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中医康复护理座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883910 阅读:20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4 18:1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中医康复护理座椅,包括座椅本体,所述座椅本体两侧的上端侧壁上均固定连接有扶手,所述座椅本体的侧壁中设有电加热板,所述扶手的下端侧壁上固定连接有开关,所述座椅本体的侧壁中设有蓄电池,所述座椅本体下端侧壁的四个角处均固定连接有固定块。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对座椅本体靠近椅座、椅背和脚垫的部分进行加热,加热范围广,在冬季低温环境时,可减少寒冷和不适,使得患者在康复护理座椅上更加舒适,尤其是可以给风湿病痛人群或抵抗力低下,身体虚弱的老人提供比较好的呵护,同时方便移动,移动时更加平稳,且可将行走轮压紧固定,从而使座椅本体停稳固,提高了安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中医康复护理座椅
本技术涉及医疗护理器械
,尤其涉及一种中医康复护理座椅。
技术介绍
中医康复护理是运用中医整体观念和辨证施护理论,利用传统康复护理的方法,配合康复医疗手段、传统康复训练和养生方法,对残疾者、慢性病者、老年病者以及急性病恢复期,通过积极的康复护理措施,使形体和精神能尽量地恢复到原来的健康状态,中医康复护理不同于中医临床护理,临床护理多需要依靠药物和常用护理技术,而康复护理运用独特的康复护理方法,配合自我康复训练使患者达到康复的目的,如中医康复护理用座椅,用于给行动不便的受伤或患病患者、老年人等行动使用,可具备一定的自我康复训练功能,来辅助患者达到康复的目的。现有的有些中医康复护理座椅结构简单,缺乏加热功能,或加热范围较少,在冬季低温环境使用时,患者会感到寒冷和不适,同时现有的有些护理座椅缺乏移动性,不方便移动,或仅通过设置万向轮移动,移动时平稳性差,且不方便使座椅停稳固,安全性低,为此我们提出了一种中医康复护理座椅,用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中医康复护理座椅,包括座椅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座椅本体(1)两侧的上端侧壁上均固定连接有扶手(2),所述座椅本体(1)的侧壁中设有电加热板(3),所述扶手(2)的下端侧壁上固定连接有开关(4),所述座椅本体(1)的侧壁中设有蓄电池(5),所述座椅本体(1)下端侧壁的四个角处均固定连接有固定块(6),四个所述固定块(6)的下端侧壁上均固定连接有轮柱(7),四个所述轮柱(7)的下端均通过第一转轴(8)转动连接有行走轮(9),四个所述轮柱(7)上均设有副轮(11),四个所述轮柱(7)上均设有制动机构。/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中医康复护理座椅,包括座椅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座椅本体(1)两侧的上端侧壁上均固定连接有扶手(2),所述座椅本体(1)的侧壁中设有电加热板(3),所述扶手(2)的下端侧壁上固定连接有开关(4),所述座椅本体(1)的侧壁中设有蓄电池(5),所述座椅本体(1)下端侧壁的四个角处均固定连接有固定块(6),四个所述固定块(6)的下端侧壁上均固定连接有轮柱(7),四个所述轮柱(7)的下端均通过第一转轴(8)转动连接有行走轮(9),四个所述轮柱(7)上均设有副轮(11),四个所述轮柱(7)上均设有制动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中医康复护理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座椅本体(1)包括椅座、椅背和脚垫,所述电加热板(3)设置在座椅本体(1)靠近椅座、椅背和脚垫部分的侧壁中,所述电加热板(3)与开关(4)及蓄电池(5)电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中医康复护理座椅,其特征在于,四个所述轮柱(7)上均通过第二转轴转动连接有支板(10),所述副轮(11)通过第三转轴与支板(10)远离轮柱(7)的一端转动连接,所述副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辰
申请(专利权)人:台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