样本检测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4886520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4 18:1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样本检测系统,包括基板、镜检装置和第三输送装置,所述基板上设置有输出位;所述镜检装置包括镜检平台和镜头,所述镜检平台开设有导滑槽,所述镜检平台上还设有镜检位;所述第三输送装置用于将载体经所述输出位及所述导滑槽输送至所述镜检平台的所述镜检位,所述镜头用于对所述镜检位上的载体采图;其中,所述导滑槽与所述输出位靠近的一端设有导入口,所述导入口为喇叭状。上述样本检测系统,导滑槽与输出位靠近的一端设有导入口,导入口为喇叭状,这样,便于输出位与导滑槽的入口对位,从而可便于载体进入导滑槽,进而提高了样本检测系统的检测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样本检测系统本申请是申请人于2016年08月29日申请的专利技术名称为“样本检测系统及样本检测方法”,申请号为201610750374.4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申请的分案申请
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特别是涉及一种样本检测系统。
技术介绍
在对病人进行检测时,有时需对患者的待测样本(如大便、小便、精液、白带等)进行的检测,检测时需要将样本输送到一个镜检平台,然后利用显微镜对准样本进行采图,从而对样本进行检测。样本检测系统中,通过输送装置将承载样本的载体输送至镜检平台上,以便于显微镜对样本进行检测。但是,在输送装置将载体输送至镜检平台上时,常常由于输送装置与镜检平台的入口之间对位存在误差,从而导致载体常常不易输送至镜检平台上,影响检测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传统样本检测系统载体不易输送至镜检平台上,导致检测效率低的问题,提供一种可提高检测效率的样本检测系统。一种样本检测系统,包括基板、镜检装置和第三输送装置,所述基板上设置有输出位;所述镜检装置包括镜检平台和镜头,所述镜检平台开设有导滑槽,所述镜检平台上还设有镜检位;所述第三输送装置用于将载体经所述输出位及所述导滑槽输送至所述镜检平台的所述镜检位,所述镜头用于对所述镜检位上的载体采图;其中,所述导滑槽与所述输出位靠近的一端设有导入口,所述导入口为喇叭状。上述样本检测系统,导滑槽与输出位靠近的一端设有导入口,导入口为喇叭状,这样,便于输出位与导滑槽的入口对位,从而可便于载体进入导滑槽,进而提高了样本检测系统的检测效率。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导滑槽相对于所述输出位可沿垂直于所述第三输送装置的输送方向移动。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镜检平台包括第八驱动件及第一输送板,所述导滑槽开设于所述第一输送板上;其中,所述第八驱动件驱动所述第一输送板沿垂直于所述第三输送装置的输送方向移动。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镜检平台对应所述镜检位的位置设有用于压住位于所述镜检位的载体的压片。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镜检平台包括第一输送板,所述导滑槽设于所述第一输送板上,所述压片设于所述第一输送板,所述压片固定于所述第一输送板的所述导滑槽外并部分伸入所述导滑槽,且伸入所述导滑槽的部分与所述导滑槽的底部之间留有间隙。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导滑槽的底部设有导滑凸起;其中,当载体位于所述镜检位内时,所述载体压持于所述压片与所述导滑凸起之间。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导滑槽还设有透光区,所述镜检位对应所述透光区设置;其中,所述导滑凸起为两条相互平行的凸条,两条所述凸条分别位于所述透光区的两侧。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导滑槽的两侧分别设有一个所述压片。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基板上还设有推送位,所述第三输送装置用于将载体从所述推送位经所述输出位及所述导滑槽输送至所述镜检装置的所述镜检平台的所述镜检位;其中,所述样本检测系统还包括对应所述推送位而设的第一检测器,当所述第一检测器检测到所述推送位有载体时,所述第三输送装置启动,推送载体到所述镜检装置上。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三输送装置设于所述基板上;其中,所述第三输送装置包括第四输送带、第六驱动件、滑动块和推杆,所述第六驱动件、所述滑动块和所述推杆均连接于所述第四输送带并可由所述第四输送带带动移动,所述第六驱动件用于推动所述滑动块和所述推杆移动。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样本检测系统较佳实施方式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样本检测系统的加样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所示样本检测系统的限位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1所示样本检测系统的限位机构及第一输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3所示的限位机构的弹性件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图1所示样本检测系统的第二输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图1所示样本检测系统的第三输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图1所示样本检测系统的镜检平台的一角度结构示意图;图9为图8所示镜检平台的另一角度结构示意图;及图10为图8所示镜检平台的部分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便于理解本专利技术,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专利技术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例。