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中医康复护理座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883910 阅读:14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4 18:1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中医康复护理座椅,包括座椅本体,所述座椅本体两侧的上端侧壁上均固定连接有扶手,所述座椅本体的侧壁中设有电加热板,所述扶手的下端侧壁上固定连接有开关,所述座椅本体的侧壁中设有蓄电池,所述座椅本体下端侧壁的四个角处均固定连接有固定块。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对座椅本体靠近椅座、椅背和脚垫的部分进行加热,加热范围广,在冬季低温环境时,可减少寒冷和不适,使得患者在康复护理座椅上更加舒适,尤其是可以给风湿病痛人群或抵抗力低下,身体虚弱的老人提供比较好的呵护,同时方便移动,移动时更加平稳,且可将行走轮压紧固定,从而使座椅本体停稳固,提高了安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中医康复护理座椅
本技术涉及医疗护理器械
,尤其涉及一种中医康复护理座椅。
技术介绍
中医康复护理是运用中医整体观念和辨证施护理论,利用传统康复护理的方法,配合康复医疗手段、传统康复训练和养生方法,对残疾者、慢性病者、老年病者以及急性病恢复期,通过积极的康复护理措施,使形体和精神能尽量地恢复到原来的健康状态,中医康复护理不同于中医临床护理,临床护理多需要依靠药物和常用护理技术,而康复护理运用独特的康复护理方法,配合自我康复训练使患者达到康复的目的,如中医康复护理用座椅,用于给行动不便的受伤或患病患者、老年人等行动使用,可具备一定的自我康复训练功能,来辅助患者达到康复的目的。现有的有些中医康复护理座椅结构简单,缺乏加热功能,或加热范围较少,在冬季低温环境使用时,患者会感到寒冷和不适,同时现有的有些护理座椅缺乏移动性,不方便移动,或仅通过设置万向轮移动,移动时平稳性差,且不方便使座椅停稳固,安全性低,为此我们提出了一种中医康复护理座椅,用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中医康复护理座椅,其可对座椅本体靠近椅座、椅背和脚垫的部分进行加热,加热范围广,在冬季低温环境时,可减少寒冷和不适,使得患者在康复护理座椅上更加舒适,尤其是可以给风湿病痛人群或抵抗力低下,身体虚弱的老人提供比较好的呵护,同时方便移动,移动时更加平稳,且可将行走轮压紧固定,从而使座椅本体停稳固,提高了安全性。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中医康复护理座椅,包括座椅本体,所述座椅本体两侧的上端侧壁上均固定连接有扶手,所述座椅本体的侧壁中设有电加热板,所述扶手的下端侧壁上固定连接有开关,所述座椅本体的侧壁中设有蓄电池,所述座椅本体下端侧壁的四个角处均固定连接有固定块,四个所述固定块的下端侧壁上均固定连接有轮柱,四个所述轮柱的下端均通过第一转轴转动连接有行走轮,四个所述轮柱上均设有副轮,四个所述轮柱上均设有制动机构。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患者可坐在座椅本体上,根据具体的温度情况,通过开关控制电加热板对座椅本体进行加热,并可通过开关控制制动机构对行走轮进行固定。进一步:所述座椅本体包括椅座、椅背和脚垫,所述电加热板设置在座椅本体靠近椅座、椅背和脚垫部分的侧壁中,所述电加热板与开关及蓄电池电连接。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在座椅本体上设置电加热板、开关和蓄电池,在使用时,患者可坐在座椅本体上,背靠椅背,手搭放在扶手上,脚放置在脚垫上,通过开关可控制电加热板,蓄电池可为电加热板提供电能,电加热板可对座椅本体靠近椅座、椅背和脚垫的部分进行加热,加热范围广,在冬季低温环境时,可减少寒冷和不适,使得患者在康复护理座椅上更加舒适,尤其是可以给风湿病痛人群或抵抗力低下,身体虚弱的老人提供比较好的呵护。进一步:四个所述轮柱上均通过第二转轴转动连接有支板,所述副轮通过第三转轴与支板远离轮柱的一端转动连接,所述副轮的径长小于行走轮的径长,所述支板的与固定块之间设有两个相互对称的弹簧,两个所述弹簧的两端分别与支板的上端侧壁和固定块的下端侧壁固定连接。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设置固定块、轮柱、行走轮、支板、副轮和弹簧,在使用时,医疗护理人员可推动座椅本体通过行走轮移动位置,方便移动,在移动的过程中,副轮可通过支板和弹簧的支撑辅助滚动,弹簧处于收缩的状态,弹簧的弹性作用可吸收冲击和震动,使得座椅本体移动的更加平稳。进一步:所述制动机构包括设置在轮柱靠近行走轮一侧的侧壁上的装置槽,所述装置槽的开口朝下正对行走轮设置,所述装置槽的上端内壁上固定连接有电缸,所述电缸输出轴的末端朝下固定连接有制动块,所述电缸与开关及蓄电池电连接。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设置制动机构,在需要将座椅本体停稳固时,通过开关可控制电缸,蓄电池可为电缸提供电能,电缸可带动制动块向下移动并对行走轮进行压紧固定。