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缪志先专利>正文

一种介质与多种介质可同时换热的具有外通道的板式换热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88406 阅读:15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介质与多种介质可同时换热的具有外通道的板式换热器;在前后压紧板之间的换热板束是由具有不同内通道角孔位置以及使角孔处于不同组装位置的各换热片盒子组成的,具有相同位置的各内通道角孔相互密封连接,组成多个各自独立的内通道组和内流道组,与多种换热介质可同时换热的那一种介质,通过由前后压紧板和箱体构成的外通道和由各换热片盒子之间形成的外流道与流经各内通道组和内流道组的多种介质进行换热。(*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换热器,尤其涉及一种板式换热器。针对各种结构的板式换热器,其不足之处在于;一般的板式换热器只能做到一种介质仅对另一种介质的换热,但在实际应用中常会出现一种介质需要满足与两种介质或与多种介质可同时进行换热的要求。在同一工业装置中,多种介质需要用同一种介质加热或冷却的现象很多;例如在某一化工装置中,很多介质都需要用水蒸气这样同一种介质进行加热,或需要用冷却水这样同一种介进行冷却。另外在同一工业装置中,一种介质被多种介质冷却或加热的需求也很多;例如在制冷工业中,为了节能和控制的目的,制冷主机是由多台相互独立的制冷机组组成的,可以随时间和环境温度的不同开启不同数量的制冷机组从而满足有效空调的理念,由于各制冷机组都有各自独立的制冷剂循环系统,而各制冷剂循环都将对同一载冷剂系统进行制冷或制热,这就造成了一种介质——“载冷剂”,被多种介质——多台制冷机组中各自独立循环的“制冷剂”对其进行冷却或加热。面对以上一种介质与多种介质相互换热的需求,目前一般采用集束多路管壳式换热器或使用多台板式换热器分别进行冷却或加热。集束多路管壳式换热器虽然也可以满足一种介质与多种介质相互换热的需求,但这种换热器体积庞大、笨重并且换热效率低下。使用多台板式换热器则每台板式换热器均需要配装全套的前后压紧板和导杆及夹紧螺栓等,不光占用了大量的安装面积,而且还增加了制造成本和总体重量。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在一台板式换热器上可使一种介质与多种介质同时换热的具有外通道的板式换热器。本专利技术是这样实现的;一种介质与多种介质可同时换热的具有外通道的板式换热器包括有换热片盒子,前后压紧板,箱体,其特征在于在前后压紧板和箱体之间的换热板束是由具有不同内通道角孔位置以及使角孔处于不同组装位置的各换热片盒子组成的,具有相同位置的各内通道角孔以及在前后压紧板上与该内通道角孔相同位置上的各介质进出口处可以采用角孔内外道密封垫和密封筒使其相互密封连接,由此各换热片盒子之间以及与前后压紧板之间可以相互拆分和重组,也可以采用与换热片盒子同种材料做的内通道密封管和内通道外接管与各内通道角孔相互永久性密封连接,由此将形成不可拆分的换热板束,同时对箱体内的换热片盒子可以采用单框或使用隔板形成分段多框架的形式组装,其换热片盒子的排列方式可以逐个交插顺序组装、可以同类集束组装、可以交插顺序和同类集束混合组装,由此组成多个各自独立的具有串联和并联结构和多流程方式的内通道组和内流道组,与多种内通道换热介质可同时换热的那一种外通道介质,通过由前后压紧板与箱体构成的外通道和由各换热片盒子之间形成的各外流道与流经各内通道组和内流道组的多种介质进行换热。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及积极效果是1、可以满足一种介质与两种或与多种介质在一台板式换热器上可同时进行换热的要求。2、可节省安装面积。3、可降低换热成本。4、可降低总体重量。5、可做到按时间和工艺流程的不同使流经外通道及外流道的被换热介质其出口温度发生变化且受控;利用在不同的时间内对一台板式换热器中不同的内通道组及内流道组中具有不同温度、流量和性质的换热介质进行相互切换,分时分段地在各自的内通道组及内流道组中流动,分别和共同作用于流经外通道及外流道的那一种被换热的介质,使该被换热介质的出口温度随时间可产生类似程序控制的变化,创造出一个可程序控制其温度的流体环境,该流体可用于满足某一相变物质在连续发生蒸发、蒸馏、冷凝等工艺过程中对其环境温度变化的要求。6、可做到精确调控和恒定流经外通道及外流道换热介质的出口温度;用流经某一内通道组及内流道组的换热介质作为主要换热能源,通过控制另一个或二个内通道组及内流道组换热介质的温度和流量,可作到严格控制通过外通道及外流道的那一种被换热介质的出口温度,使该被换热介质无论其进口温度如何变化,其出口温度不变且漂移很小,创造出一个其出口温度是相对恒定且可调控的流体环境,该相对恒温的流体可用于满足某一相变物质在相对恒定温度下的特殊换热、精确控温的工作需求。