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压防药液外溢的药物配置针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833926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0 18: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减压防药液外溢的药物配置针;包括针头、针座及外针套;针座包括内胆层及外胆层;内胆层内形成药液推注通道;内胆层与外胆层之间形成空气排出通道;针头连接端与内胆层连接端相连,并与药液推注通道连通;外针套套于针头外并与针头之间有一定排空间隙,外针套连接端与外胆层连接端相连,以使排空间隙与空气排出通道连通。效果:从上往下经过药液推注通道及针头向药瓶内注药时,外针套随同伸入药瓶,相连通的排空间隙及空气排出通道即可向外排空,使得能减小药瓶内气压,使得药瓶内药液不易因内部气压过高而被挤进针头导致在针头拔出的一瞬从针头尖端外喷,使得能有效减小药液外溅,以使减少交叉感染,进而,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使用效果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减压防药液外溢的药物配置针
本技术涉及医用品
,具体地讲,涉及一种减压防药液外溢的药物配置针。
技术介绍
在各大医院,经常需要使用注射器连接针头来向指定的瓶装药物中进行注药,以使配置药物。在配药过程中,由于瓶装药物是密闭的,使得其内部气压恒定,在向其内部注药时,即使得其内气压增大,使得在抽离相应针头时,会有部分药物残留并进入相应针头内,且在相应针头抽离的一瞬间,即会使得所残留的药物有一部分会从其尖端外溅,而这些则是无可避免的。当所要配置的药物为高危药物时,其外溅到医护人员手上则易形成交叉感染,这就需要医护人员在配药时需要格外的小心,使得给其工作带来一定压力。纵然医护人员对于高危药物的配置能尽量做到格外小心,但是,高危药物外溅到医护人员手上依然存在一定概率,使得会给医护人员带来一定的心理负担。藉此,现有问题有待解决。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之不足而提供的一种减压防药液外溢的药物配置针。本技术解决现有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减压防药液外溢的药物配置针,包括针头及针座;还包括用以排空减压的外针套;其中,所述针座包括位于内层的内胆层及位于外层的外胆层;所述内胆层内部形成为药液推注通道;所述内胆层与所述外胆层之间形成为空气排出通道;所述针头连接端与所述内胆层连接端相连,并与所述药液推注通道连通;所述外针套套设于所述针头外并与所述针头之间具有一定排空间隙,且所述外针套连接端与所述外胆层连接端相连,以使所述排空间隙与所述空气排出通道连通。下面对以上技术方案作进一步阐述:优选地,所述外针套的长度为L,所述L=0.7cm-1.5cm。优选地,所述L=1.0cm。优选地,所述外针套外壁靠近其末端向其末端内壁切削,以使形成为切削面。优选地,所述内胆层连接端与所述外胆层连接端之间固设有与其一体成型的连接圈;所述连接圈上均匀开设有多个用以连通所述空气排出通道与所述排空间隙的排气孔。优选地,所述空气排出通道嵌入有吸液棉。优选地,所述内胆层末端及所述外胆层末端均成型为喇叭状结构,且所述内胆层末端适配与配药注射器端头鲁尔接头相连,所述内胆层内壁均匀凸设有多圈防脱凸条。优选地,所述外胆层长度略大于所述内胆层长度,以使所述内胆层末端位于所述外胆层末端内。优选地,所述外胆层末端向内弯折形成有一圈内沟槽,所述内沟槽内径略大于所述内胆层末端内径。优选地,所述外胆层连接端外壁环设有一圈与其一体成型的限位圈。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其一、本技术所提供的一种减压防药液外溢的药物配置针,在实施时,由于所设置的针座包括位于内层的内胆层及位于外层的外胆层;所述内胆层内部形成为药液推注通道;所述内胆层与所述外胆层之间形成为空气排出通道;如此,在从上往下经过相连通的所述药液推注通道及所述针头向需要配药的药瓶内注药时,所述外针套也会随同伸入至相应药瓶内,继而,相连通的所述排空间隙及所述空气排出通道即可向相应药瓶外部排空,使得能有效减小相应药瓶内部气压,使得相应药瓶内部药液不易因内部气压过高而被挤进所述针头导致在所述针头拔出的一瞬间从所述针头尖端外喷,使得能有效的减小药液外溅到医护人员手上的概率,以使减少交叉感染,进而,本技术的使用能有效减小医护人员工作压力及心理负担,使得使用安全性好,使用效果好。其二、在本技术方案中,一方面,由于所述外针套的长度L为0.7cm-1.5cm,使得不长也不短,如此一来,则使得其从上往下能刚好插入药瓶内而不易与药瓶内所配置的药液接触,使得药瓶内药液不易从所述外针套内部溢出,另一方面,因所述外针套外壁靠近其末端向其末端内壁切削,以使形成为切削面,如此,即使得所述外针套在插入药瓶上部塑胶瓶盖时,插入导向性好而使插入省力,并且,所设置的吸液棉在能过气体排气的同时,其还能吸住不小心流进所述排空间隙至所述空气排出通道的药液,使得能起到药液吸附来截流药液外溢的作用,使得本技术使用安全性更高,进而,本技术的使用效果能得到有效提高。