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辅助起坐多功能坐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883902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4 18:12
一种辅助起坐多功能坐椅,包括底框、座椅、后部电推杆、前部电推杆和挡腿机构,所述座椅包括靠背、椅座、扶手、四根支撑杆和四条滑轨,椅座包括座板和座框,所述后部电推杆的下端铰接在底框的后部上,所述后部电推杆的上端与座框的后侧中部铰接,所述前部电推杆的下端通过支架安装在底框的前部上,所述前部电推杆的上端与座框的前侧中部铰接;所述挡腿机构位于座椅的前方并安装在底框的前端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辅助起坐多功能坐椅,其结构简单,操作简单,适用性强,造价较低,同时又能帮助老年人与行动不便的伤残人士在起立和坐下时提供帮助,大大提高了老年人与行动不便的伤残人士的独立性和生活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辅助起坐多功能坐椅
本技术涉及一种辅助起坐多功能坐椅。
技术介绍
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正面临着越来越多的人口老龄化带来的问题,其中迅速增长的“空巢”、高龄和带病的老年人群的服务需求亟待解决。随着年龄的增长,生理机能的衰退特别是下肢肌肉力量的退化,许多老年人因缺乏站立的能力而被困在椅子上,行动受限,无法进行日常的独立性活动。除此之外,还有一些行动受限或者不方便的伤残人士,在站立和坐下时需要他人的搀扶。若这些老年人或者行动不便的伤残人士需要坐下或者站立时,没有人去搀扶等帮助,这将给这些人带来极大的不便,生活质量将会降低不少。而解决这一问题,将会给老年人与行动不便的伤残人士带来极大的方便,减少这些人对他人的需求,可以更加独立的正常生活。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老年人和行动不便的伤残人士在起立和坐下时存在起不来和坐不下的缺陷,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辅助起坐多功能坐椅,其结构简单,操作简单,适用性强,造价较低,同时又能帮助老年人与行动不便的伤残人士在起立和坐下时提供帮助,大大提高了老年人与行动不便的伤残人士的独立性和生活质量。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辅助起坐多功能坐椅,包括底框、座椅、后部电推杆、前部电推杆和挡腿机构,所述座椅包括靠背、椅座、扶手、四根支撑杆和四条滑轨,椅座包括座板和座框,所述座板安装在座框上,四根支撑杆两两一组,前后各设两个,四条滑轨沿着前后方向固定安装在座框上,后侧的两根支撑杆的下端与底框的后端铰接,后侧的两根支撑杆的上端分别与一个滑块铰接,该滑块安装在内侧滑轨上并该滑轨形成前后滑动副,前侧的两根支撑杆的下端与底框的前部铰接,前侧的两根支撑杆的上端分别与一个滑块铰接,该滑块安装在外侧滑轨上并该滑轨形成前后滑动副,后侧的两根支撑杆、前侧的两根支撑杆分别左右对称布置;所述后部电推杆的下端铰接在底框的后部上,所述后部电推杆的上端与座框的后侧中部铰接,所述前部电推杆的下端通过支架安装在底框的前部上,所述前部电推杆的上端与座框的前侧中部铰接;所述挡腿机构位于座椅的前方并安装在底框的前端上,所述挡腿机构包括三根长立杆、两个挡腿片、手柄和连接片,三根长立杆左右等间隔布置,每根长立杆的上端后侧均设有一根短横杆,中间长立杆上的短横杆的顶面上设有限位片,两个挡腿片位于短横杆的下方并横向布置,每个挡腿片的一端分别通过一个轴承可转动的安装在中间的长立杆上,其另一端位于相应边侧的长立杆的后侧并悬空,所述手柄的中部与连接片的上端固定连接,中间的长立杆上设有竖向滑槽,所述连接片穿过限位片并可在竖向滑槽内上下滑动,连接片的下端通过细钢绳分别与两个挡腿片的一端连接;当后部电推杆向上推动座椅时,手下压手柄,在连接片的带动下,两个挡腿片顺时针旋转将小腿挡住,当使用者站立时,手同时上拉手柄,在连接片的带动下,两个挡腿片逆时针旋转打开,使用者便从中走出;所述后部电推杆、前部电推杆均通过控制按钮与控制器连接。