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于晓峰专利>正文

一种远红外线发热面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886615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4 18:1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远红外线发热面罩,包括面罩本体、连接在所述面罩本体两侧的绑带和控制装置;所述面罩本体在对应人的眼睛、鼻孔和嘴部位置分别设有相适配的开孔;所述面罩本体从脸部至外依次为亲肤层、发热层、表面层;所述亲肤层、发热层、表面层呈生物学上人的脸部形状对应的叠合结构;其中,所述发热层包括呈相互交织的碳纤维丝和定型纱线,并在所述发热层的两侧分别设有与所述碳纤维相交叠压并平行排布的导电带,发热均匀,使用舒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远红外线发热面罩
本技术涉及护肤面罩的
,特别涉及一种远红外线发热面罩的

技术介绍
目前,习知的蒸汽敷脸是由蒸汽喷敷到皮肤外表皮上,对于皮肤内部血液循环的促进作用有限,以致保养品在脸上的吸收效果欠佳,而且人在温度变高的情况下毛孔会打开,加速保养品的吸收。经检索公开号为CN2930672Y的中国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远红外线护肤面罩,包括内层面罩、电热体、外层面罩、控制器和供电单元;所述的电热体设置在内层面罩和外层面罩之间,控制器和供电单元及电热体相应电连接。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结构简单、实用性高,制造容易,实用方便,可直接加热到皮肤内部,不但增加产品使用效果,而且满足于使用者之需求。但是此技术使用电热体加热面罩会出现发热不均匀的情况,影响使用。因此有必要提出一种发热均匀的远红外线发热面罩。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远红外线发热面罩,其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面罩使用时各部分发热不均匀的技术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出了一种包括面罩本体、连接在所述面罩本体两侧的绑带和控制装置;所述面罩本体在对应人的眼睛、鼻孔和嘴部位置分别设有相适配的开孔;所述面罩本体从脸部至外依次为亲肤层、发热层、表面层;所述亲肤层、发热层、表面层呈生物学上人的脸部形状对应的叠合结构;其中,所述发热层包括呈相互交织的碳纤维丝和定型纱线,并在所述发热层的两侧分别设有与所述碳纤维相交叠压并平行排布的导电带,发热均匀,使用舒适。作为优选,在所述导电带的顶端设有与所述控制装置连接的控制插口,方便连接电源。作为优选,所述碳纤维丝和定型纱线在单位面积内呈经纬线等量交织,形成的所述发热层的密度的为100-230T,密度大发热更加均匀。作为优选,所述控制装置包括电源导线和调节控制开关,控制加热层的工作状态。作为优选,在所述发热层和所述表面层之间还设有保温层,防止散热过快,节约资源。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的一种远红外线发热面罩的有益效果为:所述发热层包括呈相互交织的碳纤维丝和定型纱线,并在所述发热层的两侧分别设有与所述碳纤维相交叠压并平行排布的导电带,碳纤维丝和定型纱线均为碳纤维构成,使整个发热层都能导电发热,使面罩发热均匀,即使导电带断裂,由于碳纤维丝和定型纱线本身具有导电的作用,断裂的导电带能够依靠导电带周围的碳纤维带起到导电连通的作用,防止断裂后的导电带无法连通的问题,面部在加热的情况下,促进面部皮肤血液循环,加快人体新陈代谢,能够有效的祛除沉积色素和色斑,温度升高,毛孔张开,促进护肤品营养成分吸附,使皮肤更加紧致,保温层为聚氨酯保温层,保温效果好,面罩本体都采用硅胶材质,易清洗。本技术的特征及优点将通过实施例结合附图进行详细说明。【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一种远红外线发热面罩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一种远红外线发热面罩的发热层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一种远红外线发热面罩的剖视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一种远红外线发热面罩的A的局部放大图。图中:面罩1、绑带2、控制装置3、亲肤层11、发热层12、表面层13、控制插口31、碳纤维丝121、定型经纱122、导电带123、电源导线124、调节控制开关125、保温层14、开孔15。【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了,下面通过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但是应该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的范围。