其三、在本实施例中,一方面,所述内胆层末端适配与配药注射器端头鲁尔接头相连,所述内胆层内壁均匀凸设有多圈防脱凸条,使得在其连接配药注射器端头鲁尔接头时防脱性好,另一方面,由于所述内胆层末端位于所述外胆层末端内,使得其能被所述外胆层进行隔离保护,使得医护人员手不易碰到,继而使得医护人员手上细菌不易经过其沾染至其内部的药液而使药液被污染,同时,所设置的内沟槽则能起到预存一定量药液的作用,以使尽量防止流经至所述空气排出通道的药液溢出,同时,其还能起到限位所述吸液棉的作用,以使尽量防止所述吸液棉滑出,并且,所设置的限位圈能起到一定的限位作用,在其抵贴药瓶上部塑胶瓶盖时,即表明本技术插入到位,使得省去目测,进而,本技术的使用效果能达到最佳。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减压防药液外溢的药物配置针的整体平面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减压防药液外溢的药物配置针的剖视图;图3是图2中,本技术减压防药液外溢的药物配置针的分解图;本技术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附图标号:减压防药液外溢的药物配置针1000;针头10;出药孔101;排空间隙11;针座20;内胆层201;防脱凸条2011;外胆层202;内沟槽2021;限位圈2022;药液推注通道21;空气排出通道22;连接圈23;排气孔24;外针套30;切削面301;吸液棉40。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将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详细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以便更清楚、直观地理解本技术的专利技术实质。结合图1、图2及图3所示;本技术所提供的一种减压防药液外溢的药物配置针1000,包括针头10及针座20;还包括用以排空减压的外针套30;其中,所述针座20包括位于内层的内胆层201及位于外层的外胆层202;所述内胆层201内部形成为药液推注通道21;所述内胆层201与所述外胆层202之间形成为空气排出通道22;所述针头10连接端与所述内胆层201连接端相连,并与所述药液推注通道21连通;所述外针套30套设于所述针头10外并与所述针头10之间具有一定排空间隙11,且所述外针套30连接端与所述外胆层202连接端相连,以使所述排空间隙11与所述空气排出通道22连通。基于上述所述,可以明确的是,本技术在具体实施时,则主要用以作为减压防药液外溢的药物配置针1000使用。由于所设置的针座20包括位于内层的内胆层201及位于外层的外胆层202;所述内胆层201内部形成为药液推注通道21;所述内胆层201与所述外胆层202之间形成为空气排出通道22;如此,在从上往下经过相连通的所述药液推注通道21及所述针头10向需要配药的药瓶内注药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减压防药液外溢的药物配置针,包括针头及针座;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以排空减压的外针套;/n其中,所述针座包括位于内层的内胆层及位于外层的外胆层;所述内胆层内部形成为药液推注通道;所述内胆层与所述外胆层之间形成为空气排出通道;/n所述针头连接端与所述内胆层连接端相连,并与所述药液推注通道连通;所述外针套套设于所述针头外并与所述针头之间具有一定排空间隙,且所述外针套连接端与所述外胆层连接端相连,以使所述排空间隙与所述空气排出通道连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减压防药液外溢的药物配置针,包括针头及针座;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以排空减压的外针套;
其中,所述针座包括位于内层的内胆层及位于外层的外胆层;所述内胆层内部形成为药液推注通道;所述内胆层与所述外胆层之间形成为空气排出通道;
所述针头连接端与所述内胆层连接端相连,并与所述药液推注通道连通;所述外针套套设于所述针头外并与所述针头之间具有一定排空间隙,且所述外针套连接端与所述外胆层连接端相连,以使所述排空间隙与所述空气排出通道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减压防药液外溢的药物配置针,其特征在于:所述外针套的长度为L,所述L=0.7cm-1.5cm。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减压防药液外溢的药物配置针,其特征在于:所述L=1.0c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减压防药液外溢的药物配置针,其特征在于:所述外针套外壁靠近其末端向其末端内壁切削,以使形成为切削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减压防药液外溢的药物配置针,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胆层连接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碧容方映玲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妇幼保健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