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子真空泵的泵室机构及泵室降噪的电子真空泵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884053 阅读:5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4 18:1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子真空泵的泵室机构及泵室降噪的电子真空泵。所述的泵室机构中,将上导流槽与下导流槽设置为不完全对称的结构,可使真空泵在作业(叶片旋转)过程中,泵室内的气压变化更为缓慢,降低气体压力变化造成的噪声。同时,不完全对称的结构的上导流槽与下导流槽,在形成密闭空间的瞬间不会同时关闭,降低噪声,避免噪声叠加。通过连通的定位孔与下出气槽、中出气孔、连通的上出气槽与上出气孔,配合泵环的内腔,形成两路排气通道,即在同一个排气位置可形成多路径排气,降低真空泵排气阻力,提高真空泵的出气效率。所述的电子真空泵基于所述的泵室机构,既能避免噪声叠加,又可实现多路径高效进气与出气。同时,简化结构与装配工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子真空泵的泵室机构及泵室降噪的电子真空泵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子真空泵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电子真空泵的泵室机构,以及一种泵室降噪的电子真空泵。
技术介绍
随着法规对汽车油耗和碳排放要求的逐步提高,小排量涡轮增压发动机和电动汽车成为越来越多汽车厂商的选择。配备小排量涡轮增压发动机的汽车,其真空助力制动系统在某些工况下会出现真空度不足的情况,影响行车安全。此时,电子真空泵能够为其提供额外的真空源,确保真空助力器正常工作,确保行车安全。配备真空助力制动系统的电动车,由于没有发动机提供真空,需要额外的装置专门提供真空,电子真空泵是一个很好的选择。现有技术的电子真空泵,如中国专利技术专利申请201310267734.1,公开了一种新能源车辆刹车真空助力器用电子真空泵,包括电机总成、支撑基座、泵室下盖、驱动套、泵转子、叶片、泵室、泵室上盖、泵体盖和固定销;泵室下盖的左侧进气槽、泵室的左侧进气通孔以及泵室上盖的左侧进气槽相连通,形成一道气体通路;泵室下盖的右侧进气槽、泵室的右侧进气通孔以及泵室上盖的右侧进气槽相连通,形成一道气体通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子真空泵的泵室机构,包括底板、泵环、盖板,底板与盖板分别设置于泵环的端面,将泵环的内腔围成泵室;底板开设有连通的下进气槽、下导流槽,盖板开设有连通的上进气槽、上导流槽,其特征在于,底板的下导流槽与盖板的上导流槽为非对称结构,真空泵工作过程中,下导流槽与上导流槽无法同时封闭。/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子真空泵的泵室机构,包括底板、泵环、盖板,底板与盖板分别设置于泵环的端面,将泵环的内腔围成泵室;底板开设有连通的下进气槽、下导流槽,盖板开设有连通的上进气槽、上导流槽,其特征在于,底板的下导流槽与盖板的上导流槽为非对称结构,真空泵工作过程中,下导流槽与上导流槽无法同时封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真空泵的泵室机构,其特征在于,底板的下导流槽包括与盖板的上导流槽对称设置的前段部,以及前段部的端部延伸出的延伸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子真空泵的泵室机构,其特征在于,下导流槽、上导流槽的端部均设置有非贯通的下泄压槽、上泄压槽。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子真空泵的泵室机构,其特征在于,下泄压槽、上泄压槽为三角形槽。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真空泵的泵室机构,其特征在于,底板、泵环的侧壁与盖板开设第一排气通道。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子真空泵的泵室机构,其特征在于,底板开设有下出气结构,泵环的侧壁开设有贯通的中出气孔,盖板开设有上出气结构,下出气结构、中出气孔与上出气结构连通,形成第一排气通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艺阳吴子明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宏发汽车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