此外,在以下说明中,省略了对公知结构和技术的描述,以避免不必要地混淆本技术的概念。实施例一:参阅图1、图2、图3和图4,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远红外线发热面罩,包括面罩本体1、连接在所述面罩本体两侧的绑带2和控制装置3。所述面罩本体1在对应人的眼睛、鼻孔和嘴部位置分别设有相适配的开孔15。所述面罩本体1从脸部至外依次为亲肤层11、发热层12、表面层13。所述亲肤层11、发热层12、表面层13呈生物学上人的脸部形状对应的叠合结构。其中,所述发热层12包括呈相互交织的碳纤维丝121和定型纱线122,并在所述发热层12的两侧分别设有与所述碳纤维相交叠压并平行排布的导电带123,在所述导电带123的顶端设有与所述控制装置3连接的控制插口31,所述碳纤维丝121和定型纱线122在单位面积内呈经纬线等量交织,形成的所述发热层12的密度的为150T,所述控制装置3包括电源导线124和调节控制开关125,在所述发热层12和所述表面层13之间还设有保温层14,将保养液涂抹在脸上以后,通过绑带2将面罩本体1绑在脸上,亲肤层11贴在脸上,打开调节控制开关125以后,通过碳纤维丝121和定型经纱122进行加热,保温层14可以将保持温度稳定。实施例二:参阅图1、图2、图3和图4,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远红外线发热面罩,包括面罩本体1、连接在所述面罩本体两侧的绑带2和控制装置3。所述面罩本体1在对应人的眼睛、鼻孔和嘴部位置分别设有相适配的开孔15。所述面罩本体1从脸部至外依次为亲肤层11、发热层12、表面层13。所述亲肤层11、发热层12、表面层13呈生物学上人的脸部形状对应的叠合结构。其中,所述发热层12包括呈相互交织的碳纤维丝121和定型纱线122,并在所述发热层12的两侧分别设有与所述碳纤维相交叠压并平行排布的导电带123,在所述导电带123的顶端设有与所述控制装置3连接的控制插口31,所述碳纤维丝121和定型纱线122在单位面积内呈经纬线等量交织,形成的所述发热层12的密度的为150T,所述控制装置3包括电源导线124和调节控制开关125,在所述发热层12和所述表面层13之间还设有保温层14,将保养液涂抹在面罩本体1的亲肤层11后,通过绑带2将面罩本体1绑在脸上,亲肤层11贴在脸上,打开调节控制开关125以后,通过碳纤维丝121和定型经纱122进行加热,保温层14可以将保持温度稳定。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技术,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或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远红外线发热面罩,包括面罩本体(1)、连接在所述面罩本体两侧的绑带(2)和控制装置(3);所述面罩本体(1)在对应人的眼睛、鼻孔和嘴部位置分别设有相适配的开孔(15);其特征在于:所述面罩本体(1)从脸部至外依次为亲肤层(11)、发热层(12)、表面层(13);所述亲肤层(11)、发热层(12)、表面层(13)呈生物学上人的脸部形状对应的叠合结构;其中,所述发热层(12)包括呈相互交织的碳纤维丝(121)和定型纱线(122),并在所述发热层(12)的两侧分别设有与所述碳纤维丝(121)相交叠压并平行排布的导电带(123)。/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远红外线发热面罩,包括面罩本体(1)、连接在所述面罩本体两侧的绑带(2)和控制装置(3);所述面罩本体(1)在对应人的眼睛、鼻孔和嘴部位置分别设有相适配的开孔(15);其特征在于:所述面罩本体(1)从脸部至外依次为亲肤层(11)、发热层(12)、表面层(13);所述亲肤层(11)、发热层(12)、表面层(13)呈生物学上人的脸部形状对应的叠合结构;其中,所述发热层(12)包括呈相互交织的碳纤维丝(121)和定型纱线(122),并在所述发热层(12)的两侧分别设有与所述碳纤维丝(121)相交叠压并平行排布的导电带(123)。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远红外线发热面罩,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导电带(123)的顶端设有与所述控制装置(3)连接的控制插口(31)。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远红外线发热面罩,其特征在于:所述碳纤维丝(121)和定型纱线(122)在单位面积内呈经纬线等量交织,形成的所述发热层(12)的密度的为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于晓峰于晓明张林
申请(专利权)人:于晓峰于晓明张林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辽宁;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