进一步:所述制动块设置在行走轮的正上方,所述制动块与装置槽的内壁滑动连接,所述制动块的下端侧壁上设有弧形面。进一步:所述行走轮的侧壁上等间距设有防滑纹,所述弧形面的下端侧壁上设有多条与防滑纹位置相对应的凸起。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弧形面可与行走轮的侧壁紧贴,同时弧形面上的凸起可与行走轮上的防滑纹相互接触,增大了摩擦力,可实现将行走轮稳固的固定住,避免行走轮转动导致座椅本体不能稳固停住的情况,提高了安全性。综上所述,本技术可对座椅本体靠近椅座、椅背和脚垫的部分进行加热,加热范围广,在冬季低温环境时,可减少寒冷和不适,使得患者在康复护理座椅上更加舒适,尤其是可以给风湿病痛人群或抵抗力低下,身体虚弱的老人提供比较好的呵护,同时方便移动,移动时更加平稳,且可将行走轮压紧固定,从而使座椅本体停稳固,提高了安全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中医康复护理座椅的侧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中医康复护理座椅的行走轮和制动块的部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中医康复护理座椅的正视结构示意图。图中:1座椅本体、2扶手、3电加热板、4开关、5蓄电池、6固定块、7轮柱、8第一转轴、9行走轮、10支板、11副轮、12弹簧、13装置槽、14电缸、15制动块、16弧形面。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前端”、“后端”、“两端”、“一端”、“另一端”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参照图1-3,一种中医康复护理座椅,包括座椅本体1,座椅本体1两侧的上端侧壁上均固定连接有扶手2,座椅本体1的侧壁中设有电加热板3,扶手2的下端侧壁上固定连接有开关4,座椅本体1的侧壁中设有蓄电池5,蓄电池5可与外接电源电连接进行充电,座椅本体1包括椅座、椅背和脚垫,电加热板3设置在座椅本体1靠近椅座、椅背和脚垫部分的侧壁中,电加热板3与开关4及蓄电池5电连接,电加热板3上设有温控元器件,可控制加热温度在25℃至40℃之间,通过在座椅本体1上设置电加热板3、开关4和蓄电池5,在使用时,患者可坐在座椅本体1上,背靠椅背,手搭放在扶手2上,脚放置在脚垫上,通过开关4可控制电加热板3,蓄电池5可为电加热板3提供电能,电加热板3可对座椅本体1靠近椅座、椅背和脚垫的部分进行加热,加热范围广,在冬季低温环境时,可减少寒冷和不适,使得患者在康复护理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中医康复护理座椅,包括座椅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座椅本体(1)两侧的上端侧壁上均固定连接有扶手(2),所述座椅本体(1)的侧壁中设有电加热板(3),所述扶手(2)的下端侧壁上固定连接有开关(4),所述座椅本体(1)的侧壁中设有蓄电池(5),所述座椅本体(1)下端侧壁的四个角处均固定连接有固定块(6),四个所述固定块(6)的下端侧壁上均固定连接有轮柱(7),四个所述轮柱(7)的下端均通过第一转轴(8)转动连接有行走轮(9),四个所述轮柱(7)上均设有副轮(11),四个所述轮柱(7)上均设有制动机构。/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中医康复护理座椅,包括座椅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座椅本体(1)两侧的上端侧壁上均固定连接有扶手(2),所述座椅本体(1)的侧壁中设有电加热板(3),所述扶手(2)的下端侧壁上固定连接有开关(4),所述座椅本体(1)的侧壁中设有蓄电池(5),所述座椅本体(1)下端侧壁的四个角处均固定连接有固定块(6),四个所述固定块(6)的下端侧壁上均固定连接有轮柱(7),四个所述轮柱(7)的下端均通过第一转轴(8)转动连接有行走轮(9),四个所述轮柱(7)上均设有副轮(11),四个所述轮柱(7)上均设有制动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中医康复护理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座椅本体(1)包括椅座、椅背和脚垫,所述电加热板(3)设置在座椅本体(1)靠近椅座、椅背和脚垫部分的侧壁中,所述电加热板(3)与开关(4)及蓄电池(5)电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中医康复护理座椅,其特征在于,四个所述轮柱(7)上均通过第二转轴转动连接有支板(10),所述副轮(11)通过第三转轴与支板(10)远离轮柱(7)的一端转动连接,所述副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辰
申请(专利权)人:台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