但是,本专利技术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专利技术的公开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全面。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两者之间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两者之间的元件。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专利技术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专利技术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请参阅图1,本专利技术较佳实施例中的样本检测系统包括基板10、载体存储装置20、第一输送装置30、第二输送装置40、第三输送装置50和镜检装置60,基板10上开设有加样位102、转送位104、推送位106和输出位108。镜检装置60包括镜检平台62和镜头64,镜检平台62上设有镜检位。第一输送装置30用于将载体存储装置20内的载体100输送至加样位102,并在加样后输送至转送位104。第二输送装置40用于将载体100从转送位104输送至推送位106,第三输送装置50用于将载体100从推送位106经输出位108输送至镜检装置60的镜检平台62的镜检位及将载体从镜检位推开。镜检平台62的镜检位可在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上移动从而调整镜检位相对镜头64的位置,使镜头64对准镜检位的载体100,镜头64用于对镜检位上的载体100采图。可以理解,加样位102、转送位104、推送位106和输出位108也可不设置于基板10上,只要有一个容纳载体100的位置即可。上述样本检测系统通过三个输送装置将载体100从载体存储装置20经加样后依次输送到镜检装置60,并通过镜检平台62的移动实现镜头64与载体100的对准,整个检测过程无需操作人员对待测样本进行操作,能够有效降低对操作人员造成污染的危险。本实施例中,载体存储装置20可设置于基板10上,其用于存放清洁干净的载体(例如计数板)。本实施例中,载体存储装置20包括设于其内的平移板,平移板上可并排放置多组载体100,样本检测系统还包括载体平移装置70,载体平移装置70用于带动平移板相对基板10平移以使不同组的载体100可分别对准第一输送装置30。多组载体100的每组均可放置一个或多个载体100。具体地,载体平移装置70可包括第一驱动件和第一输送带,第一输送带与平移板连接,第一驱动件转动可带动第一输送带移动,从而带动平移板移动,本实施例中,第一驱动件为电机。可以理解,载体平移装置7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样本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基板、镜检装置和第三输送装置,所述基板上设置有输出位;所述镜检装置包括镜检平台和镜头,所述镜检平台开设有导滑槽,所述镜检平台上还设有镜检位;所述第三输送装置用于将载体经所述输出位及所述导滑槽输送至所述镜检平台的所述镜检位,所述镜头用于对所述镜检位上的载体采图;/n其中,所述导滑槽与所述输出位靠近的一端设有导入口,所述导入口为喇叭状。/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样本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基板、镜检装置和第三输送装置,所述基板上设置有输出位;所述镜检装置包括镜检平台和镜头,所述镜检平台开设有导滑槽,所述镜检平台上还设有镜检位;所述第三输送装置用于将载体经所述输出位及所述导滑槽输送至所述镜检平台的所述镜检位,所述镜头用于对所述镜检位上的载体采图;
其中,所述导滑槽与所述输出位靠近的一端设有导入口,所述导入口为喇叭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样本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滑槽相对于所述输出位可沿垂直于所述第三输送装置的输送方向移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样本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镜检平台包括第八驱动件及第一输送板,所述导滑槽开设于所述第一输送板上;
其中,所述第八驱动件驱动所述第一输送板沿垂直于所述第三输送装置的输送方向移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样本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镜检平台对应所述镜检位的位置设有用于压住位于所述镜检位的载体的压片。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样本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镜检平台包括第一输送板,所述导滑槽设于所述第一输送板上,所述压片设于所述第一输送板,所述压片固定于所述第一输送板的所述导滑槽外并部分伸入所述导滑槽,且伸入所述导滑槽的部分与所述导滑槽的底部之间留有间隙。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丁建文
申请(专利权)人:爱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