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巨型溶洞大厅的大断面隧道支护体系及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4883766 阅读:6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4 18:1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穿越巨型溶洞大厅的大断面隧道支护体系及施工方法,该支护体系包括沿溶洞大厅回填体顶部依次向下开挖的若干台阶和隧道基底,每台阶依次施作初期支护,所有台阶和隧道基底的初期支护整体封闭成环;第一台阶顶部岩体设置溶洞顶加固体,第一台阶顶部岩壁沿线路方向预埋若干根注浆管,第一台阶的初期支护底部设置扩大拱脚;第一台阶以外的其余台阶开挖侧壁中设置超前支护、钢花管和初期支护,且超前支护和钢花管完全位于回填体中,超前支护和钢花管均与对应的初期支护不连接;隧道基底设置注浆钢管桩和预留注浆孔。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穿越巨型溶洞大厅的大断面隧道支护体系及施工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隧道施工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穿越巨型溶洞大厅的大断面隧道支护体系及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我国是世界上岩溶分布面积最广的国家之一,随着交通基础设施大规模建设,将不可避免的出现大量穿越各类型溶洞的隧道工程。目前,公路、铁路穿越溶洞时大都采用传统的浆砌片石回填、桥梁结构跨越及隧道结构穿越等施工方法。而采用上述施工方案,均是基于中小型溶洞提出的。但对于穿越空腔巨大、洞壁稳定性极差、高度和跨度大的巨型溶洞时,传统施工方法施工难度大、工程量大且无法有效控制沉降。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铁路穿越空腔巨大、洞壁稳定性极差、高度和跨度大的巨型溶洞时,现有浆砌片石回填、桥梁结构跨越及隧道结构穿越等施工方法施工难度大、工程量大且无法有效控制沉降问题,提供一种穿越巨型溶洞大厅的大断面隧道支护体系及施工方法,有效控制结构基底沉降,降低施工难度,减小施工工程量,同时确保施工和运营安全。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穿越巨型溶洞大厅的大断面隧道支护体系,其特征在于,包括沿溶洞大厅回填体(01)顶部依次向下开挖的若干台阶和隧道基底,每台阶依次施作初期支护(12),所有台阶和隧道基底的初期支护(12)整体封闭成环;/n第一台阶(1)顶部岩体设置溶洞顶加固体,第一台阶(1)顶部岩壁沿线路方向预埋若干根注浆管(25),第一台阶(1)的初期支护(12)底部设置扩大拱脚(16),扩大拱脚(16)连接于第一台阶(1)台面;/n第一台阶(1)以外的其余台阶开挖侧壁中设置超前支护、钢花管(26)和初期支护(12),且超前支护和钢花管(26)完全位于回填体(01)中,超前支护和钢花管(26)均与对应的初期支护(12)...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穿越巨型溶洞大厅的大断面隧道支护体系,其特征在于,包括沿溶洞大厅回填体(01)顶部依次向下开挖的若干台阶和隧道基底,每台阶依次施作初期支护(12),所有台阶和隧道基底的初期支护(12)整体封闭成环;
第一台阶(1)顶部岩体设置溶洞顶加固体,第一台阶(1)顶部岩壁沿线路方向预埋若干根注浆管(25),第一台阶(1)的初期支护(12)底部设置扩大拱脚(16),扩大拱脚(16)连接于第一台阶(1)台面;
第一台阶(1)以外的其余台阶开挖侧壁中设置超前支护、钢花管(26)和初期支护(12),且超前支护和钢花管(26)完全位于回填体(01)中,超前支护和钢花管(26)均与对应的初期支护(12)不连接;
隧道基底设置注浆钢管桩(24)和预留注浆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穿越巨型溶洞大厅的大断面隧道支护体系,其特征在于,每台阶施作初期支护(12)后,根据受力需求设置横向支撑。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穿越巨型溶洞大厅的大断面隧道支护体系,其特征在于,每台阶初期支护(12)底部设置锁脚锚管(2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穿越巨型溶洞大厅的大断面隧道支护体系,其特征在于,溶洞顶加固体包括嵌于溶洞顶部岩体的锚杆(22)和锚索(23),以及连接于溶洞顶部岩壁的顶板网喷防护(15)。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穿越巨型溶洞大厅的大断面隧道支护体系,其特征在于,初期支护(12)包括初喷混凝土(122)、钢架(121)和复喷混凝土(123)。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穿越巨型溶洞大厅的大断面隧道支护体系,其特征在于,封闭成环的初期支护(12)内侧设置二次衬砌。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穿越巨型溶洞大厅的大断面隧道支护体系,其特征在于,二次衬砌包括底板结构(41)、边墙结构(42)和拱部结构(43)。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穿越巨型溶洞大厅的大断面隧道支护体系,其特征在于,初期支护(12)和二次衬砌之间设有缓冲层。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穿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杰元卿伟宸殷召念朱勇喻渝汪勇郑伟张磊刘明付敏王能袁伟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