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路板及空调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885024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4 18:13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电路板和空调器,电路板包括第一电源模块和多个功率因数校正模块,第一电源模块用于为负载供电,多个功率因数校正模块并联,多个功率因数校正模块的一端与电源模块相连接,电路板还包括:第一电阻和故障检测模块,第一电阻的一端与多个功率因数校正模块的另一端相连接,第一电阻的另一端接地;故障检测模块的输入端与第一电阻相连接,故障检测模块的输出端与多个功率因数校正模块相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所提供的电路板,通过设置第一电阻同时检测多个功率因数校正模块的电流,使得采样电阻仅需一个接地点,并且一个故障检测电路即可实现同时检测多个功率因数校正模块,避免多个检测电路之间的相互干扰,进而避免产生误报过流的现象。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路板及空调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空调器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电路板及空调器。
技术介绍
目前,在空调器的控制电路中,由于交错并联有多个IGBT模块,所以需设置多个采样电阻对流经IGBT模块的电流进行采样,以避免IGBT模块过流而使得IGBT模块损坏。在相关技术中,每个IGBT模块对应一个采样电阻,每个采样电阻均有一个落地点,但多个落地点之间的压差不易处理,使得检测电路产生误报过流的现象,进而影响控制电路的正常工作。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或相关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面提出一种电路板。本专利技术的第二方面提出一种空调器。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电路板,包括第一电源模块和多个功率因数校正模块,第一电源模块用于为负载供电,多个功率因数校正模块并联,多个功率因数校正模块的一端与电源模块相连接,电路板还包括:第一电阻和故障检测模块,第一电阻的一端与多个功率因数校正模块的另一端相连接,第一电阻的另一端接地;故障检测模块的输入端与第一电阻相连接,故障检测模块的输出端与多个功率因数校正模块相连接。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电路板,通过将多个功率因数校正模块并联,并联后的总线于第一电阻相连接,使得第一电阻可同时采集多个并联的功率因数校正模块的电流,当其中任何一个功率因数校正模块的发生过流现象时,流经第一电阻的电流均会增大,故障检测电路检测出第一电阻的电流增大后,向功率因数校正模块发送过流信号,使得功率因数校正模块停止工作,避免功率因数校正模块的损坏;并且通过设置第一电阻同时检测多个功率因数校正模块的电流,使得采样电阻仅需一个接地点,并且一个故障检测电路即可实现同时检测多个功率因数校正模块,避免多个检测电路之间的相互干扰,进而避免产生误报过流的现象,确保功率因数校正模块的稳定工作。具体地,故障检测电路采集第一电阻两端的电压,根据该电压与第一电阻的电阻值计算出第一电阻的电流,比较第一电阻的电流与预设电流之间的大小,即可判断功率因数校正模块是否过流;同样可通过故障检测电路采集第一电阻两端的电压,并将该电压与预设电压相比较,进而判断功率因数校正模块是否过流。第一电阻为采样电阻。另外,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上述技术方案中的电路板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技术特征: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多个功率因数校正模块中每一个功率因数校正模块包括:第一电感、功率开关、驱动模块和第二电源模块,第一电感的一端与电源模块相连接;功率开关的集电极与第一电感的另一端相连接,功率开关的发射极与第一电阻相连接;驱动模块的输入端与故障检测模块相连接,驱动模块的输出端相与功率开关的基极相连接;第二电源模块与驱动模块的供电端相连接。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设置驱动模块,驱动模块用于控制功率开关的导通与断开,驱动模块与故障检测模块相连接,当功率开关发生过流现象,故障检测电路检测出第一电阻过流,并将过流信号发送至驱动模块,驱动模块控制功率开关断开,功率因数校正模块停止工作,当功率开关正常工作,未发生过流现象时,故障检测电路向驱动模块发送电流正常信号,驱动电路控制功率开关保持导通状态,功率因数校正模块正常工作。优选地,功率开关为IGBT(InsulatedGateBipolarTransistor,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或MOS管(metal-oxide-semiconductor场效应晶体管,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晶体管)。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多个功率因数校正模块中每一个功率因数校正模块还包括:第二电阻,第二电阻的一端与驱动模块的输出端相连接,第二电阻的另一端与功率开关的基极相连接。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设置第二电阻,第二电阻的一端与驱动模块的输出端相连接,第二电阻的另一端与功率开关的基极相连接,确保驱动模块向功率开关发出的驱动信号更加稳定,进而确保功率开关工作的稳定性。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第二电源模块与第二电源相连接,第二电源模块包括:稳压模块和防过压模块,稳压模块一端与第二电源相连接,另一端接地;防过压模块的一端与第二电源相连接,另一端接地。在该技术方案中,第二电源模块与第二电源相连接,第二电源为外部电源,优选为15V直流电源;通过设置稳压模块,确保驱动模块的电压稳定,通过设置防过压模块,避免驱动模块因第二电源过压而烧毁。