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样装置及样本检测系统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886523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4 18:1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加样装置及样本检测系统,加样装置包括第三驱动件及加样针,第三驱动件驱动加样针移动,加样针用于将样本加载于加样位的载体上;加样装置还包括对应加样位设置的限位机构,限位机构包括弹性件,弹性件用于沿加样针的加样方向弹性抵压载体,以限制载体沿加样针的加样方向的运动。当载体位于加样位时,限位机构的弹性件弹性抵压载体,在加样针加样完成后向上退回的过程中,载体被弹性件压住而不会被带起,载体可正常进入到后续工序;同时,在载体朝加样位移动的过程中,在接触到弹性件后逐渐受到弹性件的阻力而逐渐减速直到停止,这样,防止载体由于运动惯性而偏离加样位,实现载体的精确定位,保证加样针对准载体加样。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加样装置及样本检测系统本申请是申请人于2016年08月29日申请的专利技术名称为“样本检测系统及样本检测方法”,申请号为201610750374.4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申请的分案申请
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特别是涉及一种加样装置及样本检测系统。
技术介绍
在对病人进行检测时,有时需对患者的待测样本(如大便、小便、精液、白带等)进行的检测,检测时需要将样本输送到一个镜检平台,然后利用显微镜对准样本进行采图,从而对样本进行检测。在对样本检测之前,需要将载体运输至加样位进行加样,通常,载体在运输至加样位时常常会偏离加样位,导致载体的定位不精确,影响后续加样。且在加样完成后,加样装置退回的过程中,载体容易被加样装置带走,影响后续工序的进行。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载体定位不精确且载体容易被加样装置带走,影响后续工序的问题,提供一种可实现载体精确定位及限制载体被加样装置带走,保证后续工序正常进行的加样装置及样本检测系统。一种加样装置,包括第三驱动件及加样针,所述第三驱动件驱动所述加样针移动,所述加样针用于将样本加载于加样位的载体上;所述加样装置还包括对应所述加样位设置的限位机构,所述限位机构包括弹性件,所述弹性件用于沿所述加样针的加样方向弹性抵压所述载体,以限制所述载体沿所述加样针的所述加样方向的运动。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弹性件包括安装部及与所述安装部连接的接触部,所述安装部相对于所述加样位固定,所述接触部用于弹性抵压所述载体。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接触部为具有弹性的弹片。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弹性件包括两个所述接触部,两个所述接触部相互间隔设置,两个所述弹性部均用于弹性抵压所述载体。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接触部包括第一段及第二段,所述第一段与所述安装部的一侧连接,所述第二段与所述第一段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段相对于所述第一段倾斜一定角度;其中,所述第二段抵压所述载体。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段与所述第一段之间的倾斜角度为钝角。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段与所述第一段连接处指向所述第二段远离所述第一段的一端的方向与所述载体的移动方向平行;其中,在所述载体进入所述加样位的过程中,所述第二段可引导所述载体进入所述第二段的下面。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限位机构还包括固定件,所述固定件相对于所述加样位固定,所述弹性件通过所述安装部固定连接于所述固定件。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加样装置还包括第四驱动件,所述第四驱动件可驱动所述固定块带动所述加样针沿垂直于所述加样方向的方向往复移动。一种样本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基板及如上述任一项所述的加样装置,所述基板上开设有加样位,所述加样装置用于将样本加载于所述加样位的载体上。上述加样装置及样本检测系统,当载体位于加样位时,限位机构的弹性件弹性抵压载体,在加样针加样完成后向上退回的过程中,载体被弹性件压住而不会被带起,载体可正常进入到后续工序;同时,在载体朝加样位移动的过程中,在接触到弹性件后逐渐受到弹性件的阻力而逐渐减速直到停止,这样,防止载体由于运动惯性而偏离加样位,实现载体的精确定位,保证加样针对准载体加样。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样本检测系统较佳实施方式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样本检测系统的加样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所示样本检测系统的限位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1所示样本检测系统的限位机构及第一输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3所示的限位机构的弹性件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图1所示样本检测系统的第二输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图1所示样本检测系统的第三输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图1所示样本检测系统的镜检平台的一角度结构示意图;图9为图8所示镜检平台的另一角度结构示意图;及图10为图8所示镜检平台的部分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便于理解本专利技术,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专利技术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例。