7、当该产品用于制冷工业时可做到节省能源并可避免冰堵和便于积水排放。8、保持了板式换热器的高效换热方式。9、可制成同侧流、对角流、多流程以及内、外通道进出口处于任何适于换热介质换热及流动的方式。10、其换热板束用内外道密封垫和密封筒密封的该板式换热器,仍具有以换热片盒子为单元的可拆、可更换、可清洗、可增减换热面积等优点。11、用永久性密封方式形成不可拆的换热板束以及该换热板束与前后夹紧板和箱体之间仍可拆分的该板式换热器,可以在拆除外通道密封件之后对整个外流道及换热板束进行化学浸泡并冲洗。12、用永久性密封方式形成不可拆的换热板束以及该换热板束与前后夹紧板和箱体之间同样不可拆分的该板式换热器,可以减少零件数量降低制造成本并保证可靠密封,可采用化学清洗的方式清洗产品内部的内、外通道和内、外流道。13、该种板式换热器可以用铝、铜、铅等强度较小的金属材料甚至可以用塑料等非金属材料制作各种换热片盒子及换热板束,以此可加强产品的抗腐蚀性并降低材料成本,可适用于更多的换热介质和换热领域。14、该种板式换热器可替代部分管壳式换热器及压力容器,应用于石油、化工、制药、动力工程、空调制冷或采暖等行业中。附图说明图1、一种介质与两种介质共同换热、角孔处用内外道密封垫或密封筒密封的产品总装正视、剖视示意图图2、一种介质与两种介质共同换热、角孔处用内外道密封垫和密封筒密封的产品总装俯视、A-A剖视示意图图3、一种介质与两种介质共同换热、换热片盒子用混合装配形式、角孔处用混合密封方式密封的总装俯视、F-F剖视示意图图4、一种介质与多种介质共同换热总装正视、B-B剖视示意图图5、一种介质与多种介质共同换热总装正视、C-C剖视示意图图6、一种介质与多种介质共同换热总装俯视、D-D剖视示意图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如图所示;换热片盒子1、14、66、42、43、44、71、72、73、74、11、75,是指同边流或对角流或中线流的两块波纹换热片组合在一起,这两块波纹换热片组合后其内通道角孔一致且换热片外形相同并在这两块波纹换热片的周边永久性地密封在一起形成不可拆的密封边环9,其中换热片盒子1、14、66上有用永久性密封的防泄漏观察孔16,换热片盒子11、66、43的内通道角孔在盒子的中心线上,换热片盒子1、14、42、44、71、72、73、74的内通道角孔不在盒子的中心线上,并且换热片盒子1、42、71、73与14、44、72、74一一相对应可以理解为是同一样的,仅是在装配时沿盒子中心线相互翻转180°的摆放位置不同而已,换热片盒子1、14、66可以用内外道密封垫7和内外道密封筒3进行相互密封并相互可拆和重组,如果在换热片盒子1、14、66上取消防泄漏观察孔16则变成换热片盒子11、75,可以用永久性密封方式相互密封,换热片盒子11、75、71、72、73、74可以单侧或双侧用永久性密封方式相互密封,也可以使单侧用永久性密封方式相互密封另一侧用内外道密封垫7和内外道密封筒3进行相互密封,换热片盒子42、43、44没有防泄漏观察孔16并且只能用永久性密封方式相互密封,这些换热片盒子1、14、66、42、43、44、71、72、73、74、11、75内通道上下角孔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介质与多种介质可同时换热的具有外通道的板式换热器包括有:换热片盒子(1、14、66、42、43、44、71、72、73、74、11、75),前后压紧板(10、8),箱体(18),其特征在于:在前后压紧板(10、8)和箱体(18)之间的换热板束是由具有不同内通道角孔位置以及使角孔处于不同组装位置的各换热片盒子(1、14、66、42、43、44、71、72、73、74、11、75)组成的,具有相同位置的各内通道角孔以及在前后压紧板(10、8)上与该内通道角孔相同位置上的各介质进出口处可以采用适宜的密封工艺使其相互密封连接,同时对箱体内的换热片盒子(1、14、66、42、43、44、71、72、73、74、11、75)可以采用适宜的框架形式和排列方式组合,由此组成多个各自独立的具有串联和并联结构和多流程方式的内通道组(15、13、67、57、58、59、77、76)和内流道组,与多种内通道换热介质可同时换热的那一种外通道介质(68),通过由前后压紧板(10、8)与箱体(18)构成的外通道(39)和由各换热片盒子(1、14、66、42、43、44、71、72、73、74、11、75)之间形成的各外流道(25)与流经各内通道组(15、13、67、57、58、59、77、76)和内流道组的多种介质进行换热。...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缪志先
申请(专利权)人:缪志先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11[中国|北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