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电路板以及一种空调器。电路板,包括:多路功率因数校正电路,用于调整输入电流波形,功率因数校正电路包括:功率开关,功率开关的第一端与正母线相连接;容性元件,容性元件的一端分别与多路功率因数校正电路的功率开关的第二端相连接,容性元件的另一端与电路板的接地点相连接,用于消除电路板存在的寄生电流;其中,多路功率因数校正电路的功率开关的第二端与负母线相连接。将每一功率因数校正电路的功率开关的第二端通过容性元件与电路板的接地点相连接,将电路中浪涌电压在寄生电容形成的寄生电流通过容性元件流入接地,避免多种浪涌电流回路中的寄生电流乱窜造成的电路中器件出现误动作,进而提高了电路的抗干扰能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路板及空调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驱动控制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电路板以及一种空调器。
技术介绍
智能功率因数控制电路广泛应用在交流电路中。用于调整调整输入电流波形,以使电流波形与输入电压波形同步,以降低交换功率的损失。应用智能功率因数控制电路的使用过程中,在电路板在上形成接地寄生电容,在智能功率因数控制电路工作过程中,由智能功率因数控制电路所处的电路中的存在的浪涌电压会经由智能功率因数控制电路以及寄生电容中形成浪涌电流回路,智能功率因数控制电路所处的电路的接地点复杂,多种驱动以及保护电路连接在一起,会存在多种浪涌电流回路,多种电流回路会在智能功率因数控制电路所处的电路中不断乱窜,会造成智能功率因数控制电路中的开关管出现误动作,干扰电路运行。因此,如何降低电路中浪涌电流回路对电路的影响成为亟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或相关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专利技术的一方面在于提出了一种电路板。本专利技术的另一方面在于提出了一种空调器。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电路板,包括:多路功率因数校正电路,用于调整输入电流波形,功率因数校正电路包括:功率开关,功率开关的第一端与正母线相连接;容性元件,容性元件的一端分别与多路功率因数校正电路的功率开关的第二端相连接,容性元件的另一端与电路板的接地点相连接,用于消除电路板存在的寄生电流;其中,多路功率因数校正电路的功率开关的第二端与负母线相连接。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电路板,其中电路板上设有多路功率因数校正电路,在每一功率因数校正电路中包含的功率开关中的第一端与正母线相连接,功率开关中的第二端与负母线相连接,多路功率因数校正电路连接在正母线和负母线之间,以形成交错并联功率因数校正电路,每一路功率因数校正电路都跟踪相同的输入源,且不同的功率因数校正电路中的功率开关具有相同的开关频率,在功率因数校正电路为三路时,每一路之间的载波相位相差120度,形成的交错并联功率因数校正电路输出电流的电流波纹相对于输入电流的电流波纹会降低。将每一功率因数校正电路的功率开关的第二端通过容性元件与电路板的接地点相连接,将电路中浪涌电压在寄生电容形成的寄生电流通过容性元件流入接地,进而避免多种浪涌电流回路中的寄生电流乱窜造成的电路中器件出现误动作,进而提高了电路的抗干扰能力,其中,功率开关为IGBT,IGBT(InsulatedGateBipolarTransistor),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mos管是金属(metal)—氧化物(oxide)—半导体(semiconductor)场效应晶体管,或者称是金属—绝缘体(insulator)—半导体。另外,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上述技术方案中的电路板,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技术特征: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功率因数校正电路还包括:感性元件,功率开关的第一端通过感性元件与正母线相连接;升压二极管,功率开关的第一端与升压二极管的正极相连接。在该技术方案中,功率因数校正电路还包括:感性元件和升压二极管,功率开关、感性元件和升压二极管形成功率因数校正电路,用于调整调整输入电流波形,以使电流波形与输入电压波形同步,以降低交换功率的损失。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电路板还包括:多个驱动电路,多个驱动电路与多路功率因数校正电路对应相连接,用于将接收到功率因数校正电路的控制信号转化成功率开关的驱动信号。在该技术方案中,电路板上还设有多个驱动电路,多个驱动电路与多路功率因数校正电路一一对应,在接收到如控制芯片的控制信号时,将控制芯片的模拟信号转化成对应的功率开关的驱动信号。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多个驱动电路的接地端与多个功率因数校正电路的功率开关的第二端相连接,与负母线相连接。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将多个驱动电路的接地端与多个功率因数校正电路的功率开关的第二端相连接,与负母线相连接,即多个驱动电路的接地端和功率开关的第二端实现共地,减少落地点的设置。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多个驱动电路与多路功率因数校正电路之间还包括:多个第一阻性元件,多个第一阻性元件用于降低驱动信号的幅值。在该技术方案中,由于功率开关需要开启和关闭的驱动信号才能实现,为了避免由于开启和关闭的电压信号较大,而出现的无法区分开启和关闭情况,通过设置第一阻性元件来降低驱动信号的幅值,提高功率开关的控制的准确性。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容性元件包括第一容性元件和第二容性元件,第一容性元件和第二容性元件并联,分别设置在电路板正面和背面。