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注射器密封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834598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0 18: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注射器密封套,包括一个弹性密封套,所述弹性密封套设有一个可与注射器针筒后端套接固定的弹性开口,弹性密封套的主体包覆注射器的针筒后端及拉杆,靠近弹性开口的弹性密封套主体上设有与针筒后端的夹持片相适配的凸起环,所述的凸起环包覆所述的夹持片,在不接触拉杆的情况下将注射器密封套安装到注射器上之后,密封套主体将注射器拉杆完整包覆,并与注射器针筒紧密贴合,在使用过程中使用人员吸取药液时,使用人员的手只会触碰到密封套,从而避免接触注射器拉杆,避免了细菌污染。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以根据不同型号的注射器选择相对应型号的注射器密封套,满足大部分需要在无菌条件下使用注射器的情况。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注射器密封套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尤其是涉及一种注射器密封套。
技术介绍
注射器是现今医疗行业中使用非常普遍的医疗器械,常用于将药液注射到人体中去,因此需要注射器处于无菌环境中,避免将细菌携带进人体中。目前注射器抽取药液的手法通常有两种,一种是按教科书要求的正规抽药法:即一只手的食指和中指夹持药液安瓿瓶,同一只手的拇指和无名指夹持注射器针筒,另一只抓持注射器活塞柄吸取药液。这种方法能保证注射器活塞杆不被外物碰到,能够保证注射器的卫生,但缺点是动作复杂,工作效率低。另一种方法为临床惯用的手握活塞法:即一手持安瓿瓶,另一只手用拇指和食指夹持注射器针筒,然后无名指拉动活塞柄吸取药液。这种手法的效率较高,但手十分容易碰到活塞拉杆的,从而受到细菌污染,而活塞杆上的细菌会随着药液推入人体内,造成严重后果。因此,为有效避免细菌污染的情况出现,需要一种注射器密封保护套来保护注射器活塞杆等部位不受污染。目前,相关技术人员不断提出解决方案。例如,一种在中国专利文献上公开的“一种环保防污染注射器保护套及注射器”,其公告号为CN205235092U,包括两端都设有弹性开口的柔性保护膜。柔性保护膜的两个弹性开口端分别为用于与注射器针筒连接的针筒套头端和用于与活塞拉杆连接的活塞拉杆套头端,能将活塞拉杆套到保护套中,避免与人体接触,但缺点在于保护套两端都有弹性开口,且固定方式是通过橡皮筋固定,开口端可能会在使用时发生移动,出现操作失误。同时此保护套为非密封结构,同样存在隐患,且此保护套只能与配套注射器一起使用,条件限制较大,使用成本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使用人员使用注射器时手接触造成污染的问题,提供一种注射器密封套,能够在保证密封的同时保护注射器,使使用人员使用注射器时手不与注射器拉杆接触,避免细菌污染。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注射器密封套,包括一个弹性密封套,所述弹性密封套设有一个可与注射器针筒后端套接固定的弹性开口,弹性密封套的主体包覆注射器的针筒后端及拉杆,靠近弹性开口的弹性密封套主体上设有与针筒后端的夹持片相适配的凸起环,所述的凸起环包覆所述的夹持片。使用人员在安装时手持弹性开口两端,避免触碰拉杆,将弹性开口固定在针筒上,弹性密封套主体的前端与注射器针筒紧密贴合,后端则将注射器的拉杆完整包覆,在使用过程中使用人员吸取药液时,注射器的拉杆从针筒内拉出时,弹性密封套可以随之伸长,在弹性密封套伸长过程中,凸起环紧密贴合夹持片提供阻力,防止密封套脱落,通过密封套的保护,使用人员的手只会触碰到密封套,从而避免接触注射器拉杆,避免了细菌污染。作为优选,所述弹性密封套的弹性开口的内径小于注射器针筒的外径。安装时需将密封套弹性开口套接到注射器针筒上,由于弹性开口的内径小于针筒的外径,可使弹性开口安装后产生一定的弹力,使密封套紧密贴合固定在针筒上,起固定作用。作为优选,所述弹性密封套的弹性开口处设有向内凸起的橡胶环。密封套安装后通过弹性开口端的橡胶环的弹性使密封套弹性开口贴合针筒壁,进行二次固定,既能使密封套在使用过程中不发生移动,又能起到密封作用。作为优选,所述弹性密封套呈圆筒状,其封闭端设有与注射器拉杆后端的推柄相适配的后环,从而使弹性密封套尾端能与注射器推柄紧密贴合,通过注射器推柄与后环的固定能避免注射器密封套在使用过程中发生滑动和位置偏移,起定位和固定作用。