但是,本专利技术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专利技术的公开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全面。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两者之间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两者之间的元件。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专利技术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专利技术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请参阅图1,本专利技术较佳实施例中的样本检测系统包括基板10、载体存储装置20、第一输送装置30、第二输送装置40、第三输送装置50和镜检装置60,基板10上开设有加样位102、转送位104、推送位106和输出位108。镜检装置60包括镜检平台62和镜头64,镜检平台62上设有镜检位。第一输送装置30用于将载体存储装置20内的载体100输送至加样位102,并在加样后输送至转送位104。第二输送装置40用于将载体100从转送位104输送至推送位106,第三输送装置50用于将载体100从推送位106经输出位108输送至镜检装置60的镜检平台62的镜检位及将载体从镜检位推开。镜检平台62的镜检位可在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上移动从而调整镜检位相对镜头64的位置,使镜头64对准镜检位的载体100,镜头64用于对镜检位上的载体100采图。可以理解,加样位102、转送位104、推送位106和输出位108也可不设置于基板10上,只要有一个容纳载体100的位置即可。上述样本检测系统通过三个输送装置将载体100从载体存储装置20经加样后依次输送到镜检装置60,并通过镜检平台62的移动实现镜头64与载体100的对准,整个检测过程无需操作人员对待测样本进行操作,能够有效降低对操作人员造成污染的危险。本实施例中,载体存储装置20可设置于基板10上,其用于存放清洁干净的载体(例如计数板)。本实施例中,载体存储装置20包括设于其内的平移板,平移板上可并排放置多组载体100,样本检测系统还包括载体平移装置70,载体平移装置70用于带动平移板相对基板10平移以使不同组的载体100可分别对准第一输送装置30。多组载体100的每组均可放置一个或多个载体100。具体地,载体平移装置70可包括第一驱动件和第一输送带,第一输送带与平移板连接,第一驱动件转动可带动第一输送带移动,从而带动平移板移动,本实施例中,第一驱动件为电机。可以理解,载体平移装置70也可为活塞杆或缸体连接于平移板的油缸等伸缩机构,油缸伸缩即可带动平移板移动。请参阅图2、图3和图4,本实施例中,第一输送装置30包括第二驱动件、由第二驱动件驱动移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加样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三驱动件及加样针,所述第三驱动件驱动所述加样针移动,所述加样针用于将样本加载于加样位的载体上;/n所述加样装置还包括对应所述加样位设置的限位机构,所述限位机构包括弹性件,所述弹性件用于沿所述加样针的加样方向弹性抵压所述载体,以限制所述载体沿所述加样针的所述加样方向的运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加样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三驱动件及加样针,所述第三驱动件驱动所述加样针移动,所述加样针用于将样本加载于加样位的载体上;
所述加样装置还包括对应所述加样位设置的限位机构,所述限位机构包括弹性件,所述弹性件用于沿所述加样针的加样方向弹性抵压所述载体,以限制所述载体沿所述加样针的所述加样方向的运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件包括安装部及与所述安装部连接的接触部,所述安装部相对于所述加样位固定,所述接触部用于弹性抵压所述载体。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加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接触部为具有弹性的弹片。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加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件包括两个所述接触部,两个所述接触部相互间隔设置,两个所述弹性部均用于弹性抵压所述载体。


5.根据权利要求2-4任一项所述的加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接触部包括第一段及第二段,所述第一段与所述安装部的一侧连接,所述第二段与所述第一段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段相对于所述第一段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丁建文
申请(专利权)人:爱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