在该技术方案中,容性元件包括第一容性元件和第二容性元件,其中,第一容性元件和第二容性元件并联,分别设置在电路板正面和背面,以便电路板正面和背面上的寄生电流可以通过第一容性元件和第二容性元件快速接地,进而保护电路板的器件。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还包括:多个故障检测电路,多个故障检测电路与多路功率因数校正电路一一对应相连接,用于获取流经功率因数校正电路的功率开关的电流信号,并将电流信号与预设电流进行比较,生成控制信号,控制功率开关的开启和关闭。在该技术方案中,电路板还设有多个故障检测电路,其中,多个故障检测电路与功率因数校正电路一一对应相连接,通过将流经功率开关的电流信号与预设电流进行比较,并根据比较结果生成控制信号,来控制功率开关的开启和关闭,具体地,在检测到流经功率开关的电流信号大于预设电流时,控制功率开关停止导通,进而实现功率开关的保护。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故障检测电路具体包括:第二阻性元件,功率因数校正电路的功率开关的第二端通过第二阻性元件与负母线相连接;比较电路;第三阻性元件,第三阻性元件的一端与功率因数校正电路的功率开关的第二端相连接,另一端与比较电路的第一反向输入端相连接;第四阻性元件,第四阻性元件的一端与第二阻性元件与负母线相连的一端相连接,另一端与比较电路的第一正向输入端相连接;第五阻性元件,第五阻性元件的一端与第三阻性元件的另一端相连接;第六阻性元件,第六阻性元件的另一端与第四阻性元件的另一端相连接,另一端与第五阻性元件的另一端相连接;第三容性元件,第三容性元件的一端与比较电路的第一输出端相连接,另一端与比较电路的第二正向输入端相连接;第一二极管,第一二极管的正极与第三容性元件的一端相连接,第一二极管的另一端为故障检测电路的输出端;第一电源,第一电源与比较电路的供电端相连接,并与第六阻性元件的另一端相连接。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设置第二阻性元件,利用采集第二阻性原件的电压来代替电流的检测方法,通过第三阻性元件、第四阻性元件的作为的上拉电阻的阻值和第五阻性元件和第六阻性元件就可以确定经由第二阻性元件确定的动作电流。为了避免在第二阻性元件出现扰乱信号,在比较电路的第一反向输入端和比较电路的第一正向输入端并联一个电容,进而实现过滤干扰的作用,同时在第一电源和第六阻性元件之间设有其他的阻性元件,避免出现不同故障检测电路之间的干扰。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故障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路板,其特征在于,包括:多路功率因数校正电路,用于调整输入电流波形,所述功率因数校正电路包括:功率开关,所述功率开关的第一端与正母线相连接;/n容性元件,所述容性元件的一端分别与多路所述功率因数校正电路的所述功率开关的第二端相连接,所述容性元件的另一端与所述电路板的接地点相连接,用于消除所述电路板存在的寄生电流;/n其中,多路所述功率因数校正电路的所述功率开关的第二端与负母线相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路板,其特征在于,包括:多路功率因数校正电路,用于调整输入电流波形,所述功率因数校正电路包括:功率开关,所述功率开关的第一端与正母线相连接;
容性元件,所述容性元件的一端分别与多路所述功率因数校正电路的所述功率开关的第二端相连接,所述容性元件的另一端与所述电路板的接地点相连接,用于消除所述电路板存在的寄生电流;
其中,多路所述功率因数校正电路的所述功率开关的第二端与负母线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路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功率因数校正电路还包括:
感性元件,所述功率开关的第一端通过所述感性元件与所述正母线相连接;
升压二极管,所述功率开关的第一端与所述升压二极管的正极相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路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多个驱动电路,多个所述驱动电路与多路所述功率因数校正电路对应相连接,用于将接收到所述功率因数校正电路的控制信号转化成所述功率开关的驱动信号。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路板,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驱动电路的接地端与多个所述功率因数校正电路的所述功率开关的第二端相连接,与所述负母线相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路板,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驱动电路与多路所述功率因数校正电路之间还包括:
多个第一阻性元件,多个所述第一阻性元件用于降低所述驱动信号的幅值。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路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容性元件包括第一容性元件和第二容性元件,所述第一容性元件和所述第二容性元件并联,分别设置在所述电路板正面和背面。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路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多个故障检测电路,多个所述故障检测电路与多路所述功率因数校正电路一一对应相连接,用于获取流经所述功率因数校正电路的功率开关的电流信号,并将所述电流信号与预设电流进行比较,生成控制信号,控制所述功率开关的开启和关闭。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路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故障检测电路具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建宁,章文凯,易文杰,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