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一次性静脉输液针保护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885964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4 18:1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施例公开了一种一次性静脉输液针保护装置,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其技术方案包括第一套管以及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一套管顶部的第二套管,第一套管和所述第二套管之间相连通,在第一套管内壁固定连接有第一挡片和第二挡片,在第一套管内且位于两挡片之间设置有滑动杆,在第一套管的底部开设有第一通孔,所述滑动杆的底部从所述第一通孔内穿出,第二套管的侧壁上开设有用于输液针针柄滑动的让位槽,所述让位槽沿第二套管的轴向延伸,该装置可滑动式套装在一次性输液针细软管后部。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由于输液针使用完毕后暴露在外而可能导致意外刺伤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一次性静脉输液针保护装置
本技术实施例涉及医疗器械
,具体涉及一种一次性静脉输液针保护装置。
技术介绍
静脉输液是临床常用的护理操作之一,一次性静脉输液针是静脉输液过程中常用的医疗器械。病人药液输注完毕后需医护人员按要求处理医疗废弃物,一次性静脉输液针属于损伤性医疗垃圾,需置入锐器盒,所用输液器属于感染性医疗垃圾,需置入医用垃圾桶,输液袋或输液瓶单独放置统一处理。病人一般在输液室进行输液和观察,垃圾分类放置和处理在治疗室污染区完成,因此,输液完毕后医护人员需要将输液后的物品从输液室携至治疗室。病人拔针后一次性静脉输液针处于暴露状态,为避免携运过程中出现意外针刺伤,医护人员常常将使用后的输液针插入输液袋或者输液瓶胶塞,然而这样会使输液袋或者输液瓶被污染,进一步造成医疗垃圾处理不当。
技术实现思路
为此,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一次性静脉输液针保护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由于输液针使用完毕后暴露在外而可能导致意外刺伤的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实施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根据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一次性静脉输液针保护装置,其技术方案要点包括第一套管以及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一套管顶部的第二套管,第一套管和所述第二套管之间相连通,在第一套管内壁固定连接有第一挡片和第二挡片,在第一套管内且位于两挡片之间设置有滑动杆,在第一套管的底部开设有第一通孔,所述滑动杆的底部从所述第一通孔内穿出,第二套管的侧壁上开设有用于输液针针柄滑动的让位槽,所述让位槽沿第二套管的轴向延伸,该装置可滑动式套装在一次性输液针细软管后部。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挡片位于所述第二挡片的上方。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挡片和所述第二挡片相互靠近的一端部分重合。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套管的顶部开设有凹槽。进一步地,所述滑动杆上固定连接有挡杆,所述挡杆位于所述第二挡片的下方,所述挡杆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一通孔的直径。进一步地,所述挡杆的轴向垂直于所述滑动杆的轴向。进一步地,所述滑动杆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拉动盘,所述拉动盘位于所述第一套管的下方。进一步地,所述拉动盘上开设有第二通孔,第二通孔沿所述滑动杆的轴向延伸。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挡片和所述第二挡片为塑性挡片。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套管和所述第二套管为圆柱形。本技术实施例具有如下优点:本技术实施例通过设置的第一套管、第二套管、第一挡片、第二挡片滑动杆、以及拉动盘,退针时将输液针针柄沿着让位槽向下滑动,使针头慢慢的回退到第二套管内部,避免出现意外刺伤的现象,同时也解决了医护人员将使用后的输液针插入输液袋或者输液瓶胶塞而导致输液袋或者输液瓶被污染的问题。初始状态时,滑动杆插入在第一挡片和第二挡片之间,由于第一挡片和第二挡片具有一定的塑形,因此,第一挡片和第二挡片之间可以被撑开一定的距离,输液针软管能够从第一挡片和第二挡片之间的空隙中穿过,再从第一通孔穿出,最后从第二通孔穿出。向下拉动滑动盘时,滑动杆可脱离第一挡片和第二挡片之间,第一挡片和第二挡片恢复原状,夹闭输液针软管,避免残留在输液针软管内的液体流出,避免了二次污染。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的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示例性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引伸获得其它的实施附图。本说明书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技术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技术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技术所揭示的