进一步,所前部电推杆设置两个。再进一步,所述座框包括两根座位侧支撑型材、一根后部支撑型材和一根前部支撑型材,所述靠背包括靠背平板和两块靠背侧翼,两块靠背侧翼对称的固定在靠背平板的左右两侧,所述靠背平板的下端安装有后部转动轴,后部转动轴的左右两端分别可转动的安装在两根座位侧支撑型材的后端上,每根扶手的后端分别与相应一侧的靠背侧翼转动连接,每根扶手的前端分别与一根扶手连接杆的上端铰接,扶手连接杆的下端通过连杆连接件与前部转动轴连接,前部转动轴的左右两端分别可转动的安装在两根座位侧支撑型材的前端上;所述后部电推杆的上端通过后部电推杆上连接件与后部支撑型材的中部铰接,所述前部电推杆的上端通过前部电推杆上连接件与前部转动轴铰接。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主要表现在:1)本技术采用电推杆的直线运动,电推杆的两端连接形成二力杆,受力明确,结构简单,易于实现;2)本技术只需操作控制器就可以调节椅子的倾斜度以及椅子的整体高度,易于操作。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整体侧部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整体底部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整体前部结构示意图。图4是挡腿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参照图1~图4,一种辅助起坐多功能坐椅包括底框1、后部抬起部分2、座位支撑部分3、靠背4、前部升高部分5、挡腿机构6;所述底框1包括两根底部长型材8和六根底部宽型材9,所述底部长型材8和底部宽型材9通过底部型材连接件7连接配合;所述后部抬起部分2包括后部电推杆下连接件10、后部电推杆12、后部电推杆上连接件13和后部支撑型材18,所述后部电推杆12起抬高椅子后部的作用并通过后部电推杆下连接件10与底框1的底部宽型材9之一连接形成转动副,通过后部电推杆上连接件13与后部支撑型材18连接成转动副,所述后部支撑型材18与座位支撑部分3的后部分连接;所述座位支撑部分3包括后部转动轴14、滑块19、座位侧支撑型材20、内侧滑轨21、外侧滑轨22、前部转动轴25、支撑杆11、滑块连接件26和座板30,座框包括两根座位侧支撑型材20、后部支撑型材18和前部支撑型材,所述后部转动轴14嵌入两根座位侧支撑型材20后端中配合形成转动副,所述滑块19有四个并通过滑块连接件26与支撑杆11连接形成转动副,两个滑块19与两条内侧滑轨21配合形成移动副,两个滑块19与两条外侧滑轨22配合形成移动副,滑块连接件26安装于底部长型材8和底部宽型材9上,所述内侧滑轨21的后端安装于后部支撑型材18上,所述外侧滑轨22的后端安装于后部支撑型材18上,所述座板30安装于两根座位侧支撑型材20上,所述前部转动轴25嵌入两根座位侧支撑型材20前端中配合形成转动副;所述靠背4包括靠背侧翼16、靠背平板17,两根扶手15的后端分别与两块靠背侧翼16配合形成转动副,所述靠背平板17与两块靠背侧翼16固定配合连接,所述两根扶手15分别与两根扶手连接杆23配合形成转动副,两根扶手连接杆23分别通过连杆连接件24与前部转动轴25固定配合连接,从而使得座位侧支撑型材20、靠背侧翼16、扶手15以及扶手连接杆23形成一个平行四边形结构;所述前部升高部分5包括两个前部电推杆28、前部电推杆下连接件27、前部电推杆上连接件29和支架,支架包括前部电推杆固定件31、固定连接件32和固定连杆33,所述前部电推杆28起抬高椅子前部的作用并通过前部电推杆下连接件27与底框1的底部宽型材9之一连接形成转动副,通过前部电推杆上连接件29与前部转动轴25连接成转动副,所述前部电推杆固定件31用于固定前部电推杆28,所述固