优选地,稳压模块包括两个并联的电容,防过压模块为二极管。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第一电源模块与第一电源相连接,第一电源模块包括:整流模块,整流模块的输入端与第一电源相连接,整流模块的输出端与多个功率因数校正模块相连接。在该技术方案中,第一电源模块与第一电源相连接,第一电源为外部电源,优选为交流电源;通过设置整流模块,对第一电源进行整流和/或滤波,确保与第一电源相连的负载工作的稳定性。优选地,整流模块包括滤波器和/或整流器。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故障检测模块包括:比较模块、第三电阻、第四电阻、第五电阻、第六电阻、第一电容、第一二极管和第三电源模块;第三电阻的一端与第一电阻的一端相连接,另一端与比较模块的第一反向输入端相连接;第四电阻的一端与第一电阻的另一端相连接,另一端与比较模块的第一正向输入端相连接;第五电阻的一端与第三电阻的另一端相连接;第六电阻的另一端与第四电阻的另一端相连接,另一端与第五电阻的另一端相连接;第一电容的一端与比较模块的第一输出端相连接,另一端与比较模块的第二正向输入端相连接;第一二极管的正极与第一电容的一端相连接,第一二极管的另一端为故障检测模块的输出端;第三电源模块与比较模块的供电端相连接,并与第六电阻的另一端相连接。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第三电阻、第四电阻的作为的上拉电阻的阻值和第五电阻和第六电阻就可以确定经由第一电阻确定的动作电流。为了避免在第一电阻出现扰乱信号,在比较模块的第一反向输入端和比较模块的第一正向输入端并联一个电容,进而实现过滤干扰的作用。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故障检测模块包括:第七电阻、第八电阻、第九电阻、第十电阻和第二二极管;第七电阻与比较模块的第二反向输入端相连接,另一端接地;第八电阻的一端与比较模块的第二反向输入端相连接,另一端与第三电源模块相连接;第九电阻的一端与第一电容的另一端相连接;第十电阻的一端与第一电容的一端相连接,另一端与第九电阻的另一端相连接;第二二极管的正极与第十电阻的一端相连接,第二二极管的负极与第十电阻的另一端相连接。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比较模块的第一输出端输入至比较模块的第二正向输入端,利用第一电容实现延时功能,通过比较模块的第二输出端输出至功率开关的控制端,进而实现过流的控制。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第三电源模块与第三电源相连接,第三电源模块包括:第十一电阻,第十一电阻的一端与第三电源相连接,第十一电阻的另一端与比较模块的供电端相连接,并与第六电阻的另一端相连接。在该技术方案中,第三电源模块与第三电源相连接,第三电源为外部电源,优选为15V直流电源;通过在第三电源与比较模块之间设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路板,包括第一电源模块和多个功率因数校正模块,所述第一电源模块用于为负载供电,所述多个功率因数校正模块并联,所述多个功率因数校正模块的一端与所述电源模块相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路板还包括:/n第一电阻,所述第一电阻的一端与所述多个功率因数校正模块的另一端相连接,所述第一电阻的另一端接地;/n故障检测模块,所述故障检测模块的输入端与所述第一电阻相连接,所述故障检测模块的输出端与所述多个功率因数校正模块相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路板,包括第一电源模块和多个功率因数校正模块,所述第一电源模块用于为负载供电,所述多个功率因数校正模块并联,所述多个功率因数校正模块的一端与所述电源模块相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路板还包括:
第一电阻,所述第一电阻的一端与所述多个功率因数校正模块的另一端相连接,所述第一电阻的另一端接地;
故障检测模块,所述故障检测模块的输入端与所述第一电阻相连接,所述故障检测模块的输出端与所述多个功率因数校正模块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路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功率因数校正模块中每一个功率因数校正模块包括:
第一电感,所述第一电感的一端与所述电源模块相连接;
功率开关,所述功率开关的集电极与所述第一电感的另一端相连接,所述功率开关的发射极与所述第一电阻相连接;
驱动模块,所述驱动模块的输入端与所述故障检测模块相连接,所述驱动模块的输出端相与所述功率开关的基极相连接;
第二电源模块,所述第二电源模块与所述驱动模块的供电端相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路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功率因数校正模块中每一个功率因数校正模块还包括:
第二电阻,所述第二电阻的一端与所述驱动模块的输出端相连接,所述第二电阻的另一端与所述功率开关的基极相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路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电源模块与第二电源相连接,所述第二电源模块包括:
稳压模块,所述稳压模块一端与所述第二电源相连接,另一端接地;
防过压模块,所述防过压模块的一端与所述第二电源相连接,另一端接地。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电路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源模块与第一电源相连接,所述第一电源模块包括:
整流模块,所述整流模块的输入端与所述第一电源相连接,所述整流模块的输出端与所述多个功率因数校正模块相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电路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故障检测模块包括:
比较模块;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建宁章文凯易文杰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