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温度差控制三阀门换热器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4885342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4 18:13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温度差控制三阀门换热器的方法,第一换热管、第二换热管、第三换热管的入口设置第一阀门、第二阀门和第三阀门,左侧管、中心管、右侧管内分别设置第一温度传感器、第二温度传感器和第三温度传感器,用于检测左侧管、中心和管右侧管内的温度,第一温度传感器、第二温度传感器和第三温度传感器与控制器进行数据连接,控制器根据时间顺序提取左侧管、右侧管和中心管的温度数据,通过相邻的时间段的温度数据的比较,获取其温度差或者温度差变化的累计,低于阈值时,控制器控制第一阀门、第二阀门和第三阀门的开闭,从而控制第一、第三流体、第二流体是否进行换热。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检测检测温度差或累计温度差变化启动新的流体进行交替式换热,从而不断的带动弹性管束的振动,从而能够进一步实现换热效率以及除垢操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温度差控制三阀门换热器的方法
本专利技术是对在前的申请进行的进一步的改进,将其应用到换热器领域。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管壳式换热器,尤其涉及一种气体换热的管壳式换热器。
技术介绍
本专利技术涉及换热器除垢,在青岛科技大学研发的基础上(申请号2019101874848)将其用于管壳式换热器的新的专利技术。管壳式换热器被广泛应用于化工、石油、制冷、核能和动力等工业,由于世界性的能源危机,为了降低能耗,工业生产中对换热器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多,对换热器的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近几十年来,虽然紧凑式换热器(板式、板翅式、压焊板式换热器等)、热管式换热器、直接接触式换热器等得到了迅速的发展,但由于管壳式换热器具有高度的可靠性和广泛的适应性,其仍占据产量和用量的统治地位,据相关统计,目前工业装置中管壳式换热器的用量仍占全部换热器用量的70%左右。管壳式换热器结垢后,采取常规的蒸汽清扫、反冲洗等方式对换热器进行清洗,生产实践证明,效果不是很好。只能将换热器的封头拆卸下来,采用物理清理的方式,但采取该种方式进行清洗,操作复杂、耗时长,人力、物力投资较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温度差控制三阀门换热器的方法,所述管壳式换热器包括壳体、换热部件、壳程入口接管和壳程出口接管;所述换热部件设置在壳体中,换热部件固定连接在前管板、后管板上;所述的壳程入口接管和壳程出口接管均设置在壳体上;壳程流体从壳程入口接管进入,经过换热部件进行换热,从壳程出口接管出去;/n所述换热器还包括第一换热管、第二换热管、第三换热管,第一换热管穿过左侧管设置,第二换热管穿过中心管设置,第三换热管穿过右侧管设置;所述第一换热管、第二换热管、第三换热管分别流过第一流体、第二流体和第三流体;/n第一换热管、第二换热管、第三换热管的入口设置第一阀门、第二阀门和第三阀门,第一阀门、第二阀门和第三阀门和...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温度差控制三阀门换热器的方法,所述管壳式换热器包括壳体、换热部件、壳程入口接管和壳程出口接管;所述换热部件设置在壳体中,换热部件固定连接在前管板、后管板上;所述的壳程入口接管和壳程出口接管均设置在壳体上;壳程流体从壳程入口接管进入,经过换热部件进行换热,从壳程出口接管出去;
所述换热器还包括第一换热管、第二换热管、第三换热管,第一换热管穿过左侧管设置,第二换热管穿过中心管设置,第三换热管穿过右侧管设置;所述第一换热管、第二换热管、第三换热管分别流过第一流体、第二流体和第三流体;
第一换热管、第二换热管、第三换热管的入口设置第一阀门、第二阀门和第三阀门,第一阀门、第二阀门和第三阀门和控制器数据连接;
其特征在于,左侧管、中心管、右侧管内分别设置第一温度传感器、第二温度传感器和第三温度传感器,用于检测左侧管、中心和管右侧管内的温度,第一温度传感器、第二温度传感器和第三温度传感器与控制器进行数据连接,控制器根据时间顺序提取左侧管、右侧管和中心管的温度数据,通过相邻的时间段的温度数据的比较,获取其温度差或者温度差变化的累计,低于阈值时,控制器控制第一阀门、第二阀门和第三阀门的开闭,从而控制第一、第三流体、第二流体是否进行换热。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壳式换热器,其特征在于,作为优选,当第一、第三流体进行换热,第二流体不进行换热时,如果在前时间段的左侧管温度或者右侧管温度或者左右侧管的平均温度为T1,相邻的在后时间段的左侧管温度或者右侧管温度或者左右侧管的平均温度为T2,如果T2与T1的差值...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逸隆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科技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