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赵亮专利>正文

混药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885096 阅读:8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4 18:1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混药器,包括混药筒、活塞机构、针座和调节阀;活塞机构滑动设置在混药筒中,用于抽吸及推送液体;针座一体地连接在混药筒的前端,针座的侧壁上形成有两个药液管,针座的中部形成有一凹槽,且凹槽与两药液管相连通;调节阀安装在针座的凹槽中,且调节阀与针座之间形成旋转密封副;调节阀中形成有一阀通道,阀通道的一端与混药筒的内腔连通,阀通道的另一端在调节阀旋转后择一地与其中一药液管连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改善混药流程,混药过程中没有使输液瓶中的液体与外部空气直接接触,因此可以有效避免药液的污染。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混药器
本技术涉及一种混药器,属于医疗器械领域。
技术介绍
在实施静脉输液之前,先要进行混药操作。混药通常的操作方法是:先利用一次性注射器抽取输液瓶中的液体(葡萄糖或生理盐水),再将注射器的针头扎入封装药粉的西林瓶,从而将液体推入。然后摇晃西林瓶,使其中的药粉溶于液体。之后再将溶有药的液体抽回至注射器。最后将注射器的针头扎入输液瓶,将溶有药的液体推送至输液瓶。上述混药过程存在的问题是:从输液瓶中取出的液体在转移过程中与外部空气多次发生直接接触,可能会导致药液的污染,因此有必要开发专用的混药装置,以改良混药的操作过程,减少药液转移过程中与外部空气的直接接触。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问题,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混药器,利用该混药器实施混药操作时可以减少药液与外部空气的直接接触。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混药器,包括混药筒、活塞机构、针座和调节阀;所述活塞机构滑动设置在所述混药筒中,用于抽吸及推送液体;所述针座一体地连接在所述混药筒的前端,所述针座的侧壁上形成有两个药液管,所述针座的中部形成有一凹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混药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混药筒(1)、活塞机构(2)、针座(3)和调节阀(4);所述活塞机构(2)滑动设置在所述混药筒(1)中,用于抽吸及推送液体;所述针座(3)一体地连接在所述混药筒(1)的前端,所述针座(3)的侧壁上形成有两个药液管(3-1),所述针座(3)的中部形成有一凹槽,且所述凹槽与两所述药液管(3-1)相连通;所述调节阀(4)安装在所述针座(3)的凹槽中,且所述调节阀(4)与所述针座(3)之间形成旋转密封副;所述调节阀(4)中形成有一阀通道(4-1),所述阀通道(4-1)的一端与所述混药筒(1)的内腔连通,所述阀通道(4-1)的另一端在所述调节阀(4)旋转后择一地与其中一所...

【技术特征摘要】
20180719 CN 201821149991X1.一种混药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混药筒(1)、活塞机构(2)、针座(3)和调节阀(4);所述活塞机构(2)滑动设置在所述混药筒(1)中,用于抽吸及推送液体;所述针座(3)一体地连接在所述混药筒(1)的前端,所述针座(3)的侧壁上形成有两个药液管(3-1),所述针座(3)的中部形成有一凹槽,且所述凹槽与两所述药液管(3-1)相连通;所述调节阀(4)安装在所述针座(3)的凹槽中,且所述调节阀(4)与所述针座(3)之间形成旋转密封副;所述调节阀(4)中形成有一阀通道(4-1),所述阀通道(4-1)的一端与所述混药筒(1)的内腔连通,所述阀通道(4-1)的另一端在所述调节阀(4)旋转后择一地与其中一所述药液管(3-1)连通。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机构(2)包括活塞体(2-1)、连接杆(2-2)和手柄(2-3),所述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楠赵亮李富强
申请(专利权)人:赵亮李楠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