定连接件32用于连接前部电推杆固定件31和固定连杆33,所述固定连杆33通过固定连接件32与底部宽型材9之一固定连接;所述挡腿机构6位于座椅的前方并安装在底框的前端上,所述挡腿机构6包括三根长立杆34、三根短横杆36、两个挡腿片35、两个轴承37、限位片38、连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辅助起坐多功能坐椅,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框、座椅、后部电推杆、前部电推杆和挡腿机构,所述座椅包括靠背、椅座、扶手、四根支撑杆和四条滑轨,椅座包括座板和座框,所述座板安装在座框上,四根支撑杆两两一组,前后各设两个,四条滑轨沿着前后方向固定安装在座框上,后侧的两根支撑杆的下端与底框的后端铰接,后侧的两根支撑杆的上端分别与一个滑块铰接,该滑块安装在内侧滑轨上并该滑轨形成前后滑动副,前侧的两根支撑杆的下端与底框的前部铰接,前侧的两根支撑杆的上端分别与一个滑块铰接,该滑块安装在外侧滑轨上并该滑轨形成前后滑动副,后侧的两根支撑杆、前侧的两根支撑杆分别左右对称布置;/n所述后部电推杆的下端铰接在底框的后部上,所述后部电推杆的上端与座框的后侧中部铰接,所述前部电推杆的下端通过支架安装在底框的前部上,所述前部电推杆的上端与座框的前侧中部铰接;/n所述挡腿机构位于座椅的前方并安装在底框的前端上,所述挡腿机构包括三根长立杆、两个挡腿片、手柄和连接片,三根长立杆左右等间隔布置,每根长立杆的上端后侧均设有一根短横杆,中间长立杆上的短横杆的顶面上设有限位片,两个挡腿片位于短横杆的下方并横向布置,每个挡腿片的一端分别通过一个轴承可转动的安装在中间的长立杆上,其另一端位于相应边侧的长立杆的后侧并悬空,所述手柄的中部与连接片的上端固定连接,中间的长立杆上设有竖向滑槽,所述连接片穿过限位片并可在竖向滑槽内上下滑动,连接片的下端通过细钢绳分别与两个挡腿片的一端连接;当后部电推杆向上推动座椅时,手下压手柄,在连接片的带动下,两个挡腿片顺时针旋转将小腿挡住,当使用者站立时,手同时上拉手柄,在连接片的带动下,两个挡腿片逆时针旋转打开,使用者便从中走出;/n所述后部电推杆、前部电推杆均通过控制按钮与控制器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辅助起坐多功能坐椅,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框、座椅、后部电推杆、前部电推杆和挡腿机构,所述座椅包括靠背、椅座、扶手、四根支撑杆和四条滑轨,椅座包括座板和座框,所述座板安装在座框上,四根支撑杆两两一组,前后各设两个,四条滑轨沿着前后方向固定安装在座框上,后侧的两根支撑杆的下端与底框的后端铰接,后侧的两根支撑杆的上端分别与一个滑块铰接,该滑块安装在内侧滑轨上并该滑轨形成前后滑动副,前侧的两根支撑杆的下端与底框的前部铰接,前侧的两根支撑杆的上端分别与一个滑块铰接,该滑块安装在外侧滑轨上并该滑轨形成前后滑动副,后侧的两根支撑杆、前侧的两根支撑杆分别左右对称布置;
所述后部电推杆的下端铰接在底框的后部上,所述后部电推杆的上端与座框的后侧中部铰接,所述前部电推杆的下端通过支架安装在底框的前部上,所述前部电推杆的上端与座框的前侧中部铰接;
所述挡腿机构位于座椅的前方并安装在底框的前端上,所述挡腿机构包括三根长立杆、两个挡腿片、手柄和连接片,三根长立杆左右等间隔布置,每根长立杆的上端后侧均设有一根短横杆,中间长立杆上的短横杆的顶面上设有限位片,两个挡腿片位于短横杆的下方并横向布置,每个挡腿片的一端分别通过一个轴承可转动的安装在中间的长立杆上,其另一端位于相应边侧的长立杆的后侧并悬空,所述手柄的中部与连接片的上端固定连接,中间的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成明阳李振牛明建杨雨豪董嘉琪陈安琪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理工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