技术实现思路
得能涵盖的范围内。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一次性静脉输液针保护装置在未使用时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一次性静脉输液针保护装置在使用后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中:1、第一套管;11、第一挡片;12、第二挡片;2、第二套管;21、让位槽;22、凹槽;3、滑动杆;31、挡杆;32、拉动盘。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技术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技术的其他优点及功效,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中间”等的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技术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
技术实现思路
下,当亦视为本技术可实施的范畴。一种一次性静脉输液针保护装置,如图1和图2所示,包括第一套管1以及固定连接在第一套管1顶部的第二套管2,第一套管1和第二套管2均为圆柱形管,第一套管1的直径大于第二套管2的直径,第一套管1和第二套管2之间相连通,第一套管1的中心轴线与第二套管2的中心轴线位于同一直线上。在第一套管1内水平固定连接有第一挡片11和第二挡片12,第一挡片11位于第二挡片12的上方,第一挡片11和第二挡片12为半圆形,第一挡片11和第二挡片12弧形的一端与第一套管1的内壁固定。第一挡片11和第二挡片12均为塑性材料制成,在外力作用下能够产生一定的形变且不会受到损坏,当外力消失时,第一挡片11和第二挡片12能够恢复原状。在第一套管1内且位于两挡片之间设置有滑动杆3,在第一套管1的底部开设有第一通孔,滑动杆3的底部从第一通孔穿出,拉动滑动杆3,滑动杆3能够在第一套管1内竖直运动,且滑动杆3位于第一挡片11和第二挡片12之间,能够将第一挡片11和第二挡片12之间撑开一定的距离。在第二套管2的侧壁上开设有用于输液针针柄滑动的让位槽21,让位槽21沿第二套管2的轴向延伸。第二套管2的顶部开设有凹槽22。凹槽22的设置能够使输液针针柄更方便地套入到第二套管,退针时也更方便。在这里,为了输液针软管能够更加顺利的从第一挡片11和第二挡片12之间通过,滑动杆3的直径可以大一些,这样,第一挡片11和第二挡片12被撑开的距离就会大一些,方便输液针软管通过。为了使第一挡片11和第二挡片12对输液针软管的夹持更紧一些,第一挡片11和第二挡片12相互靠近的一端部分重合,这样,当滑动杆3脱离第一挡片11和第二挡片12之间时,第一挡片11和第二挡片12能够对输液针软管夹持的更加紧闭,避免软管内液体流出造成二次污染。在滑动杆3上水平固定连接有挡杆31,挡杆31始终位于第二挡片12的下方,挡杆31的长度方向垂直于滑动杆3的长度方向,挡杆31的长度大于第一通孔的直径,第一通孔的直径大于滑动杆3的直径。这样,在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一次性静脉输液针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套管(1)以及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一套管(1)顶部的第二套管(2),第一套管(1)和所述第二套管(2)之间相连通,在第一套管(1)内壁固定连接有第一挡片(11)和第二挡片(12),在第一套管(1)内且位于两挡片之间设置有滑动杆(3),在第一套管(1)的底部开设有第一通孔,所述滑动杆(3)的底部从所述第一通孔内穿出,第二套管(2)的侧壁上开设有用于输液针针柄滑动的让位槽(21),所述让位槽(21)沿第二套管(2)的轴向延伸。/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一次性静脉输液针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套管(1)以及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一套管(1)顶部的第二套管(2),第一套管(1)和所述第二套管(2)之间相连通,在第一套管(1)内壁固定连接有第一挡片(11)和第二挡片(12),在第一套管(1)内且位于两挡片之间设置有滑动杆(3),在第一套管(1)的底部开设有第一通孔,所述滑动杆(3)的底部从所述第一通孔内穿出,第二套管(2)的侧壁上开设有用于输液针针柄滑动的让位槽(21),所述让位槽(21)沿第二套管(2)的轴向延伸。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一次性静脉输液针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挡片(11)位于所述第二挡片(12)的上方。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一次性静脉输液针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挡片(11)和所述第二挡片(12)相互靠近的一端部分重合。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一次性静脉输液针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套管(2)的顶部开设有凹槽(22)。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雪娇刘淑贤董桂霞黄馨颖
申请(专利权)人: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