出器(2)和小挤出器(3),大挤出器(2)与小挤出器(3)之间相互卡接,且大挤出器(2)与小挤出器(3)下方设置有限制板(4),限制板(4)设置于滴定管(1)内部,且限制板(4)上端与大挤出器(2)和小挤出器(3)固定连接,限制板(4)下方设置有挤压装置(5),挤压装置(5)分别与大挤出器(2)和小挤出器(3)之间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食品检测中调色实验用的试剂滴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大挤出器(2)包括转动盘(21),转动盘(21)前侧开设有大滑动槽(22),大滑动槽(22)为螺纹状,且转动盘(21)左右横向设置,滴定管(1)上设置有卡接板(24),卡接板(24)为倒凸状,即卡接板(24)外圈与滴定管(1)上壁相接触,转动盘(21)圆心处设置有固定杆(23),固定杆(23)贯穿卡接板(24)进行设置,且转动盘(21)与固定杆(23)之间活动连接,卡接板(24)上开设有与转动盘(21)大小相适配的开口,固定杆(23)前后两端与卡接板(24)固定连接,转动盘(21)上还设置有大联动杆(25),大联动杆(25)竖直进行设置,且卡接板(24)上与大联动杆(25)相对应的位置开设有大联动杆(25)大小相适配的开口,大联动杆(25)为L形杆,且大联动杆(25)短边端卡接于大滑动槽(22)中。
3.根据权利要求1和2其中任意一条所述的一种食品检测中调色实验用的试剂滴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小挤出器(3)包括转动环(31),卡接板(24)上开设有与转动环(31)形状相同的开口,转动环(31)为前后设置有圆环,且转动环(31)与转动盘(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琳,戴春阳,李陈娟,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康正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