作为优选,凸起环前部的弹性密封套内径大于凸起环后部的弹性密封套内径。弹性密封套各段与针筒和拉杆直径大小相适配,使密封套安装方便,同时使密封套与注射器贴合间隙小,增加了密封的作用。作为优选,凸起环后部的弹性密封套长度与注射器拉杆露出针筒的最短长度相适配。注射器在吸取药液时拉动拉杆,弹性密封套随之伸长,弹性密封套伸长后能够在注射器注射药液时提供一定的推力,使使用人员注射药液时使用省力。作为优选,弹性密封套具有多种尺寸,对应不同型号的注射器,使用范围广。因此,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能够保护注射器不受细菌污染;(2)结构简单,生产成本低;(3)操作方便,简单有效。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一种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一种使用状态示意图。图中:1、弹性密封套2、弹性开口3、橡胶环4、凸起环5、后环6、针筒7、活塞8、夹持片9、拉杆10、推柄。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描述。如图1、图2所示的实施例中,一种注射器密封套,包括一个弹性密封套1,所述弹性密封套1设有一个可与注射器的针筒6后端套接固定的弹性开口2,弹性密封套1的主体包覆注射器的针筒6的后端及拉杆9,靠近弹性开口2的弹性密封套1主体上设有与针筒6后端的夹持片8相适配的凸起环4,所述的凸起环4包覆所述的夹持片8。在不触碰拉杆9的情况下将弹性密封套1正确安装到针筒6上之后,弹性密封套1将拉杆9完整包覆,并与针筒6紧密贴合。弹性密封套1的弹性开口2的内径小于针筒6的外径,安装时需将弹性密封套1的弹性开口2套接到针筒6上,并且弹性密封套1的弹性开口2处设有向内凸起的橡胶环3,弹性密封套1安装后通过弹性开口2的橡胶环3的弹性使弹性密封套1的弹性开口2贴合针筒6壁,进行固定。弹性密封套1呈圆筒状,其封闭端设有与拉杆9后端的推柄10相适配的后环5,从而使弹性密封套1的尾端能与注射器的推柄10紧密贴合。凸起环4前部的弹性密封套1的内径大于凸起环4后部的弹性密封套1的内径。使弹性密封套1安装方便,同时使弹性密封套1与注射器贴合间隙小,增加了密封作用的效果。凸起环4后部的弹性密封套1长度与拉杆9露出针筒1的最短长度相适配。使用时,使用人员首先确定注射器的型号,根据注射器的型号选择相对应的弹性密封套1的型号,在拉杆9未拉开时,撑开弹性开口2,在不接触拉杆9的情况下将注射器套入弹性密封套1中,通过弹性开口2和橡胶环3的弹力使弹性密封套1和针筒6固定,此时弹性密封套1的夹持片凸起环4与注射器的夹持片8完美贴合,起到固定和定位作用,此时弹性密封套的推柄凸起环5与注射器推柄10贴合,进行二次固定。使用时只需将拉杆9拉开吸取药液,通过弹性密封套1的保护,使用人员的手只会触碰到弹性密封套1,从而避免接触拉杆9,避免了细菌污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注射器密封套,其特征是,包括一个弹性密封套(1),所述弹性密封套设有一个可与注射器针筒(6)后端套接固定的弹性开口(2),弹性密封套的主体包覆注射器的针筒后端及拉杆(9),靠近弹性开口的弹性密封套主体上设有与针筒后端的夹持片(8)相适配的凸起环(4),所述的凸起环包覆所述的夹持片。/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注射器密封套,其特征是,包括一个弹性密封套(1),所述弹性密封套设有一个可与注射器针筒(6)后端套接固定的弹性开口(2),弹性密封套的主体包覆注射器的针筒后端及拉杆(9),靠近弹性开口的弹性密封套主体上设有与针筒后端的夹持片(8)相适配的凸起环(4),所述的凸起环包覆所述的夹持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注射器密封套,其特征是,所述弹性密封套的弹性开口的内径小于注射器针筒的外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注射器密封套,其特征是,所述弹性密封套的弹性开口处设有向内凸起的橡胶环(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丽敏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市北仑区人民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